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佤族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解放前的社会形态是比较落后的,各地区发展水平也不一致。阿佤山中心地区的西盟佤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阿佤山边缘地区的沧源、耿马、孟连、双江、澜沧等县的佤族,因受傣族影响较深或某种程度地受傣族土司(领主)的统治,已初步形成了封建领主制。在更外一层的镇康、永德等地的佤族,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已与汉族构成了社会整体,发展为封建地主经济了。佤  相似文献   

2.
我国佤族在解放前约有17万人,分布在云南省西南边疆的西盟、沧源、孟连、澜沧、耿马、双江和镇康等县。其中西盟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县之一,约有佤族4万人,占该县总人口的86%。佤族分布区,地处萨尔温江与澜沧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展布地带,山岭重叠,平坝极少,故又称为阿佤山区。佤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祖国,开发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佧佤族,有28万多人口,分布在云南省沧源县、西盟山的全部地区和澜沧、耿马、孟连等县的一部分地区。佧佤族聚居的地方全都是山区,俗称“佧佤山”,境内山岭连绵,平埧很少。全部地区虽然属于亚热带,但是因为地势高低的差异,同一个地方气候也有不同:山脚和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山腰气候温和,山顶气候则比较寒冷。由于这种气候上的差别、佧佤山适合种植稻谷、玉蜀黍、荞、豆类、棉花、麻、龙舌兰、茶等作物。并且到处有天然草场,四季常青,是个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佧佤山许多地方还有丰富的矿藏,特别是银矿,早在明、清两代,就进行过开采。  相似文献   

4.
基于云南沧源独特的佤族文化资源,选取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佤族村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翁丁佤族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可持续性及其价值解读与展示,遴选出可用于做旅游工艺品的系列茶具作为创新设计对象,重点围绕翁丁佤族的自然景观、民风民俗、杆栏式茅草屋建筑、佤族的牛头崇拜、沧源崖画及茶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可用于旅游纪念、收藏和馈赠的两组翁丁佤族特色的茶具系列.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南沧源独特的佤族文化资源,选取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佤族村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翁丁佤族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可持续性及其价值解读与展示,遴选出可用于做旅游工艺品的系列茶具作为创新设计对象,重点围绕翁丁佤族的自然景观、民风民俗、杆栏式茅草屋建筑、佤族的牛头崇拜、沧源崖画及茶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可用于旅游纪念、收藏和馈赠的两组翁丁佤族特色的茶具系列。  相似文献   

6.
阿佤山的人文地理范畴,除了西盟,还有沧源(全县山区面积占99.2%)。这两个佤族聚居的地方,都地处中缅边境,在上个世纪中期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至今仍是国家级的贫困县。1964年成立的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面和西南面与缅甸相邻,边境线长147公里,有一个国家级的二类口岸。全县16.7万人口中,佤族、傣族、拉祜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占93%;其中佤族13.6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38%。截止去年底,沧源的财政收入只有26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6元,人均口粮343公斤,还有10万贫困人口,在全省73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综合经济实力排…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甘南地区基督教信仰现状的调查从开放教会和未开放教会两方面进行。对开放教会的组织与活动、教会负责人与其周边宗教场所负责人之间的关系、教会负责人与宗教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对未开放教会形成的原因、政府如何应对以及宗教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具体实施的困难进行了调查。最后对甘南地区基督教发展缓慢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佤族民间乐器中,笛子、三弦是不可缺少的乐器。据沧源地区佤族老人讲,三弦、笛子,口弦和不带帽的芦笙,是大理人达董包一百多年前,来佤山传佛教时带过来的。当时佤族经常砍人头祭旱谷,达董包劝告说:“日子长了,就会把自  相似文献   

9.
图腾之旗     
牛颂 《中国民族》2014,(9):76-76
《图腾之旗》原是北京民族电影展策划的“中华民族人文地理微电影系列”,2013年由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导演杨蕊拍摄了第一部《佤族·沧源篇》。一经网络播出,好评如潮。连获首届亚洲微电影节优秀导演奖、最佳摄影奖;西安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摄影奖;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颁奖词是这样评价的:“《图腾之旗·佤族沧源篇》,充满原始野性美的画面,现代和奔放的打击配乐,雄伟壮丽的东南亚奇观丛林……  相似文献   

10.
佤乡走马     
西南边境的西盟和沧源,是两个佤族自治县。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那一片大山区,中缅国境线向东北方向拐了个深深的弯,缅甸的国土像个半岛斜伸。西盟、沧源两个县城座落在半岛的两旁,离国境线都只有十来公里。从西盟到沧源,穿行缅甸的国土而过最便捷,只有八十多公里...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教案是十分突出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基督教在传播中呈现的侵略性、强权性,激化了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近代教案频发的根本原因.基督教实施强制性的文化移植,挑起中西礼俗冲突,则是民族矛盾的延伸和深入,构成民教冲突的内蕴.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在政治上具有无可辩驳的正义性,并反映了民众对于本土文化的珍惜与捍卫.但是,对于近代教案所凸显的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也必须予以正视.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不同的境遇 :针对基督教的教案频频发生 ,针对伊斯兰教的侮教案引发多起风潮。考察教案和侮教案的表现、性质、后果和原因 ,我们可知 :宗教交流应坚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 ,政府处理宗教问题应有正确的政策导向 ,民众对待宗教应有正确的心态 ,这对社会和宗教的稳定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杨文安 《民族学刊》2014,5(2):43-45,119
傣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历史上南传佛教与封建领主统治、村社统治和社会等级制度紧密结合,长期维持着傣族社会的稳定,并对基督教的传播产生了强大的抵制作用。过去虽然有少部分傣族民众由于各种原因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但没有对傣族社会和传统文化造成大的影响。近年来,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现象再次出现,并有增长态势。对此,首先应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必然性、长期性和社会性,其次,应围绕焦点问题和突出矛盾,采用政府引导下的民间协调方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袁娥  陈晓婧 《民族学刊》2011,2(1):75-80,87
个体成员是如何获得对本民族的归属感和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行动卷入,一直以来广受学界关注。本文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沦源地区佤族的民族认同建构路径进行分析认为,在坚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民族自治地区政府以及本民族知识精英已成为构建现代民族认同的重要引导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文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互动关系。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这种联系变得尤为紧密,因此产生了大量诸如"圣人传"这样的宗教文学作品。本文特选最著名的"圣人传"作品《圣马丁的生平》为例,分析基督教"圣人传"的特点,以及它与基督教经典"福音书"之间的关系,试图说明"圣人传"在基督教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爱尔兰民族在皈依基督教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任何民族的创新道路,在欧洲各国的基督教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对爱尔兰宗教历史的分析和许多爱尔兰基督教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整合,研究古爱尔兰人的皈依过程和爱尔兰修道院模式基督教的显著特征,试图证明宗教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只是需要为宗教寻找到一条适合发展的模式和道路。  相似文献   

17.
乡村地区基督教的相关资料对于基督教本土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乡村地区基督教的发展是基督教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晰地揭示出当地的基督教本土化进程是如何进行的。本文就对中西方乡村地区基督教本土化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以揭示出基督教在当地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土族民间团体嘛呢会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嘛呢会普遍存在于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的土族村落,是农村中老年居民自愿组成的民间团体.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嘛呢会的历史、构成、组织活动以及与村落管理系统的关系做了一些探讨.文章认为,嘛呢会是地缘、血缘和神缘关系三者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土族在宗教信仰体系上的多元特征.嘛呢会对于传承土族文化、整合土族社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土族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典型水族村寨——恒丰乡塘党寨——的田野调查,描述了水族习惯法的表现形式、维护机制及其变迁。文章认为,水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权力的深入、长期的“送法下乡”活动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的深刻变化,是水族习惯法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研究这些变迁及其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农村的法治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Christianity is a critical element in the study of Korean Americans. It is estimated that over 70% of all Korean Americans are affiliated with Korean Christian churches. Much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llustrates that these churches provide essential resources for Korean immigrants and they serve as important social mechanisms. This study responds to the need to investigate the lives of secular migrants where religious marginalisation ma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ir everyday lives in relation to their predominantly Christian communities.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unique experiences of those aged between 25 and 35 living in the greater Boston area. The study compiles vivid narratives of non-Christian Korean American experiences within a dominant Christian ethnic community focusing on their religious and non-religious perform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