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化、精神消费的优质旅游时代,贵州地区原始而完整的民族文化旅游已经发展成为贵州旅游产业的重要方面。但是,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中存在着民族节日文化的时间错位情况,民族传统节日风情的时间认定问题成为今天民族文化岁时节日旅游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节日符号是民族在长期历史实存中形成并在特定时日集中展现的相关文化元素的集合,显性地集聚表达了该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本文通过时贵州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现代转型的考察,揭示出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是以三种具体路径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传统民族节日符号在新的历史转折期转型的深层动因.文章认为,国家化和市场化双重力量的交织作用,是传统节日符号转型的基本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的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历史与文明的产物和象征。民勤元宵灯山会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民俗,具有鲜明的特征和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及社会价值,可称为我国传统民俗的奇葩。  相似文献   

4.
达斡尔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北方少数民族,繁衍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以民族文化传承为视角,深度剖析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产生的历史渊源、文化表征以及助推作用,对新形势下创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在不同地区体现了不同特点,在广州番禺区体现的宗族色彩尤为浓重。而随着农业文化让步于工业文化,时代的变化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变化,纪念传统节日,有助于提升文化影响力,是值得我们深刻关注的。  相似文献   

6.
岁时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角度看 ,它与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特性 ,但作为时间民俗的两项内容 ,两者的文化联系密切。在民族文化建设的今天 ,传统岁时中的有效因素可以转换为当代节日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建构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共同创造时代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时之举。文化记忆理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的目标指向、价值准则、实践依托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功能可以追溯中华民族独有的记忆图景,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强化人们对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身份认同,不断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目前,将搭建以经典文本为核心的内容框架、发挥以传统节日仪式为主导的宣教特效、建构特色场域为基点的文化回忆空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建构的具体实践路径,不断推进“两创”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不同的历史文化又形成了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中西方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西方文化也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共同点,本文主要对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和相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不同的历史文化又形成了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中西方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西方文化也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共同点,本文主要对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和相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的节日是丰富多彩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各民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和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传统节日。仅我们所知道的,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有百余个。这些传统节日就其范围来讲,有的涉及几个省区、几个民族,有的只在一个民族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阴阳对立转换的思维结构为分析工具,以端午节礼俗和传说为主要分析内容,探讨传统节日形成的内在因素,分析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和思维模式,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中国人不仅追求社会系统、个体系统的均衡和谐,同时也追求自然系统的均衡和谐.中国的端午节是源,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端午节是流.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和传说都与阴阳五行对立转换思维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文章阐述了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中国传统节日在面临现实困境的同时,有更多好的发展机遇;如何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从坚守传统节日仪式的传承、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新质、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传统文化丰富深厚,世代传承。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剧,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失传、消亡的危险。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十分宝贵的文化价值。如何通过开展节庆活动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散发出耀眼光芒,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传统文化丰富深厚,世代传承.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剧,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失传、消亡的危险.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十分宝贵的文化价值.如何通过开展节庆活动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散发出耀眼光芒,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春节不仅融合了各民族优秀文化,也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舞台。春节文化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时空经纬交织、各民族互动交融、文化形式与价值体系严整的综合性谱系。可以说,春节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相似文献   

16.
文化积淀较为深厚的传统节日在乡村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地位,对乡村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透过节日文化表象、文化内涵,我们看到壮族传统节日与农业生产、耕作方式等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对乡村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传承方式及在传承过程中乡村社会发展的关系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7.
扎拉节属于甘肃临洮地区的民族盛典,区域内各村庄每年都会在节庆来临之际祭祀山神,举行传统节日活动。拉扎节活动是由藏文化、汉文化与傩文化等相互融合而形成,具有明显的番傩文化特征。本文主要对拉扎节传说、文化发展空间进行了探讨,并对番傩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向地方居民展示传统质朴观念。  相似文献   

18.
传统节日文化生存发展策略——写在传统节日法定化之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要得以生存与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工作是紧迫和重要的:提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这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之本,这方面媒体、学校教育、家庭、社区均有着重要的责任;重建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在这方面,企业、商家和政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转换传统节日的参与模式,将封闭型的"血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转换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开放型的"业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这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现实而又长远的意义,这方面,各类社会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节日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特征,城市节日的公众参与性与公共性仪式表演体现了城市节日文化空间民俗的本质特征.而城市节俗的历史文化特性集中体现在城市节日的娱乐性、宗教性及消费性三大方面.我们从传统节日与新型节庆的角度观察城市文化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营造过程与历史流传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在日益城市化的过程中,文化传统如何与城市当代生活融合,城市如何借助传统节日来拓展人们的生活空间,建立沟通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机制.日本、韩国城市节日与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 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自形成独特的文化系统。土家族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萌芽、成长、繁衍和传承。它虽然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着土家族传统的稳定因素,深藏着异于其他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