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三十年代上海市政府横向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7月,上海特别市市政府成立。这个市政府在当时的地位究竟如何,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值得探究的问题。搞清这一问题,将有利于认识和解释它在以后十年中的各种作为及其能力。以前,笔者曾从市政府的内部考察了它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市政新措施,现今,则从它和外界的关系来反视它,也许这样更能客观而全面地对它作出恰当的评价。上海市政府当时和外界的关系主要有纵、横二个方面,纵者主要是和中央政府的关系,横者主要是和市党部及租界当局的关系。本文先集中探讨后者。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二三十年代,定县家庭手工副业有120余种之多,而以手工棉纺织业最为发达,与农民经济的关系亦最密切。 关于定县棉纺织业的年代及其历史,已无从考究,但相传已极久远。据丛翰香先生考证,明代万历年间,真定府各县均已植棉。这时,定县是真定府的一个县,表明定县于明末即已植棉,当属可信。我以为,植棉既已开始,棉纺织业的兴起则是自然而然的。在定县的旧志中,已有关于明代手工棉纺织业的记载。如刘氏,“奉姑纺绩,以给甘旨”;郝氏,“织纴课子”;甄氏,“贫甚,以纺绩资生”,等等。虽然这些例子都是封建政府为宣扬节烈而作,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也反映出家庭手工棉纺织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至清代前中期,此类“事迹”的记录,更是不胜枚举。定县处居内陆,交通不便,估计农民手工纺织业,多为自纺、自织、自用。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传统的对欧均势政策面临诸多挑战。凡尔赛体系破坏了实行传统均势政策的基础,英国外交面对变化的形势逐步进行调整,从“扶德抑法”到“协调法德”再到寻求英德和解下的“绥靖政策”,英国的调整非但没有维持有利于自身的状况,反而最终一步步被卷入了灾难性的战争。 相似文献
4.
文学和民俗学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 ,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 ,长期以来 ,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十分分明的。但是 ,近年来 ,文学理论批评界兴起了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 ,即“文化研究”,这一研究“追求在方法论上的革新和开放。它不囿于文学的自律 ,而从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政治、伦理、哲学等跨学科的文化大视野来考察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问题。不必拘于学科性的限制 ,而从‘视界融合’中来诠释文本和问题。”1这一方法的倡导 ,使得文学和民俗学之间有了亲密接触的可能性。事实上 ,文学作品和民俗事相本身都是社会现象和文化现… 相似文献
5.
二、三十年代苏联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吸收外资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21—1926)和工业化、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时期(1927—1937)。 1921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党和政府实行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传统的"贤妻良母"观念也开始吸收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有人将妇女"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定位,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并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定义"贤妻良母"的标准和内涵,在一种新式的情境下强调妇女的"母职"和"妻职".尽管"新贤妻良母主义"仍然充满了封建守旧色彩,但是它对于传统家庭分工模式的重新思考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朝霞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1):7-9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群体,它的产生与当时上海"十里洋场"独特的政治氛围、浓郁的商业气息以及发达的报刊行业有密切关系.本文侧重分析了海派文学的发展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契合. 相似文献
8.
刘渊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波谲云诡的二十世纪20、30年代一直是众多美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学评论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是一个被美国人视为新旧世界分水岭的时代,不管承认与否,20、30年代都给当代美国文学艺术留下很深的印记。二十世纪初叶是形成美国知识分子阶层世界观、期望和设想的关键年代。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知识分子受到处于优势地位的资产阶级贪婪道德观的排斥,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使自己的价值准则和日常生活调和起来。许多知识分子都热情地投身改革者队伍,因为知识界的技能和愿望使他们相信:思想具有唤起公众美德的能力,运用智力来解决社会问题可… 相似文献
9.
1 当"边城小说"崛起于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的时候,人们更多的是被它那浅层表象所震慑.西南边区(湘黔贵)的荒僻的山村和偏远的集镇所散发出的浓郁四溢的乡土气息和撩拨人心的边城野味,体现了"边城小说"在题材上的新;"边城小说"所叙述的一个个扑朔迷离、神奇变幻的故事,带来了小说内容情节的奇;而沈从文所着意塑造的"乡下人"形象系列,和艾芜笔下的报仇未成而只能"叫出乌鸦一样的声音"的疯子(《乌鸦之歌》),心狠手辣而又不失人性的强盗头子和天真善良而又充满野性的在强盗窝中生长的"野猫子"(《山峡中》),瞎子父女,偷马贼,以及蹇先艾笔下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新史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时期,此间,有关“史”与“论”的关系被反复提及.其间陶希圣所创办的《食货》,既是社会史大论战的重要阵地,又影响着中国近代学术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11.
12.
1931年、1935年两湖地区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水灾不仅招致两湖地区的工商、贸易、金融、农业等方面的衰退,也对灾区灾民的社会心理产生了严重影响.水灾使灾民对灾害产生恐惧心理,一些人以自杀作为逃脱灾害及饥荒折磨的办法,一些人常常在无奈中显露其野蛮、残暴和为求生存不择手段的一面,一些人在灾害面前往往产生"在劫难逃"之感,不得不把自己的这种企盼和追求寄托于上天神灵,每逢灾害发生时,两湖地区农村中的民间迷信活动就会急剧增加.与灾后困境格格不入的奢侈之风在灾区也随处可见.消除灾害的消极影响,树立良好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防灾体系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与流动人口的激增,全国多个特大型城市均已实行或拟出台相应的落户政策,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流动人口安置、治理与融入问题。作为同时拥有两个特大型城市的全国经济与人口大省广东省,落户新政的实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而对其实效进行分析与研究则具有相当的意义。而这,主要体现在珠三角核心的广州与深圳二市。本文主要就落户新政实施大的背景下广州与深圳这两大特大城市收获的实效进行比较、对比与研究,归纳多方面因素并结合实际与社会现状,最终形成一定的结论,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适用于特大型城市落户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5.
16.
1930年代,新桂系重新掌握广西政权之后,大力推行乡村基层建设。通过行政编组,理顺了基层行政体系;接着又实行“三位一体”,将乡村基层的公所、民团、学校三种机构有机统一起来;同时,又培训青年知识分子担任乡村基层干部,从而建立和健全了基层政权组织体系,稳固了其在乡村的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17.
晚唐五代山水画家荆浩生于何年,卒于何时,一直是中国美术史上至今没有解决的一个悬案。笔者依据荆浩与好友大愚的交往为线索,参阅新发现的记载大愚生平的《大唐舍利山禅师塔铭记并序》碑刻,对荆浩生卒年代提出:约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与后梁同终而逝。 相似文献
18.
谢建社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0)
职业化、专业化的残疾人工作制度,是现代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实现残疾人服务工作职业化,运用多种服务形式,建构科学合理的残疾人服务工作职业组织体系,为提供专业化残疾人服务及岗位职业化向岗位专业化职能转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小说创作主要有三种样态:一是以丁玲为代表的五四传统的解构与重构;二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民间传统的升华与超越;三是以孙犁为代表的古典传统的承继与现代化.他们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走向参与了解放区的文学建构,反映了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基本面貌.但在政治意识、阶级立场、大众话语等时代要求规范下,三者却经历了不同的命运.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从文学发展史的层面对其重新考察,他们在感应和记录时代、重审传统文化、再构民族艺术、以及把长期被"病魔化"的乡村与农民还原为本真状态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也存在着如弱化文学的批判精神、消解个体生命价值、缺少艺术上的引领性和超越性等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20.
以潘家、伍家为代表的十三行商人,他们的俗信是多元的,属泛神信仰,其俗信风水、仙道神佛与报德,既有神秘的古香,也有浪漫的洋味;他们或出于自愿,或出于无奈,都以温和的方式出现,其旨在自保,求得心安理得和满足精神安慰,其实质是极端功利主义。但有些俗信表现出来的感激之心、报效之沈、乐善好施、厚积阴德等,作为民间俗信的有益成分,是应该继承和弘扬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