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可能把事情做好,不可能赢得别人,不可能把工作做到位,太多的不可能,你将能什么呢?工作中无所谓不可能,只要你认真了,用心了,你就是一个工作有能力的人。不要为自己的工作找理由,因为那只有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所以,要抛弃“不可能”。一个人长期待在一个“不可能”的地方工作,这对公司,尤其对自己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没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没有目标和自律,不能吃苦和坚持,贪图安逸,事不关己,长此  相似文献   

2.
<正>在工作生涯中,你是否有过这种感觉:有知所措、精力耗尽、丧失方向、绝望、小组四分五裂。这些就是导致工作瓶颈的基本病因。解决之道就是诚实的承认自己陷入困境,找出瓶颈所在,对症下药,制定行动计划,由此你必然能突破现状,再创新局。不知所措。你以前很确定该朝哪个方向走,但是现在的你毫无方向可言。你觉得工作太多、受到太多监控或有太多事情同时进行,或是你没有足够的人力或时间把事情做完。下面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我们知道自己该做的事,但是却不知道要怎么把事情做好。”  相似文献   

3.
以前给老板打工,总在背地里骂他太黑了。工作就工作吧,还要交什么风险抵押金,生怕你把他的技术偷走了。但真正自己当了老板,才知道对自己手下的有些人真的不黑不行啊。已经开始个人创业的我,现在不缺钱,也不缺机会,我觉得自己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刚刚开创的企业,则尤为重要。问题是人往高处走,手下人今天还信誓旦旦地说要与公司一起成长,明天可能就一纸辞呈递到你的桌面。理由也是千篇一律,“寻求更大的发展。”没办法,人家有机  相似文献   

4.
<正>同事混水摸鱼而加重工作的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比较年轻的员工身上,因为他们通常比较不会变通,所以 很容易就被爱混水摸鱼的老同事欺负。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但如果你身为下手,却不敢向上手催讨,就表示你没有责任感,到头来, 工作没有完成,老板还是会责怪你。 订出时间表,不断跟催。其实人有一种惯性,如果你一直提醒他,他就会把你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如果你不  相似文献   

5.
同事混水摸鱼而加重工作的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比较年轻的员工身上,因为他们通常比较不会变通,所以 很容易就被爱混水摸鱼的老同事欺负。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但如果你身为下手,却不敢向上手催讨,就表示你没有责任感,到头来, 工作没有完成,老板还是会责怪你。 订出时间表,不断跟催。其实人有一种惯性,如果你一直提醒他,他就会把你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如果你不  相似文献   

6.
接近     
国外有一位军事战地记者,他拍摄的照片每一张都充满了现场感,令人感到一种血腥和残酷。有人曾这样问他:“为什么拍的照片那么真实并且充满强烈的渲染力?”他说:“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还曾听说过一个古希腊的故事。妈妈交给儿子一把剑,要他习剑。儿子练了一会儿,发现剑太短了。于是对妈妈说,能不能换一把长的。妈妈对他说:“不,孩子,剑短,你跨前一步,剑就变得长了,照样可以击中目标。”一个人握着短剑,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利,就会千方百计接近敌人,更主动地进攻。而握着长剑的人,往往会有优越感,最终被手持短剑甚至没有兵器的人打败。“接近”,其实是一个精神上的概念,你的身体要不断地接近目标,精神更要接近它。一个人各方面条件不优越,但却信心万丈,就会慢慢看清目标、击中目标、打败对手。  相似文献   

7.
余毛毛 《决策探索》2009,(13):86-87
老婆时常揪着我的耳朵问:“余阿毛,你这辈子给多少人写过情书?”我总是满脸委屈地说“不就是给你写过一点嘛。”她总是露出不屑和不信的表情。她这样是有理由的,因为我年轻时就是“花心大萝卜”,见一个爱一个,每一个都想爱的那种人。我给多少人写过情书,我自己也弄不清了。假如把它们都收集起来,我相信可出一本厚厚的书。但遗感的是,它们恐怕早就被人撕碎扔在风中了。  相似文献   

8.
人生之思     
学群 《领导文萃》2008,(11):140-140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部分事情都超出我们的理解之外。●只有伟大的灵魂才能实现沉静,专注于自己的心灵,把想做的一直做下来。●人越来越深地陷进自造的世界中,难以自拔,也不想自拔。●大概没有人会为自己的错误真的去生自己的气,他宁愿从别人身上找出一个错处来,从而给自己一个理由,好去生别人的气。●无论你做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你都在付出你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沉思录     
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身上。因为,当你有这种思想时,你就丧失了做别的事情的机会。这个人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他说了什么,想了什么,争论什么,注意所有这些事情将使我们忽略了观察我们自己的支配力量。所以我们应当在我们的思想行进中抑制一切无目的和无价值的想法,以及大量好奇和恶意的情感:一个人应当仅仅使他想这样一些事:即当别人突然问:“你现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0.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第一流的人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时间,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如果一个人过于努力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班尼斯说过:“纯管理人也许能把事情做对,但是真正的领导人重视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现代人的一大问题是开始太随意,注意力分散,分不清轻重缓急,也不善于区分大小。如果碰巧能力又强,即使局面也多能扭转,这样就会无谓地耗费很多的时间和感情。“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那些较重要的事务却总是做不到无动于衷。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抓住大事,小事自会照顾好自己。一流  相似文献   

11.
一些领导干部在东窗事发、锒铛入狱后,总爱把自己违纪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一念之差”。乍一听,似乎有点儿道理:对呀是因为“一念之差”,才收受了别人的“一点意思”;是因为“一念之差”,才在人情网中、石榴裙下败下阵来……假如当初自己清醒一些、意志坚定一些,没有这“一念之差”,就不会有这样悲惨的下场了。都是“一念之差”惹的祸!但仔细想想,又觉得这个理由经不住推敲:为什么别的领导干部就没有出现“一念之差”呢?这“一念之差”究竟差在哪儿呢?“一念之差”,差在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上。因为不注意严格要求自己,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  相似文献   

12.
正1.工作时间就聊工作。如果我们是在工作时间和上司偶遇,那么就聊些与工作有关的事情。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在职场中,公事就是公事。在工作时间,公事和私事之间通常不会产生交集。如果领导没有主动和你聊其他的事情,你一定要和领导谈工作。这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职业操守和对工作的尊重,你的上司也会因此肯定你。但是要避免过分表达自己,要让上司多说话,你应该尽量做一个好的"捧哏"。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主管的压力不是一般作部属的人能够体会的。作主管的压力不是一般作部属的人能够体会,不要把主管的情绪认定成个人情绪,应该只是短暂工作上压力没有办法抒发而已。如果一遇到主管在生气,觉得害怕就不去接触,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你也许有一个很急的事情要马上处理,马上决定。当然有的时候,可以把事情缓一下,如果是势必要在眼前处理的事项,还是要鼓起勇气去找主管。 惹火主管不要怕 如果不小心触怒主管的时候,当下不要再说话了,不管是不是在骂你,或是批评你的报告,当下不要连连道歉,不然只会让主管骂得更凶,因为主管当时的情绪无法确认你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选择职业会有诸多的不自由,要选择上司就更难了,反正摊上谁就是谁,管他(她)是男是女、高矮胖瘦、学识深浅,都由不得你喜欢或不喜欢。一般来说,只有下属去适应上司,而不可能让上司来适应你。不过,问题反过来就不同了,许多人都希望遇到一个能够喜欢自己、赏识自己的上司。真能如此,就意味着你有可能获得一个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有可能拥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空间;有可能让你心情舒畅地把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当然,还有可能得到不少加薪、升迁等机会。  相似文献   

15.
<正>把最核心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大融合,不断捕捉各种机遇,并对工作、对人充满激情和热爱,才能更易取得成功。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什么对你最重要?是你自己,还是你的领导艺术?有人认为,超凡的个人魅力是卓越领导的关键素质,但在“商场如战场”的今天,那种热衷于推销、炫耀自己成功的魅力,反而破坏了真正有效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16.
正有的人认为大领导直接找自己做事,是不是对直接领导不满意,所以把自己视作心腹直接指挥,这不正好是取而代之的好机会?千万不要迈进这样的雷区,有时大领导这样做就是无意的,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而万一被直接领导发现你越级汇报,分分钟可以各种理由把你架空挂起,甚至让你彻底出局。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快乐?当你看到通过努力换来成绩时,你会快乐;当你看到一只受伤的鸟再度飞上天空时,你会快乐;当你看到一朵娇嫩的花儿灿烂地开放时,你也会感到快乐。快乐会使人笑,也会使人哭。笑,是因为那一刻让你兴奋、激动;哭是因为在快乐的那一刻,让你想起为了快乐而付出的艰辛,所以,有了“喜极而泣”这个词。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寻找快乐。假如有让你痛苦无比:无法忘记的事,那你就要学会善待它。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发现这件事情背后的快乐。橄榄苦后便是甘甜。不然,你就会一直沉沦下去,越陷越深,直到完全把自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在认清自己的过程中,你必须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领导原则。有些领导者把自己的价值观称为自己的“道德指针”。诺华制药的丹尼尔.魏思乐发现,“大多数人内心都有一个道德指针在告诉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进”。强生公司前任主席兼CEO吉姆·伯克说:“如果没有一个道德指针,你的事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知道这件事会让你别扭,但我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我做了你没办法怪我,我不做你也未必会感谢我。那么,要不要这样做,就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了。请注意,是人品,不是情商。情商决定着"你能不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而人品考验的是"你想不想让别人不开心"。大部分人有"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的情商,却没有"不想让别人不开  相似文献   

20.
萧萧  曾夷 《领导文萃》2006,(3):160-161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给孙子的忠告里,他提到了以下10点生活的原则:1、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到明天。2、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3、决不要花还没有到手的钱。4、决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5、绝对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6、不要贪食,吃得过少不会使人懊悔。7、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8、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9、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10、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再说话,如果还气恼,那就数到100。约翰·丹佛是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也是跻身美国10亿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