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中国2013年10月提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后,美国智库专家对亚投行给予了高度关注。智库专家首先对美国政府关于亚投行的态度和政策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意见。其次,智库专家从国际社会现有金融机构、金融秩序存在的不足、缺陷等方面分析了亚投行创立的必要性和吸引力。再次,智库专家对急需基础建设资金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对当今世界主要大国和对国际秩序、格局构成的影响均进行了分析。最后,智库专家对亚投行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挑战、风险等,以及如何建设好亚投行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宗友 《国际论坛》2011,(2):8-14,79
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不仅正在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权力格局,也对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合法性提出挑战。全球治理体系需要适时将部分治理权由西方国家向新兴大国转移。在这一治理权转移过程中,新兴大国应该协调配合,以集体身份和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重要一员,应该加强对新兴大国的外交力度,携手稳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3.
亚洲的崛起是当代的经济大事。要是亚洲最近数十年来的增长能继续下去,亚洲将结束欧洲以及随后美国对全球两个世纪的控制。中国主导的亚洲是全球经济的未来。这种未来似乎必将到来。  相似文献   

4.
《国际论坛》2021,23(3)
亚投行从倡议发起至今一直备受关注。多边开发体系的排他性是亚投行建立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因素,而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实践自信为发起亚投行奠定了基础。原有的多边开发体系在权力结构以及规范上排他性较强,无法反映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与需求,因此中国发起亚投行对原有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为了汇聚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利益,在设计上,亚投行遵循主流制度与规范,并且与主导国家以及主流制度建立了伙伴关系,增强了亚投行的国际合法性。在此基础上,亚投行将主要职能领域聚焦于发展中国家真正需要的、原有制度贡献不足的基础设施领域,在贷款融资条件与组织机制上体现出一定创新,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当地基础设施、提升当地经济水平提供了更切合其利益需求的新选项。亚投行实施的项目切实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对多边开发体系起到了一定的改革与完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球与区域阶层的权力转移:兼论中国的和平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全球与区域阶层的权力转移,认为权力转移有两种模式:自然替代型与扩张替代型.本文也指出权力的三重内涵:自然禀赋、整体产出以及制度与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球阶层,美国的这些权力要素尚未被次级力量所全面超出,中、日、俄、印、欧尚无力形成全球权力转移.在区域阶层,在欧洲和亚洲已经出现权力转移,德国和中国正在欧、亚取得地区主导权,尽管它们尚无可能根本改变全球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6.
多边开发银行在建立之初,都在《协定》中明确规定了技术援助为银行重要"职能"之一,而《亚投行协定》将技术援助作为亚投行开展业务遵循的"原则"之一。将技术援助职能"原则化"这一实质性变化,意味着亚投行技术援助对传统多边开发银行援助理念和"条件性"援助的突破,也是对技术援助"有效性"的重大改善。为此,针对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存在的"援助困境"和技术援助缺乏有效性两大问题,基于对《亚投行协定》技术援助条款的解读,为构建和完善亚投行技术援助机制提出技术援助自主性、有效性、便利化三原则和具体建议,使其援助项目具有可持续性从而助力亚洲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7.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其外交政策的基本走向是放弃单边主义,采用巧实力的外交策略,回归多边主义的框架之中,不断强化与传统盟友间的合作基础,建立起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多伙伴世界来维持其超级大国优势和全球领导地位。面对亚洲日益复杂的反恐局势和崛起的新兴大国,美国把全球战略的重心从欧洲转向了亚洲,并将置身于"行动的中心"。这将对亚洲地区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金融和欧洲主权债务两大危机不仅深度颠覆了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体系,也在根本解构着西方霸权的全球文化体系。全球文化价值坐标轴心正在东移。在这一新的地平线上,反思上个世纪呼唤东方文化自觉的后殖民文化批评的"三剑客",重新思索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未来进程,在自主输入型现代化向自主辐射型现代化模式转折点上展望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术,我们应当有新的境界和新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问题中的热点与难点,且由于其长期性、不确定性和公共问题属性而成为典型的政治议题。全球气候问题呼唤全球气候治理,以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形成了"抱团打拼"态势,群体化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这种路径选择,源自结构和进程层次。全球气候制度结构是一种松散耦合的机制复合体,对参与主体缺乏有效的规约,变革成本较高,存在多层治理和复杂决策的困境;新兴大国的主体进程,则表现为协调作用突出、基础四国松散联合主导、多群体间相互重叠,因而群体化参与全球气候政治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是由小国集团-"东盟"发起推动并主导,在"东盟"的发展进程中,其区域合作方式成为一种独特的区域合作的方式-"亚洲方式".东盟主导东亚区域合作进程的原因在于:中日之间的矛盾;东亚国家对中国的疑虑态度;日本"雁型发展模式"的失败.东亚这种小国集团主导的区域合作存在着两个结构性缺陷:难以调动大国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难以建构有效的区域安全机制.从现实来看,大国在区域合作进程中的"缺位"与"不合"是导致东亚区域合作踯躅不前的重要原因.美国、中国与日本是东亚最具影响力的三个大国,推进三个大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进程,是未来东亚区域合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竞合格局中如何克服世界经济失衡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梳理出“一带一路”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治理模式——蓝海全球化与陆路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能输出的平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进行产业对接和生产要素资源整合.从目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TPP和TTIP导致中国依托海路的“资源—加工—消费”模式的蓝海全球化受阻,而陆路全球化经过中亚和中东欧,直通欧洲,北接俄罗斯,南下海湾地区,将会形成新的全球治理格局.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策略层面,文章提出了构建大区域竞合格局、分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经济转型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重视并应对经济周期,发挥亚投行的作用,建立产融互动布局下的微观经济发展模式,搭建智库平台与政府间的高效沟通机制,以及在政策层面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产业布局等.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群体及其话语阵地 当前英国的中国学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界,其中尤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最值得瞩目.这座已有92年历史的学院目前拥有约300名教职员工,其中包括许多国际知名学者,他们有的同时在牛津、剑桥、香港等国内外高校任教,主导着英国乃至全球在亚洲研究、非洲研究和中东研究领域的话语潮流.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网络安全形势愈发严峻,网络空间规则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明显。由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相关政治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大国引领作用的局限性,网络空间规则构建进程缓慢。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面临的发展态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在治理理念、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上升态势、互联网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推动规则构建的有利条件,但在网络治理方面与美国及其盟国仍存较大差距,影响力依然有限。中国需在理念宣示、科研规划、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升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话语权,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欧洲在当代美国外交中处于战略的中心地位,亚洲则相对处于次要地位。这种"重欧轻亚"的显著特点,并不是美国外交的传统。它是随着美国实力的变化、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并正式确立于本世纪40年代后期美苏"冷战"开始之时。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美国外交战略会怎样转变将深刻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15.
约翰·达尔文的近作《后帖木儿时代:全球帝国的兴与衰》充分体现了全球史的视野与研究手法。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不仅重视帝国的互动碰撞甚于帝国内部体制分析,而且努力去"欧洲中心论"。为此,他探索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导致今日所知的全球化的全球联结的发展;欧洲及后来的西方在这一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欧亚大陆其他国家和文化面对欧洲扩张时所表现出的弹性。帖木儿之后,帝国的历史成了一个全球史。达尔文运用全球史视野来研究帝国历史,得出了四个基本结论:帝国一直是大多数有记载历史的政治组织的"默认模式",是"常态;"拒绝了把所谓"地理大发现时代"作为欧洲与欧亚大陆其他地方之间关系变化的决定性时刻;当这种变化开始发生时,其原因不应该仅仅从经济领域去寻找,而是应该从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中去探求;欧洲崛起的全部后果直到19世纪中叶才感受到,而且欧洲的主导从来就不完全。  相似文献   

16.
全球治理效果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存在内在关联,全球治理的"实效"会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的勃兴,而全球治理的"失效"则会加速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的衰落。从实践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在全球治理中面临"失效"境地,比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在全球治理中的"失效"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全球治理中逐步发挥出"实效",比如当代中国经济理论、"和谐世界"理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治理中的"实效"。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必须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全球视野转向",运用其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实践,并促进它的全球传播。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有力推动之下,亚洲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新闻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胡锦涛主席对全球各国进行了访问。中国不仅在国际新闻中频频亮相,也逐步改变了全球主流舆论对崛起大国的理解。当世界重新审视中国时,中国也在谋划新的发展前景。全球媒体的关注增强了中国主流舆论的信心,而重要人士的观念则在影响着其他人:中国的成功经验推动了亚太地区的贸易繁荣,促使该地区的经济互动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媒体话语中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变迁可概括为:转型、发展、崛起。"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贯穿始终。近年来"大国责任论""大国领导论""替代论"种种新论调亦纷纷出现。总的来看,美国媒体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多是负面的,具有较强的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和批评性。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无疑是中美主导经济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致使美国感到"威胁"和主导理念的不同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中国要"和平崛起",就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一现象,让世界读懂中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瞩目的奢侈品消费大国。而拥有庞大且年轻的新兴消费群体,是中国奢华品市场和老牌欧美市场的主要差异,同时也主导了这一“焦点”市场的未来。据罗德一份研究表示,在中国奢侈品市场,主要由“80后”组成的中国的年轻奢侈品消费群呈现5大特点:更乐观,更自我,更崇尚主流品牌,更数字,更追求购买价值。新兴数字媒体正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全球奢华品行业。对此,《国际公关》杂志记者专访了罗德公关高级副总裁、上海总经理高明先生,就如何利用新兴数字媒体开拓奢侈品市场这一话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作为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粮农治理的重要手段,粮食安全评价体系近年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各类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多边利益群体构成的协作机制均参与其中,对其进行深度剖析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治理主体制定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发现,标准制定、数据搜集和处理以及排名和分类等要素构成了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深层逻辑,并反映出现阶段的全球治理仍然由西方主导。中国在长期政策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形成了多种粮食安全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体系重点关注粮食的生产和供给,对粮食问题产生的结果关注较少,并且学术界制定的评价体系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总体而言,粮食安全评价的效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亟待确立,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话语和经验应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受到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