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子肃《诗法》道:“大凡作诗,先须立意。意者,一身之主也。”王夫之亦道:“意犹帅也。”意,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聚光点,是决定文章成败优劣的因素之一。立意当如何?  相似文献   

2.
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审题立意又是关系到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步骤。立意,“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主题或主旨,指的是在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而这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文章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没有这个中心意思,文章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灵魂。由此可以看出,主题与文章的优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制约了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如把握不助主题,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使人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3.
立意新颖深刻,是中考作文闯入高分满分区的第一张有效通行证。"新颖"就是观点看法要有新意,从"新"的角度立意,要避免老生常谈,意新文自胜。"深刻"就是立意要有深度,有层次感,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新颖深刻"是中考优秀作文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立意是文章的命脉,王夫之亦云:“无论诗歌或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要写好议论文,较高或较新的立意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材料进行综合思考(即“全方位思考”),深入开掘,善于发现事物的矛盾,从而提炼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颖、深刻的议论中心。一、变向分析变向分析就是对一个题目、一则材料、一种观点变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分析的实质在于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具有求异思维.具有这种思维特征的人,对于未知领域、迷惑不解的现象有着强烈的探求兴趣;从一些人人皆知、微不足道的现象中,提出一些使人意想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作文已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命题形式之一,在备考中我们要重视这种作文题型的审题立意方法、策略的训练和指导。首先,生活中要优化阅读质量;其次是教学中要注重思维能力训练与审题立意方法指导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王义钫 《老友》2015,(2):48
立意,就是在写作之前确定作品的主题思想。诗以意为主,是古今诗人创作诗词时共同遵守的原则。它强调一首诗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深刻的哲理光芒,丰富的思想感情。唐代诗人杜牧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清人王夫子在《姜斋诗话》中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统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些见解抓住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解释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诗词写作确定目的就是"立意"。一首诗如果立意不明,不知所云,即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时间紧,任务重,从立意谋篇布局,到确立书写成文,多数考生只有六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有些考生时间还会更短一些,甚至只有三四十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无暇对作文斟酌推敲,快速作文势在必然。而快速写作的关键又在于快速立意,因为“意”定才能行文,“意”正确才能保证作文不出现失误,从而至少得到基本分。那么高考作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快速立意呢?  相似文献   

8.
诗文应“以意为主”是魏晋南北朝作家和理论家的共识,但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却常常有“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惑。丰富、新奇、精细、巧妙、深刻、高远、有余味、古等是这一时期人们在立意、构思上的普遍追求。  相似文献   

9.
立意是文章的命脉。王夫之亦云:“无论诗歌或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写好议论文,较高或较新的立意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题目、对材料进行综合思考(即“全方位思考”),深入开掘,善于发现事物的矛盾,从而提炼出富有启发意味的新颖深刻的议论中心。  相似文献   

10.
作文的立意     
文章“立意”的优劣,是写作成败的关键。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是评定文章“质量”和“价值”的决定因素。作者不管写什么,都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内容上,坚持从“主题”为主,力求主题正确、深刻、新颖、有益于读者,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 我国古代写文章的人,早就认识到“立意”的重要性。南朝的范晔说:“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义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清代的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11.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文以意为先”,意是文章之魂,全篇之纲;缺少立意,文章就是画龙无睛,有形无神。“意高则文胜”,立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成败,决定着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度,影响到考试作文成绩的优劣,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立意深刻、构思新颖是作文取胜的关键。所谓构思,一般是指题材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即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不知要写什么就无所谓怎么写;要考虑怎么写,就必须先弄明白要写什么的问题。作文要创新就是要做到构思新颖。立意深刻。那么,作文构思有没有什么原则可循呢?有。一般说来.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文章的选材立意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大问题,古人讲“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姜斋诗话》)。高考作文如何选材立意,这要取决于《考试说明》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近年高考《考试说明》强调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注重对创新思维的考查,提高考生的思维品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节中写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心  相似文献   

14.
教师对作文的命题本应该是命“论题”,然而由于老师由于体制、观念、命题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命题时往往“命意”,强制规定和提供命题的立意(观点或主题),结果使得学生写作“被立意”。目前,在中学教育中,由教师“授意”,学生“受意”写作的“命意式”命题比比皆是,学生“被立意”写作的现状甚为严重,呼吁必须予以克服和严加避防。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作文要在众多考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首肯,获取高分,必须要写出个性,写出独特的自我。何谓个性化作文?我认为所谓个性,就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或是人人心中无,而你笔下有,表达自己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在材料、立意、语言、构思等方面,新颖,深刻,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6.
汉字构意指原始的造字意图,其着眼点始终重在对意义的表现。汉字构意的人文精神,主要涉及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仁者爱人、贵和尚中,重礼明分、尊祖敬宗;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表现为勤劳诚信、求善求美。汉字构意所反映的我国传统人文精神,有待我们深入发掘、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一、立意的含义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也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立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1、导入 明人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不是看它的词藻,也不是看它的结构,而是取决于它的“立意”高还是低。  相似文献   

19.
文章的震撼力,主要取决于独到的立意。独到的立意,来自作者的异向思维,异向思维,要求作者观察、审视的角度要更新。文章立意要敏锐感应时代的气息,跳动时代的脉博,流淌时代的活水。要不断向纵深发掘,展示个人独特的领悟。从而,使文章具有丰厚的底蕴,艳丽的色彩,深邃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裴度对李翱"文字为意"的评价,是对中唐古文运动有意追求文字的高、下、详、略创作倾向的批评。韩门子弟的古文创作,在柳宗元、裴度、刘禹锡、杜牧等人的理论纠正和补充中,在宋初散文中逐渐消歇。但"文字立意"却成为宋人以才学为诗、文字为诗的榜样,宋元的去意论,正是对"文字为意"的反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