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歌 民家建乡三十年,白族仗鼓舞翩跹。 玉泉酉水通洱海,武陵金英连苍山;  相似文献   

2.
白族门楼     
云南省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白族,在民居建筑艺术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这里的住宅多采取“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十分重视门楼  相似文献   

3.
离开点苍山,沿洱海北上七十三公里,来到云南省洱源县城东门外两里多的地方,便见一个六十来户的白族农家村落。村庄四面田野开阔平坦,垂柳成行。鸟语花香。  相似文献   

4.
洱海的悼念     
中国文坛殒落了一颗巨星!我国现代文学巨匠、我们敬爱的沈老——茅盾同志和我们永别了! 噩耗传来,我们白族的文艺工作者和白族人民,无不感到深切的悲痛。我像看见苍山也在为之肃立,洱海也在为之默哀。沈老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热情的文学导师和辛勤的文艺园丁,使我国失去了一位伟大  相似文献   

5.
白族种植水稻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的学者称白族为历史上的“水稻农耕民族”。因此,白族人民的习俗,特别是节日,多与水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绕三炅白族话叫“观上览”,意即逛三个园子。实际上,这是繁忙的水稻农事之前的游春活动,也是栽插水稻前祈祝丰收的仪式。从农历4月23起,一连举行三天。头一天,盛装的男女老少排成长蛇阵,边唱边舞,从苍山五台峰下的喜州圣源寺出发。第二天到洱海边的村庄河涘城。第三天沿洱海边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马久邑。三天内晓行夜宿,吹吹打打,边歌边舞。“绕  相似文献   

6.
白族天文历法研究李晓岑一、白族天文历法的产生与发展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文化水平较高的少数民族之一,共有100多万人,80%以上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地区的古文化遗址,包括天文历法遗迹所反映的文化面貌,应和白族先民有或多或少的...  相似文献   

7.
正700多年前,云南大理的300名白族人,因宋末元初的战乱,告别苍山洱海,告别蝴蝶泉,跋山涉水,终于在秀美澧水缠绕的武陵山脉停步,繁衍生息,幸福新生……"一拜祖先来路远,二拜祖先劳百端,三拜祖先创业苦,四拜祖先荣耀显,家住云南喜洲县,苍山脚下有家园,忠勇义士人皆晓,洱海逸民历代传……"桑植的白族人会唱这首《拜祖词》,永远记得他们来自云南的大理。公元1261年,他们只有300人,由谷均万、王朋凯、钟千一、熊安国4人带领,"溯长江、渡洞庭、  相似文献   

8.
苍山洱海     
苍山洱海没有苍山这翠滴滴的画屏洱海哪里会如此碧绿透明没有洱海这亮晶晶的明镜苍山怎么能这般如幻似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有这举世称奇的风景互滋互补,交相辉映才有这和谐绝妙的人间仙境  相似文献   

9.
居住在云南苍山洱海之间的白族农民,栽培水稻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水稻生产的丰富经验。大米是白族人民喜爱的主要食粮之一。在白族聚居的坝区,一些农村长期保留着“栽秧节”、“栽秧赛”等美好的传统习俗。每当栽秧大忙季节,一丘丘水田里,白族农民随着插秧的节奏,即兴唱起优美动听的白族调,还有人专门弹起龙头三弦,为唱调子的人们起引和伴奏,这时,满田满坝呈现出一片欢悦而繁忙的景象。解放以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十分重视水稻生产。全州水稻产量每年都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提供的商品稻谷也比较多,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白族聚居的大理地区,很多人家中都珍藏着家谱、族谱。在这些文化遗存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说、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宝贵材料。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料表明,白族的先民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的苍山洱海地区,几千年来开拓了祖国西南边疆。从各姓氏的家谱来看,早在汉晋时期,白族就有文字可考的家族史。据《鹤庆张氏族谱》记载,其家庭为唐代南诏蒙氏时张乐进求之裔,张乐进求为蜀汉时白王张仁果的32代孙,这个家族有文字可查的历史有85代,是至今白族家谱最长的。如每代平均以25年计算,那么共有2125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汉武帝六年。可见张氏在  相似文献   

11.
白族服饰是白族的文化传承,白族没有文字,他们通过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方式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凤羽地域环境闭塞,与外界交流少,与洱海白族相比,思想传统,因而服饰风格较为素雅。白族服饰元素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其民族性格、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观等息息相关。凤羽白族服饰所呈现出的不仅是凤羽的历史文化,更体现着凤羽祖先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2.
白族服饰是白族的文化传承,白族没有文字,他们通过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方式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凤羽地域环境闭塞,与外界交流少,与洱海白族相比,思想传统,因而服饰风格较为素雅。白族服饰元素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其民族性格、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观等息息相关。凤羽白族服饰所呈现出的不仅是凤羽的历史文化,更体现着凤羽祖先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3.
火把节漫笔     
节日,是民族的盛典。在中华民族这棵大树上,各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节日风俗而大放异彩。我曾经领受过跑马溜溜的山上藏族“转山会”的虔诚;观光过苍山洱海边白族“三月街”的风流;接受过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的洗礼;体验过大小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狂欢……这些,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其中,最为热烈,最为奔放的莫过于“火把节”了!  相似文献   

14.
白族自古以来就是以云南洱海为中心的土著居民,早在两汉时期,王朝设置叶榆(大理)、邪龙(巍山)、比苏(云龙)、云南(祥云)四县,隶属益州郡,这是将洱海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统辖之始。唐代建立了南诏国、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宋代建立了大理国五个长达515年的地方政权。白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最悠久、经济最发达、文化教育最繁荣、文人志士辈出的少数民族之一。白族聚居的中心——大理,被史学家誉为“文献  相似文献   

15.
白族     
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云贵高原,点苍山、老君山、高黎贡山层叠起伏,金沙江、澜沧江一泻千里。在这里居住着一个历史悠久,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少数民族-——白族。白族人口约六十多万,其中90%以上在云南省的大理、剑川、鹤庆一带与汉、回、彝等民  相似文献   

16.
大理白族水神信仰体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嬗变。随着不同宗教的融合,明清之际,龙王头衔被移用到白族英雄段赤城的身上,段赤城因此成为兼具各种宗教信仰元素的龙王、龙神、本主和水神,其最突出的身份是大理白族本土的水神——"洱水之神"。本文在对大理洱海流域塑有段赤城神像且一直都有明确祭祀活动的11处庙宇进行了多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形成此考察报告,介绍这些庙宇的概况、部分传说等,呈现"洱水之神"在洱海流域的概貌。  相似文献   

17.
杨跃雄 《民族学刊》2020,11(2):110-117, 147-148
洱海流域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其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该区域的水神世界因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传播、朝代更替和宗教兴衰等背景的影响,历经了一系列的嬗变过程。若以现有史料记载之先后为依据,结合田野调查所得,厘清其逻辑关系后取影响范围之广大者,大致可以将白族水神分为道教水神之水官,巫教水神之金鱼、金螺及赤蛇,佛教水神之白那陀、莎竭等龙王,以及本土水神龙王段赤城四类。历史上洱海流域的主位水神呈现出阶段性流动的特点,但是各阶段的水神元素却在白族人的宗教实践中迭代并存,相互融合,最终在现实中构建出一个多元的水神信仰结构。  相似文献   

18.
我的民族白族是一个有着4000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也是自古以来就居住在以洱海为中心的滇西高原湖泊群边的土著居民之一。我们民族崇尚白色,自称“白”、“白人”、“白子”。白族不仅是洱海地区的土著居民,而且是这一带种植水稻的古老民族。我们的先民居住地区虽然地处横断山脉,但雨量充沛,草木茂盛,还有多种金属矿藏供人冶炼、制作工具。这有利的地理环境成为古人类最理想、最美好的生息繁衍之地。但人类日渐发展,进入文明社会以后,  相似文献   

19.
看过电影《五朵金花》的人,一定会对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景色秀丽的苍洱风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留下深刻的印象。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腹地。首府所在地下关就在苍山之麓,洱海之滨。自治州东连楚雄彝族自治州,南与思茅、临沧毗邻,西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区,北濒丽江之畔,总面积28,356平方公里。全州有白、彝、汉、回、苗、藏、壮、傣、傈僳、纳西、拉祜、布朗等20多个民族,总人口280多万。大理是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44个风景区之一,象这样具有双重身份的地区,全国仅有8处。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大理,美丽的滇西高原上的明珠。古往今来,白族儿女世代聚居在这里。他们的勤劳智慧将古城抹上了动人的色彩:“下关风”洗“上关花”,“苍山雪”映“洱海月”。远在汉代,这里的各族人民就团结开发了誉为“东西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博南古道”。这条历尽辛劳开辟的古道翻山越岭,渡江飞涧,从成都经云岭横断山脉,由大理直达缅甸、印度。这条古道比西北的“丝绸之路”早了两个世纪。更令人叹服的是,古道线路的科学、准确,竟与多少世纪之后以现代科学手段测定并修筑的“滇缅公路”线路大体一致。大理虽然早为滇西重镇,但始终未能让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