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在社会发展合理性中,儒家追求与天道相一致的社会秩序,认为社会发展的合理性体现为社会制度是一个有“因”有“革”的损益过程,包涵了与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的内容。在他们看来,合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有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两个层次,这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关系到社会秩序、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赖以生存和维系的根基。从唯物史观的视域探讨新型集体主义价值现的历史选择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基础、“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矛盾统一体的“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与社会辩证统一关系的实践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从一诞生起,就具有复杂性,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也具有相应的复杂性特征与表现。同时,通过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分析,可以得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机制,从而演绎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的社会秩序正处于变革中,表现为社会规范体系、社会权威、价值理念等秩序要素及其联系方式的急剧变化.变革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双重转型,这种转型是社会秩序变革的一般动因在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变革中的具体实现形式;从要素和层次等方面的变化看来,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呈现为渐进式的变革方式和异常复杂性的特点,这使社会主体在建构新的社会秩序时易陷入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歌雅 《东方论坛》2010,(3):F0003-F0003
立法是国家产生后的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之一,是任何时代的国家统治阶级必须进行的行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法治国家的治理是以“良法善治”为目的的,而“良法”必须是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立法价值的法律。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加突出,因此更需要“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6.
文化转型背景下,中国乡土社会的秩序正在发生变迁,并遵循着从“差序格局”、到“文野之别”、再到国家权力下行的路径。在宏观层面上,中国乡土社会秩序在政治制度和权威关系、个体意识等方面均发生改变。民国以后,在国家权力不断渗透到基层乡村的一系列制度(保甲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中,呈现出村庄内生秩序和国家建构秩序的共存和调适的情形。本文从社会秩序的概念入手,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阐述:社会秩序在历史中的嬗变;社会转型期两种社会秩序(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过渡与并置的局面;以及试图描述文化转型进程中乡土新秩序的变迁和文化调适的图景。最后提出人类学家应对乡村社会秩序变迁应该具有的态度,即理解乡村社会秩序的变迁需要重视文化的“粘合剂”作用以及我国传统礼俗社会的人情因素。理解乡村社会问题应具有更加包容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的调解制度及运作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纠纷的“民间”调解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历史、社会和制度资源,在维系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尝试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调解制度的特征、实际运行方式以及支持该制度运行的背后的权力网络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达到对中国社会运行逻辑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历史的钥匙,是社会的枢纽。故中西社会封建城市的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仅对其市民阶级的发展成热和社会秩序、制度的孕育完善,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作用,而且对其法治文明的发轫及走向,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强宗豪族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股社会势力,它对基层社会秩序的破坏,经常成为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社会问题。在两宋王朝统治的320年中,强宗豪族势力的发展,以及它与基层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强宗豪族之不同于一般的宗族,主要由于它在社会势力、经济势力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征。它对基层社会秩序的破坏作用表现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对阶级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也就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而这一社会问题的存在,亦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分析研究中国历史上的这一社会问题,不但对认识古代社会,而且对认清现实社会的某些现象,无疑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从传播学的角度,社会可以看成是一种因为传播方式(其中以传播技术最为重要)的发展而展开并由传播方式来组织、同时为适应驾御这些传播方式而组成的某种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复杂性由传播的复杂性来决定.社会是在传播方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任何新传播技术的使用都扩大和丰富了社会的纹理.社会秩序由传播建立,社会同时又是一个信息控制系统,传播虽然受到社会的控制,但它却是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官二代"现象并非为当代社会所独有,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官二代"现象的泛滥和蔓延,有悖于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发展趋势,有悖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道德底线,有悖于社会安定团结的现实要求。对于"官二代"现象的治理,可以从工作作风、制度设计、监督机制等纬度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理论规定,不仅包含着一种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信念:现代社会既然负有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的历史使命,它也必将随着这种历史使命的终结而被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而且体现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态度:只有从社会发展、社会批判与社会革命这三个相互联系的角度,才能科学地认识现代社会是如何"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的资本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生成与发展路径,由此把资本主义的伟大文明性与其历史狭隘性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时代的必然性与作为民族社会形态的局限性区分开来,把人类物化历程在商品经济阶段的客观规律与人类制度历程在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缺陷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是具有解放意图的社会批判理论,它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根据人类生存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加以更新和发展。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把资源、生产和技术发展的无限性作为前提。这些理论前提在生态灾难和各种社会危机面前已经显露出局限性,对"进步的意识形态"或进步拜物教的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课题。经典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双重性,既肯定生产力和技术发展的解放潜能,同时也强调片面发展的破坏性和灾难性后果。但是,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后者被边缘化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当代人类的处境下,历史唯物主义需要引入灾难学视角,反思进步的限度和进步主义的局限性,把人类的自我拯救和对受难者的关怀作为自己的核心规范和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4.
近代宁波籍工商人才的崛起,是近代中国工商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从社会历史环境和群体特征诸方面分析近代宁波工商人才群体在近代中国险恶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商界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各种因素,足以肯定宁波帮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新型职业化社会工作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与原有的职业社会工作在社区参与者的广泛性、科层组织发展及其科层化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转型期,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化社会工作,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化社会工作者,对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个历史转折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社会科学、社会运动、社会事变比自然科学错综复杂,也必然随着重大社会事变的到来更新自己的形式和内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共运、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是伟大的社会事变,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及时扑捉社会需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全方位进行理论探索,扬弃传统的、甚至权威的理论话语,提出科学思想体系,把社会推向前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该结合历史事变和社会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社会必将健康有序、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共享发展”是当前中国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它在当前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价值,即具有独特的正当性。“共享发展”的正当性可以运用“人性—风险”的理论框架进行证明。自利的人性及其生成的世俗性社会使个体具有潜在的威胁。道德的软约束乏力以及法律与制度的硬约束缺位使得个体所具有的潜在威胁很容易爆发出来,进而生成让每一个个体都避免不了的整体性风险。对于整体性风险,必须通过与自利的人性不相冲突的互利的合作及其实现的普惠性增长加以解决。通过建立在自利的人性基础之上的互利的合作及其实现的普惠性增长,化解因自利的人性及其生成的世俗性社会而产生的个体的威胁及其生成的整体性风险,便是“共享发展”的正当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基本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谐社会思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新情况下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实现和谐社会思想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包括: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和"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反映人类社会几千年来追求"和谐社会"的愿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其存在浓厚的封建色彩,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谐理论对于和谐社会有着独到论述,其中有对古代"和"思想的传承和对接,更多的则是本质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鲍德里亚系统提出了"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企图对唯物史观进行"颠覆"是错误的。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鲍德里亚不懂得马克思从根本上颠覆了国民经济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幻象",从而奠定了生产和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不懂得消费与生产的现实辩证关系,片面地离开生产探讨消费的新特征,甚至主张用消费取代生产。消费异化是劳动异化的表现。技术救赎不可能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