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是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资本逻辑在整体上塑造了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推动现代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根本性力量.资本逻辑内在矛盾运动的激化过程正是当代种种发展风险生成的内在机制.当今人类文明所遭遇的风险境况表明,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旨归的科学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可欲性、合理性和正义性.应对无人能幸免的风险挑战,消弭贫富阻隔和对立,以人本逻辑反思并超越资本逻辑,重建被资本抽象化了的生活世界,为社会主义的正当性提供了新辩护.  相似文献   

3.
《神圣家族》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群众实践运动,是群众的、世俗的社会主义,它同批判的精神的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自身的灭亡,而无产阶级才能真正承担起消灭私有制、扬弃人的异化、解放自己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罗文东 《学术界》2005,3(4):44-50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而且将它与社会形态的演进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只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样,在当代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在碧 《学术论坛》2005,(10):52-54
追求和谐的社会秩序性是各种政治文明的内在本质与灵魂,是目标层面上的共性。政治文明的秩序性既由人的社会本性所决定,又优于其他特征、蕴含着其他特征,因而成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永恒主题。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注意遵循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本质,并把它贯彻于自己的个性特征之中,才能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理解和全面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既是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和实践创新的本质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既是科学的理论,也是革命的理论,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和高度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基础在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离不开社会主义运动,但一些冠以“社会主义”名称的运动并不一定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些政党和政府自称搞的是社会主义,但并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必经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5,(7):21-27
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伟大创始人之一。他关于建设未来新社会的构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宝贵遗产。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表明,他关于社会主义没有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东方国家要走自己社会主义的路、未来新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必须防止工人政权变为社会主人等一系列思想观点,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优秀成果,它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都根植于社会的实践。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的。它的命运和前途取决于实践,它的曲折和挫折也只有从实践中才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只有着眼于新的实践,才能为社会主义开辟前进的道路。一、科学社会主义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践的产物,有其时代性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同样来源于实践。但并非先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尔后才有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高立平 《理论界》2007,(1):151-153
科学社会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作为一种实践其本质上都是一种价值追求,人类的价值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历史现更是一种价值现。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不是一个完成的状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形式和途径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既要有政治上的实现,更要有经济上的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开放和发展的,需要适时地修正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提出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提出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紧密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提出创新动力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更加注重务实性、充分体现包容性、融入空前的超越性、涵盖鲜明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的本质属性,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地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伟大的发展。明确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国情、把握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明确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特征和任务,为加快和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的命题,有它特定的内在涵义,即本质的规定性和它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有两层含义:从社会性质方面看,我们已经建立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它必须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能一成不变。就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而言,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和完善。“两个必然”①是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内容之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的重要方面,“两个必然”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在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全面发展时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必然”很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和现实实践所证明了的。这种活力的体现和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达到理想的社会主义。一、科学社会主义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全面、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在二十世纪初,把社会主义的思想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各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本国的实践相结  相似文献   

15.
十五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更深层面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十五大报告所阐述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展开。这一理论的确立,必然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时,也必定会对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 ,只有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社会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的竞争己成为知识经济竞争的实质 ,因此 ,我们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而要推动和实现科技创新 ,既需要利益机制作为内在动力 ,也需要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需要国家财政政策的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一、《正处》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层的理论基础 《正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这是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巨大贡献,是马列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的观点。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行了分析,创立了“一国胜利论”,并使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在全世界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疑,马列的理论和实践是开创新纪元的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的。但社会主义能不能巩固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是什么,这是摆在马列之后的社会主义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斯大林理所当然地要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经济学基础江丹林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应当有它自己的理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哲学...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性"是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之"空想"而言的,是研究无产阶级运动条件的理论。建立在具体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与理论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不同的。邓小平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内涵和现实基础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从生产力联系生产关系视角论述了社会主义存在的内在理据,发展了经典作家从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视角阐释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统一体.修正主义单向张扬社会主义的价值建构原则,最终形成价值社会主义理论与改良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民主社会主义;片面强调科学建构原则的教条主义论证方式忽视社会主义价值维度,最终发展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僵化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维度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实践为指向努力拓展社会主义的价值维度,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新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