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次,马克·吐温被邀请到法国的一个城市去演讲,到达的当天,他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非常热情,不一会儿就和马克·吐温聊了起来。理发师问马克·吐温:“您不是本地人吧?”他回答:“我说过了,我还是第一次到这个美丽的城市。”理发师很高兴地告诉他:“你真走运,马克·吐温马上就要来了。他的演讲精彩极了,您晚上一定要去听吧?”他也很高兴地回答:“对,我一定要去。”理发师又问:“您已经有了入场券了吗?”他说:“不,还没有哩。”“可惜,太可惜了。”理发师替他惋惜道,“那您只能站着听了,坐票早就没有了。”马克·吐温很幽默地回答:“我与这…  相似文献   

2.
今日大寨     
在列车上,当我向邻座打听去大寨的路时,听者没有立即回答,他仔细地端详了我的眼神,才缓缓地说:“现在去那里的人不多了。”经我观察,的确,在我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是去那儿的。 说起大寨,在当今一股中年以上的人眼里和脑海里有一幅抹不掉的画面:社员在光秃秃的山上劈山开石,顶着北风,啃着像石头一样硬的窝窝头。那时,大寨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全国各地的人们,还有第三世界的朋友,不远千里前来“取经”。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研究讨论话剧剧本《屈原》时,周恩来志对剧本的修改和历史剧创作的原则详尽地表了自己的看法。讲完之后,他笑着问身边一干部:“你的意见呢?”那位干部急忙回答:“没意见,同意您说的。”周恩来听后很不高兴,严地对那位干部说:“一个共产党员,怎么可以没意见呢?遇到问题,你不思考?不懂就应该先学准备嘛。我不喜欢没意见的人。都同意我的意,那还讨论什么呢?你要学着提出不同的意见,至相反的意见。只同意别人的话,你就会变成汉了。再说呢,领导都那样聪明?都那样正确?的领导者要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这样才受到启发,才能把问题看得更全…  相似文献   

4.
王平 《金陵瞭望》2008,(20):44-44
1942年春.我党早期的领导人张浩弥留之际.向环立的毛泽东、朱德、任弼时、董必武等人提出请求:“我奋斗了20年.现在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却要走了.没有看到胜利.终生遗憾。请你们把我埋葬在杨家岭对面的桃花岭.让我天天望见党中央、毛主席。”张浩吃力地说。毛泽东听了十分感动,他转身对大家讲:“让张浩同志在桃花岭上天天监督我们吧。”  相似文献   

5.
柴野 《社区》2003,(18):31-31
在德国,询问家庭收支情况是个很忌讳的话题,好友之间也不便多问。但德国外交部官员贝伦斯先生却爽快地答应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他直言:“我在中国工作多年,很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愿意回答有关我家庭生活的一切问题。”  相似文献   

6.
绅士汤姆     
彭波 《华人时刊》2006,(9):87-88
刚到英国留学的时候,我跟汤姆是邻居,汤姆曾在北京留过学,会讲半生不熟的汉语,我们常在一块交流,英汉混杂,彼此成了一对好朋友。跟汤姆成为朋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汤姆跟我一个姓。他有个中国名字叫“彭湃”,我知道了后,问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眉头一扬,“你听说过彭定康吗?我随他姓。”我虽然对彭定康没有什么好印象,可我对“彭湃”这个革命先驱历来非常尊重,所以,对汤姆也有种特别的感觉。汤姆曾问我,他这个中国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我说,你叫的这个名字是一个革命先驱的名字,很尊贵的。他听了非常高兴,问我在中国彭湃的故事,我对他讲了,他边听边摇头,表示对彭湃的行为不理解。为了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情绪,我只好把话题岔开。他高兴了,说:“你姓彭我也姓彭,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我们是哥们,我知道你们中国人是比较讲究同族同宗的。”在谈起两国之间的区别时,他说中国人聪明,我非常自豪地微笑着,他看了,有些不高兴,说:“你们的聪明表现在内心复杂。”我让他说得具体点,他说:“有一次,我们公司从中国定了一批工作服,刚开始价格没有定下来,经过许多次谈判,最终才签定了合同,没想到,等工作服供货后才发现,这批工作服没有袖子。没法穿,公司便跟中国人交涉,可按合同,供的是衣服,上面没有说明有没有袖子。中国人没有错,你要的价格  相似文献   

7.
周燕 《社区》2004,(8):38-40
任弼时是中共“七大”五大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个。然而,被称为“人民的骆驼”的弼时同志却在新中国诞生不久英年早逝。2004年4月30日是任弼时百年诞辰,作者采访了他的大女儿任远志,听她深情地叙说了对父亲的回忆。“洋学生”和织袜女的坚贞爱情当年,爷爷的结发妻子陈氏不幸病逝。  相似文献   

8.
昨天,我正在看电视,妈妈拎回来一袋毛豆对我说“:菲菲,过来剥毛豆。”我头也没抬,回答道“:我不剥。“”为什么?”妈妈问“。因为我不喜欢吃,所以我不剥。”妈妈有点儿生气了,说“:你不喜欢,可别人喜欢吃呀!”我冲她调皮地一笑说“:那就让喜欢吃的人剥呗!”说着,我就跑到房间换了一条浅蓝色的裤子,准备出去玩一会儿。呀,不好,裤脚边有一个洞!我赶紧找妈妈“:妈妈,我的裤子破了,您给补一补吧!”妈妈回答“:不补。“”为什么?”妈妈一本正经地说“:我不喜欢浅蓝色的裤子。“”您不喜欢,可我喜欢呀!”我可怜巴巴地哀求道。妈妈也冲我一笑说“:…  相似文献   

9.
奶奶     
慧然 《社区》2005,(22):55-55
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平着放倒,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摘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以后几十年,我们很少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他妻子微微停了一下说:“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第二天,我给他打了电话。当我说出他的名字后,回答是长久的沉默。…  相似文献   

10.
陈洪 《社区》2003,(24):54-54
在某市的一个长途汽车站附近,待业女青年小刘新近承租了一个水果摊位,生意还算红火。 一天下午6点左右,小刘正在清点货款,一名中年男子慢悠悠地来到了小刘的摊前。他看看香蕉,瞧瞧橘子,不紧不慢地说:“我是民政局的干部,要去看一个老干部。香蕉、橘子我每样买8斤。不过你得快一点,我还等着赶汽车哩!”“您放心吧,一会儿就得。”小刘边回答,边飞快地挑选好香蕉和桔子,称好后交给了中年人。  相似文献   

11.
秋冬季节的早晨,我有为老公炖一碗羹汤做早餐的习惯。我从来不喜欢吃这样的东西,但老公喜欢。我常常边看着他吃,边打趣他,这是女人坐月子才吃的东西。他每次都是笑而不语,专注地享用着那一碗汤。看着他把汤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六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十点多钟了,在昔阳旅社的餐厅里,依然是灯火通明,十几名服务员正围着前来大寨参观学习的安徽省涡阳县龙山公社党委付书记老何同志,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述一个大学毕业生回乡当农民的事迹。当他们知道这个当农民的大学生也随着安徽代表团来了时,就找到他,争着和他握手,热烈地祝贺他铁心务农的革命行动,并表示昔阳人民要向他学习。年青人谦虚地回答:“是大寨人、昔阳人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我应该向你们学习。”他就是决心回乡务农的安徽大学中文系首届工农兵学员曹春雨。阳光照耀着龙山下的白杨翠绿生辉,浩荡的涡河欢快地流向前方。现在就让我们向大家报告曹春雨一年来扎根农村,阔步前进的革命事迹吧。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秘诀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从事什么职业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笔者手头却有这么两则小故事——一家建筑施工单位的董事长视察建筑工地,向三位砌墙的员工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你在干什么?”第一个员工的回答是“我在砌砖”,第二个员工的回答是“我在挣钱,养家糊口”,而第三个员工的回答却是:“我在用双手建造一件伟大的作品”。15年后,回答在砌砖的人仍然在砌着他的砖,回答挣钱养家的人当了经理,而回答用双手建造伟大作品的人却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建筑师。  相似文献   

14.
宁艳萍 《社区》2003,(19):44-44
不久以前我向一个好友打听一位很久不见的同伴,得到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好友对我说:“他忙着工作呢。他干得很好,一路高升,都快被捧上天了。”这些话让我听了很是高兴,因为我一直觉得那人是个优秀的人才,有前途,有创造力,总是不停地在工作。但下面的话却让我十分担心。朋友说:“但他和妻子之间似乎有很大的问题,他很难两者兼顾。事业上的成功似乎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要么是健康,要么是家庭。”  相似文献   

15.
柳青买醋     
柳青(1916-1978),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一次,他身穿对襟便服,手拎一个小竹篮,篮中放一个醋瓶子准备买醋。可排队的人很多,到处闹哄哄的。人们在一起说着、笑着,无拘无束地闲谈着、议论着,这些都是讨论会和采访中无法听到的最朴素最原始的细节和语言。柳青听入迷了,轮到他买东西时,竟忘了自己来商店是干什么的。于是他连忙转身对后面的人说:“哦,你们忙,你们先买吧!”他边说边退出来,又重新排到队伍后面,仔细倾听人们的闲谈。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叶圣陶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 ,他在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时代要求下 ,确立了“爱”与“美”的理想和以“个性解放”为思想主导的人生观。因而在他的作品中 ,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揭露成为最为重要的内容。茅盾曾经指出 :“冷静地谛视人生 ,客观的地 ,写实的地 ,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 ,是叶绍钧。”还说“要是有人问道 :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 ,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呢 ?我的回答是叶绍钧”1 !叶圣陶自己也说 :“我当教师 ,接触一些教育界的情形 ,我就写那些 ,中国革命逐渐发展 ,我粗浅的见到…  相似文献   

17.
贾兰坡先生住在北京西郊二里沟,他贸经工作过的中国科果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所後面的家属楼里。笔者前往拜访的那天,走到那座普普通通的红色砖楼下才发觉忘记了贾老的具体门牌。当时是上午九点半,环顾周围,静悄悄的,只有三位学者模样的人边走边专注地小声讨论著什么。只好硬著头皮打断他们了。“对不起,请问贾兰坡先生是住在这座楼吗?”“你问贾先生?啊,对对。他就住那个单元二层中间对著楼梯那个门。”回答我的那个人花白头左,戴一副黑框眼镜,看样子也有五六十岁了。不知为什么,看到他给我指路的那热情的神态,我突然想…  相似文献   

18.
01那一年,我刚刚转学到星凯中学,非语带着我在校园里熟悉环境。非语是个热情的姑娘,两个人并肩从篮球场边经过的时候,她跟我说:“林消,我介绍一哥们给你认识好不?他也姓林。”说完也不等我回答就朝着蓝球场上大喊:“林凡,林凡。”我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可爱男孩满头大汗朝我们跑过来,他的样子腼腆羞涩,一边用手背擦汗  相似文献   

19.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相似文献   

20.
宽容     
《阅读与作文》2011,(4):9-9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但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对我而言,却是要我的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