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13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及时了解四川省消费者对当前消费市场秩序的评价,反映消费者诉求,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开展了2013年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种类的增多,广告主面临越来越多的新选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移动智能终端)、3G通信等等,这些新传播途径正在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究怎样利用新兴媒体有效影响未来的消费者。从中国媒体产业来看,在经济下滑格局下的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增长乏力,而新媒体广告收入却保持较快增速。正如麦当劳公司主管营销的副总裁拉玛先生称:“麦当劳在电视上一掷千金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电视作为影响消费者的主导媒体地位正在发生动摇”。  相似文献   

3.
“惠”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惠,即给人或受到好处”。“惠利”则是“在利益方面给人以好处”。去。今,惠利正被一些不法奸商当作骗取消费者钱财的法宝。于是一招又一招的惠利促销法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又一个的消费者也落入了惠利的陷讲。“让利销售”不让利如果我们经常逛集贸市场,那么一定对“让利销售”这个词不会陌生。在一张又一张如海报般的大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这样几个字,而且其理由也充分得让消费者心中窃喜:“大拆迁,让利大酬宾”、“厂家直销,让利大酬宾”云云。然而多了个心眼的消费者也许会…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营销学界.大家较为一致的认同一个观念:在中国,公司品牌和形象会成为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决策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参考因素。在《品牌测量与提升——从模型到执行》一书中,通过焦点访谈的方式解读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解读元素和反应:并且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提出了,在中国市场上,公司在品牌资产中的角色尤为重要:“中国消费者把品牌与公司联系起来,很直接的”追查“品牌背后的公司”,并且存在着“先有公司,后有品牌的认知逻辑”。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一个信息不通畅的市场里,消费者往往会存在“自上而下”的认识逻辑和过程、也就是说消费者会对某一产品存在从整体到部分的判断推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日趋成熟,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开始觉醒。为了解呼盟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状况如何?在“3.15”期间,呼盟城调队在全盟范围内对410名消费者进行了“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呼盟消费者具有一定的保护意识,但仍需加强和提高。为了调查结果客观真实,此次调查采用不记姓名的方式,在随机抽取被调查者时,兼顾到年龄结构、学历状况以及职业构成等,保证了调查结果具有充分的代表性。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市场上的商品。伴随而来,生产者或经营者在生产、出售商品提供服务时…  相似文献   

6.
当商场“寸土寸金”,实体店铺变得越来越昂贵,渠道成本变得越来越难以承受之时,互联网为传统厂商们带来了更为丰富且经济的与目标消费者“多点接触”的机会;当“网上购物”不再只是一小部分潮流领先人士的尝鲜行为,而已经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时,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应势而动,树起了电子商务的大旗,把越来越多的商品搬到了网上,在互联网上开店,将激烈的消费者争夺“地面战争”演变为“地面空中双重出击”。  相似文献   

7.
零售市场的革命正在悄然进行,它并不是技术指向型的变革,而是消费者真正在领导着变革。在过去,零售行业定位的消费路径往往以“零售商”为中心,强迫将消费者的行为放入已经建立的路径模型中。可事实上,消费者并不会在零售商已经“设计好”的路线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论是“国货”还是“洋货”的产品质量、款式、功能、售后服务的不断趋于同质化,同类产品,甚至是不同类产品给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都趋于相同化,消费者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将会越来越困难.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的时候将更趋于购买知名度高、产品形象好的品牌.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吸引消费者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那么.品牌形象的建立是否与消费者的行为有关呢?本文就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希望让更多的企业能意识到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行为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的全面普及,已经让许多消费者养成了实体店试穿、网店下单的习惯。消费者在网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产品,然后去实体店中充分“体验”,如果中意,上网店、下订单、收货物,一次“完美”的购物体验就此结束。根据益普索(Ipsos)近期对全国1000名18~50岁有网购经历消费者的调研显示,整体上.23%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总是或经常会在网上看好商品,去实体店体验,然后网上下单,50%的被访者表示自己偶尔这么做。  相似文献   

10.
在京城因“打假”而名噪一时的青岛小伙王海去年来扬州“现身说法”,并应聘犯任扬州商场的“荣誉职工”和“商品质量监督员”,这是他首次在国户商场应聘。“打假英雄”王海表示,他将不定期来扬州做调查,听取消费者意见,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起王海,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就连国际上许多大通讯社也不甘落后.参与报道.使众多外国人也知道中国“王海现象”很“火”。有人甚至叫嚣花20万元悬赏金王海的人头,这犯不犯法?是目前新闻。王海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儿,记者不再赘述,只想写不为人知的内幕新闻。记者在京都采访了一人又一个新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以及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等焦点活题,近日《第一财经日报》委托全球领先的币场研究集团益普索(Ipsos)公司进行了公众调研,并在食品饮料生产商、餐饮企业、食品零售连锁店三大类食品行业中.评选出“信赖100”消费者食品安全品牌。  相似文献   

12.
导言 产品创意是衔接产品创新平台与产品概念确立的桥梁,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一个企业通常在产品的创新策略、市场定位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发展其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就其本质而言,是宽泛且战略的。具有诸如“良性”、“生动性”或“便利性”的抽象特征。一旦企业定义了自身的创新平台,就能够发掘出未满足的消费者需求,为确立具有潜在价值的产品创新理念创造机会。深入地进行消费者研究是产品创意诞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图中的景象与场面大家绝对不会陌生,消费者大量使用的购物塑料袋已经成为“白色污染”的重要源泉。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问题,国家也做出了“到今年6月份,全部商场不再提供免费的购物塑料袋”。这一措施是想通过卖给消费者塑料袋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并且倡导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厚塑料袋或环保可降解塑料袋。有偿使用塑料袋虽然能减少一定的塑料袋使用量,但还是不能彻底解决塑料袋的“白色污染”问题;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也会大量浪费各种原材料,而且生产成本也比较高;有些超市推出纸质购物袋,其实造纸也是极度污染环境的,而且纸袋不易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生活沙龙     
生意究竟怎样做?在如今市场疲软的状况下,这是摆在众多经营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位于四川北路的福德广场等商厦推出了双休日“限时特价”的销售方式,吸引了难以尽数的消费者,引起了轰动。何谓“限时特价”?简单说,即在限定的时段内,将原来正常销售的商品作特殊的价格折让。由于“限时特价”所售的商品均为消费者平时所熟识的,有不少甚至是颇受消费者喜欢的,“限时”出售时常常以五至六折,或四折让利给消费者,当然合算,对消费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由此,商家的生意火爆,营业额猛增。  相似文献   

15.
敦帅  陈强 《统计与决策》2023,(13):183-188
信任传递是推动分享经济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推动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构建了分享经济信任传递机制演化博弈模型,考察了各关键要素对策略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享平台对消费者的激励会促进分享平台提供优质服务,而寻求政府、第三方认证却会阻碍分享平台提供优质服务,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受到供给方提供优质产品和消费者信任传递的推动作用;(2)供给方对消费者的返利和供给方寻求政府、第三方认证会同时促进供给方提供优质产品,供给方提供优质产品仅受到消费者信任传递的推动作用,而分享平台的策略选择对供给方策略选择并无影响;(3)较小的供给方返利会导致血缘、地缘对消费者传递信任的“消除效应”,较大的供给方返利会导致血缘、地缘对消费者传递信任的“挤出效应”;(4)在初级阶段,分享平台和供给方多采取较高的激励和返利驱动消费者传递信任、扩大市场;在平稳化、规范化阶段,分享平台和供给方多采取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的方式驱动消费者传递信任。  相似文献   

16.
创造需求,引导消费,领导潮流,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经营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收人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愈来愈高,要求产品好中求好,新中求新。因此,企业只有成功地开发新产品,善于发现市场,才能成功地改变和创造需要,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企业家和商家要找准市场需求的切入点,除了要把眼光放在现实需求上,更须把力量集中在捕捉、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上。应主动、有意识地把新的想法和意念注入到消费者心理,如此,便可由“跟”市场变为“创”市场,把握住营销的主动权,取得最佳经营效益。 一…  相似文献   

17.
察数     
人类的祖先发明了数,之后便把人世间的善与恶、功与过、是与非,与数联系起来,记载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大则见之宇宙之无穷,小则见之毫厘之细微。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数让人见到事物的本源,让人明众理而应万事,见其本末,明其始终,知所先后。古人说“隶首作数”,隶首乃黄帝之臣,可见炎黄时代皆有教。懈经音辩》记载:“计之有多少,曰数”《诗经》“小雅”阐述数的用处,称“心焉数之”;而《礼记》又称:“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掌官常以治数,治数每事多省异也”。实际上有人便有了数,记述日常之事,制定管理国家之规…  相似文献   

18.
灵魂的蜕变──一位“上访专业户”的忏悔顺利这是发生在苏北农村的一个真实故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隐去了主人翁的真实姓名,姑且称他为C。C原是一个贫穷农民,但近年却利用上访,不仅解决了自己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而且选择了帮人上访这一稀有的“职业”,成了...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60~70年代起,“营销”成为企业/品牌影响消费者的最主要手段。“以客户为中心!”、“顾客是上帝!”、“一、顾客永远是对的;二、如果顾客真的错了,请参照第一条!”等格言成为很多企业的经营原则与营销理念(至少在书面上)。  相似文献   

20.
350亿元,这是天猫“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刚刚创下的新销售额记录。“双十一”这个曾用数字发明的非传统节日,如今,在电商的推动下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场“网购狂欢”。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场“网购狂欢”?消费者释放了多大的“消费能量”?消费者的客户体验如何?他(她)们对各大电商的广告作何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