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依据1982年以来的全国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重点从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分布等四个方面考察了1982—2010年回族人口的变动情况,认为回族是我国人口分布最广、居住最分散的少数民族,也是人口规模增长最慢、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最少、人口老龄化水平上升最快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在业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和批发零售业,总人口抚养比保持持续下降趋势,抚养对象开始由少儿人口转换为老年人口,整体上呈现出富有特色的人口社会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朝鲜族人口问题状况的介绍和分析,认为生育率低是朝鲜族人口增长率低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近年中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主要 分布在西部地区,人口分布重心继续向西移动;大多数少数民族都高度集中于传统区域内,但集中 程度已趋于减小;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城镇化水平很低;人口迁移流动率较低,人口分布相对凝固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我国城乡人口经历了自由流动-中止流动-重新流动的过程,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这并非自然规律所然,而是与我国国情有关。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停止是我国政府实行严格控制城镇人口规模的政策所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而当前人口流动的重新发生,是政府相关政策调整的结果。改革开放为人口流动发生提供了机制,人口流动与市场经济变化密切相关。作者从都市人类学的角度对我国人口流动中断的原因、人口流动发生的条件、发生机制、发生原因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口普查的中国穆斯林人口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10个民族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统称为穆斯林。穆斯林人口增长迅速,民族人口构成相差悬殊;人口地域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穆斯林主体居住在农村,城市化率低于全国水平;穆斯林人口教育水平进展较快,高学历人才增加迅速;从事的职业以务农和经商为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穆斯林部分民族人口呈负增长、女性人口教育不重视、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应该引起学术界以及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4,5(1):1-8,96-97
利用1990、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发现,中国各少数民族人口随全国人口一起,共同进入了持续老龄化的状态,且表现为老年人口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快,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增速快,老年人口规模大,老年负担系数大,老龄化族际差异大的"两高三大"的特征。文章认为,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少数民族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老龄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同时,中国少数民族集聚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在这一背景下步入老龄化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要解决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问题,首先应尽快调整人口政策,以积极的人口对策化解深度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社会压力与经济负担;其次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三,要充分开发和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第四,以健康老龄化为中心构建全民敬老爱老社会服务机制,广泛动员和吸纳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与社会资源参与。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西北地区人口增长、文化素质、城乡人口比例及国民生产总值与全国 人口增长和人均收入之差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西北民族 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前提。  相似文献   

8.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举国上下认真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终于取得了30年少生3亿多人、使得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的巨大成绩。此举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全球的人口总量的控制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太大,目前我国的人口状况依然存在着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容乐观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与发展我国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国策,加强对人口的科学管理,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居住在青藏高原的青海藏族人口,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使得青海藏族人口发展存在着性别比偏低、婴儿死亡率高、人口文化素质低的现象,本文对产生以上问题原因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贫困问题突出、社会发育程度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抓住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1010)>这一重要机遇,结合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以打基础、调结构、兴科教、强素质为主要任务,加大支持力度,分期分批改善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增强团结、边疆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人口红利”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红利"迄今没有一个统一与明确的定义,但这个词语却较为广泛地被相关研究人士使用着。本文指出了"人口红利论"的一些严重不足:定义粗略,没有考虑劳动人口和被供养人口的相对性、劳动生产率与人口负担的相对性等;对资本-劳动替代的片面运用。文章还分析了所谓"人口红利"的来源,指出了"二次人口红利"概念是对"人口红利"概念的部分否定。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第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对未来30年西藏自治区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作了预测。基于预测数据的分析显示,近年来随着妇女总和生育率的下降,西藏正处在人口快速转变之中。本研究表明,2010~2030年间西藏将会出现劳动力适龄人口比例最大、社会总负担比最轻的“人口红利”期。为此,西藏需以新的改革、发展思路迅速提高人口,特别是农牧区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人口向人力资源的转化。作者针对西藏当前教育性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是:(1)通过人口的适度集中,提高西藏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2)面对未来25年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对西藏各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资源配置作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育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分析麻阳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结构变化、年龄结构变化、教育结构变化和人口城乡结构变化发现,麻阳县苗族人口增长速度逐步减缓,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苗族人口非自然增长权重较大,未来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教育需求减少,而教育本身又促进了人口数量和人口智力的进一步转移;麻阳县农村人口比例很高,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的现状。基于此,提出了进一步放宽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就近城镇化和回补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智力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部分研究成果,利用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和100万人口以上各民族人口的增长、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以及就业的行业职业分布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新疆各主要民族人口现状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其他数据,本文从动态结构视角对新疆以及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族这四个主要民族的人口现状及变化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研究发现:新疆人口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其中,新疆汉族以迁移增长为主,而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少数民族仍以自然增长为主。在人口结构方面,无论是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经济结构,新疆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在人口分布方面,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且分布相对均衡,而少数民族人口多居住在乡村,且呈现明显的聚居性,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居住隔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口发展的差异及不平衡性依旧存在。新时期充分认识新疆各主要民族人口发展特点、差异及不平衡的现实,将为我们落实好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愈来愈普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由于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相对较高,与其家乡及民族母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做好散居少数民族的工作,加强其与家乡和母体民族的沟通,对推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本江  李六华 《民族论坛》2008,(10):30-31,27
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口素质高低体现的就是人力资本积累量的多少。湘西州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高、人口数量多、整体素质低,严重影响了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贫困进程。本文对湘西州人口素质的现状及原因展开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加强教育培训、控制人口增长、转移农村人口等多项措施来提高湘西州人口整体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少数民族人口增幅长期高于汉族人口的情况下,1990-2000年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域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欠发达民族地区人口外流、发达地区少数民族高增长等众多趋势.造成这些变化的诱因,显然是与经济、交通、区位这三大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航空 《民族论坛》2007,(12):27-29
本文在描述人口性别比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对维吾尔族的老年人口性别比进行分析并与全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对比,发现维吾尔族的老年人口性别比明显异常,进而从早婚、早育、多育比较普遍,家中分娩、土法接生比较普遍和维吾尔族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等三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最后得出维吾尔族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是导致老年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西藏自治区人口结构与变迁——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对本国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及其变化进行综合调查以掌握人口动态最主要的手段,普查所形成的数据是我们分析一个国家、地区人口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信息.本文是对西藏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一个宏观分析,根据普查结果提供的数据对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增减、年龄与性别结构、生育死亡统计、行业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结构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在讨论过程中把2000年普查数据与1990年普查和以前的普查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把西藏自治区人口与其他藏区的人口变迁进行了对比,试图在宏观上把握西藏人口变迁的主要走向和基本特点. 数据分析表明从1982年到2000年期间西藏自治区总人口持续增长,但藏族人口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汉族人口规模波动明显.在生育率和死亡率这两个方面,抽样调查和户籍登记的结果存在明显的差距.在中央政府"援藏项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西藏城镇的暂住流动人口明显增加,将对西藏和其他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