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船山历史观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资产阶级的或封建主义的旧唯物主义者,当其把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运用到社会现象的研究时,由于阶级的限制,不可能揭示阶级剥削关系的实质,不可能揭示阶级斗争的实质,无可避免地终于要落入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近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是不可能达得到的。明末清初,中国封建社会日  相似文献   

3.
<正> 明清之际的伟大思想家王船山,其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破除前人的旧说,别开生面地创新。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学术界都一致肯定它达到了当时所可能达到的朴素唯物主义的高峰。至于他的历史哲学思想究竟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则在看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觉得船山在历史观上是有新贡献的。他的历史观可以说是朴素的唯物史观,这与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是外力冲击下中国的民族与文化双重危机的产物 ,其民族主义话语从本质上来看体现出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诉求 ,它能以一种多元主义的文化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交锋 ,具有合理的取舍和明确的现代取向 ,其意义非“保守”一词所能容括。  相似文献   

5.
关于王船山的自然观,大家比较一致的认为是唯物的。至于其历史观呢?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就有分歧了。这个问题,的确不容易一下子谈清楚。如果说他的自然观是唯物的,而他的历史观却是唯心的,这样显然陷于自相矛盾;反之,如果说船山的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则在马克思以前,还不好这么说。  相似文献   

6.
7.
<正>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激烈变化的时期。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西方科学文化的东渐,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首先把进化论思想引入历史观领域的思想家,当属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他率先把"进化"、"发展"等新观念引入历史观中,突破了循环论的旧思路,提出"三世进化"说,从而确立了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依据进化史观,他描绘的"大同"理想蓝图,不再着眼于过去,而是着眼于未来,唤醒国人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沉寂多年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来又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是应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被提出来的。而这种课题一经提出,又往往是甚至必然是众说纷纭,各陈所见。一些一时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所解决了;有的则要留待后人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 奥衍蕴深的船山学,二百多年来,尽管人们不断地从中汲取教益,但又往往被视为治学的畏途。黄明同、吕锡琛两位中青年女同志,却能够潜心于船山学的研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现在,她们的努力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就是呈献于读者面前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船山历史观与史论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文化史应从何时算起,这是当前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有人提出近代中国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说,即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层次,显然是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当作近代文化史的开端.实际上,近代中国特定的文化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侵入、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以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谋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我在香港大学做过一个演讲:《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那篇演讲与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中国文化与近代科学”有密切的关系。那篇演讲的结论是: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极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因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需要有四个条件:人才、传统、决心和经济支持,而此四条件中国已基本上或即将具备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形成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那个近代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比古代传统文化更为密切.如果说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化仍有深刻影响的话,那么近代文化的影响就更深、更大.中国近代文化,是外国侵略,中国人觉醒、反抗、救亡图存的产物.尽管它有种种缺陷和弱点,但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活力,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今天回顾和反思近代文化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必然会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为改革开放提供许多有益借鉴和有力的启示.因此,重视近代文化的研究,是现实提出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文化自为是指近代中国文化主体对于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处于理性阶段。孙中山不是学者型的思想家,但他对世界文化有比较全面的看法,对中西文化的特点有深刻的理解,对中国未来如何发展有深入的思考。在清末,他与伍廷芳等人有些相似,不同点在于对待清政府的态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他与陈独秀、胡适、辜鸿铭等人的看法均有所不同。他不赞成激进的反传统主张,不赞成全面西化,在保守与发扬传统方面,也不像辜鸿铭那派人那么偏执。对于中西文化,孙中山属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派,或曰折衷派。时过八十多年,再回过头去看那些关于中西文化的论述,还是孙中山的见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正>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以趋善求治为显著特征的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其基本精神,从总体而言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以“人文主义”四个字来概括中国文化的本质特点,已成为海内外许多学者的共识。 海外有的学者还将人文主义分成内在的与外在的两种,并且认为“在西方大部分的人文主义都是外在的,然而在中国哲学中的人文主义却是内在的。”(成中英:《中国哲学的特性》,见刘小枫编《中国文化的特质》,三联书店1990年出版。)简而言之,其中国人文主义的内在性就是“认定人与终极的实在和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分歧  相似文献   

16.
李岩  郭晓阳 《理论界》2005,(11):143-144
后殖民主义理论要害是在文化、知识和精神领域里。它与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知识分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深深地影响了当代中国文化。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些中国学者开始宣扬民族主义,强调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也反映出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应超越于民族主义的文化阶级取向,采取文化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7.
王朴 《船山学刊》2001,(3):63-68
作为一种哲学异端,陆王心学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宋明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明代中后期,阳明学在哲学、思想界的影响更加广泛,几乎取代了朱子学的正统地位。迄乎明清之际,学风大变。陆王心学首先受到了王夫之、颜元等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猛烈批判;顾炎武等一批汉学家也斥陆王心学空疏无用,离经叛道,无补于世道人心。至康熙时,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禁锢,重新把程朱理学确立为思想正统,陆王心学从此式微。令人深思的是,中国历史发展到近代,沉寂了三百多年的陆王心学又出现了复苏的态…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文化失范与市民文化关系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国市民文化产生于市民阶层的成长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本土的传统精英文化的危机,西学的输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新架构的一个支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集中体现在文化失范上.近代中国市民文化的主流是争利、民主与科学.市民阶层运用进化论作为理论武器,为中国近代文化结构的转型开辟了道路.中国近代市民文化运动的结果是初步确立了市民文化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9.
长江文化的近代化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即在器物层面上进行近代化努力,在制度层面上展开近代化探求,在社会主体层面上从事近代化求索。由此形成了长江文化近代化的历史特征:(1)外发催生型;(2)同社会变迁的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3)表现出非过程性与不彻底性。长江文化的近代化对中国早期近代化有关切肯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就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论战.文化保守主义者在论战中既强调传统的生命力和文化的延续性,又确认民族文化之间的相通性.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文化保守主义的合理思想资源进行了吸收和超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论断.因此,文化保守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与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定了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