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面对宋仕平先生这本和他本人一样朴实而庄重的新著,我如一个在广袤的北方荒野中悄然夜行的孤独的旅人突然看见远处地平线上亮起一团温暖的火光,被繁琐沉重的现实生活磨损得了无形迹的一些记忆刹那间整个复活了起来.我知道,就在那一刻,我已经通过阅读这本书而走进了人类精神进路的某一个瞬间.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片安宁、遥远的净土。我曾经多次去过那里,我的脚印就像邮票,在那一片山水间广为发行。到底是什么迷惑了我的心,使我如此心驰神往?那一种情结是难以言状的。就像爱一个人,当你用生命去追寻的时候,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那是一种身不由己的伟大而又美丽的盲目  相似文献   

3.
凡一平 《中国民族》2008,(12):88-90
这个宛如一口锅的村庄是我发现的。 我跟着摄制组,坐着车,在崎岖、蜿蜒、陡峭、刺激和危险的村级公路上爬行,去寻找一个跟我的小说描写一样的村庄。我的小说现在已经变成了剧本,马上要摄制为电影了。小说或剧本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而又盛开着木棉花的村庄。我们要找到这样的村庄。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人问我,儿时最初的愿望是什么?那么我会非常真诚地告诉他说:当一个赶马帮的赶马哥。生我养我的那个名叫邦角的景颇山寨,深藏在大山的腹地里,有一条据说是开通很早的马帮驿道穿寨而去。于是,南来北往的一队队马帮,在叮叮当当的铃声中,驮来山里人需要的盐巴、布匹,驮来山里人一年难得看上一次的电影,驮来大山以外的信息,也驮来了我童年的许多欢乐。在马铃声中,看着走在马帮前的头骡头上的红缨、红布条、小圆镜的头饰,数着一匹匹打着响鼻的骡马,我和我的伙伴们总是沉浸在不能自己的激动和幸福之中。而那些赶马哥,在我们的心目中,自然也变成了天底  相似文献   

5.
    
我从党支部书记黄国清家里出来,已经是明月当空的时候。夜,是静谧的,静得连我走路的“嚓嚓”的脚步声,都显得格外响亮。我走着,听着,而又想着,不知不觉地被这“嚓嚓”的声音带进了梦样的遐想中,眼前的这条路也渐渐地模糊起来,不再象一条公路,而变成了一条坎坷不平的崎岖小路,在这条路上,也象是走着一个人,他,长着一付高眉骨、大眼睛和一个微突的倔强嘴巴……啊!我想起来了,这是十五年前的路。在瓊崖纵队打下通什镇后的一个夜  相似文献   

6.
驼铃的诱惑     
正一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做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一串"叮咚"的悦耳声音牵引,于是,在多少个梦里与它纠缠。一天,在丝绸之路的一个小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沿的村庄里,我与这个声音不期而遇,一声叮咚,声声清脆,如清风拂过我的面庞,如清爽的雨滴洗过我干枯的灵魂,如母亲的呼唤轻轻击打着我的耳膜……瞬间,我的眼中不知何时挤满了咸湿的泪水,滴在那赤无雨滴、一点就着的沙粒上,滑过心尖上的磐石,落在圈圈纹路的湖水中,荡漾起一片莫名的清愁。这难道是我梦中的声音,由远而近,是那样清晰,清脆如管弦琴、如葫芦丝、如羌笛,是佛音、是天籁,是我听过最原始、最朴素的清音,如耳边那温柔的叮咛,是一种离别思念的情愫。  相似文献   

7.
石像的命运     
从前,山里住着一个人,他门前泥坑里有一巨大的石像,对于他来说,他只把它当作一块石头,毫不理会。一天,一个城里的学者经过他家,看到了石像,便问他能不能卖给他。山里人听了哈哈大笑,十分怀疑地说:“你要买这块又脏又臭的石头,我一直为没办法搬开它而苦恼呢!”“那我出一个银元买走它。”结果,学者只花一个银元买走了那尊石像。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向我介绍了你们访问意大利的情况。我认为你们访问意大利是件很好的事,因为正象一位同志所说的,你们在那里有自己的故乡,而这里却是你们的祖国。今晚我还听到一个完全正确的说法,即有人说生活在的里雅斯特和斯洛文尼亚沿海地区的一个意大利民族集团,它是两个地域、两个国家之间的一座桥梁。我认为这落桥梁是相当坚固的,因为这是座落在开放的边界上的一座桥梁。世界上几乎没有一条象南斯拉夫—意大利这样开放的边界。这就是说,象这里一样在民族之间和在国家之间存在着这样一座坚固的桥  相似文献   

9.
1989年5月9日,北京音乐厅。人们被那雄浑刚劲的乐曲带到茫茫的草原,感受到的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民族的崛起。那是嘎达梅林的后代,在创造新的世界时所发出的回音;那是一个历尽磨难的民族的怒吼。在场的人们无不被这新奇而又强劲的乐曲所震憾。带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这部交响乐作者的住地——北京内蒙古宾馆,开始了我的访问。永儒布,一个纯朴深沉的中年蒙古人,从他那满头早生的白发和睿智的目光中,我感到了一种历尽磨难终不悔的坚毅精神。这使我更加想了解他过去的生活经历……今年56岁的永儒布,来自嘎达梅林的故乡——科  相似文献   

10.
我常想,就算毫不润色,只是把我与《民族团结》从结识到成为朋友的经历,平平实实地摊摆出来,就是一份比较感人的材料,因为《民族团结》确实在为如我一般忠实而陌生的读者朋友们做了许许多多份内和份外的事……1987年,我读大学三年级,当时所有的文字功底就是作文,偶尔被老师在课堂上轻描谈写地表扬一下,以及在一些报刊不起眼的角落登个篇把"豆腐块".有感于当时一些人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生活情况知之甚少,便斗胆提笔写了《从少数民族服装想到的》一文,寄给了《民族团结》,当时并没有把握能在这家全国民族工作的权威杂志上发表.3个多月后,我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第9期《民族团结》,得知自己的文章发表了.我当时的心情,如一个痴情而其貌不扬的少女,突然被一个自  相似文献   

11.
易子 《民族论坛》2003,(12):41-42
我用十二分的热情在做这份工作,在坚持这个栏目,却正是因为对它没有把握,对“民族”二字信心不够,所以力图为它增加力量。所以,当看到“2003年省会各民族联谊联欢活动”邀请函上“共约2000人”参加时,我心中一边大声对自己说“你一定要参加”,一边却在打鼓。是的,正如一个朋友所说“这是一个浮光掠影的时代,一个又一个紧俏的话题,装饰着我们日益精美而木然的生活”,我生活在其中;但我来了,我一定要寻出和写出它的美来!栏目主持:易巧君  相似文献   

12.
破茧成蝶     
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观察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不过,我愿意等,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等待本身就是诗意的。当可爱的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草润泽后,便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其实,它是在做一个坚实的梦,蕴蓄着一次生命的复活。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  相似文献   

13.
刘群 《回族研究》2002,(3):62-63
2002年3月的一个下午,我见到了马丽蓉送我的新著——《踩在几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封面上隐约闪现的黄土高原,一边被染成了深青色,一边则是略带灰白的苍茫,直觉告诉我,这似乎是在暗示着此书颇具有内涵深重而不失灵动之风的。它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读大学时的1993年,那时当我第一次阅读完张承志的《心灵史》时,我感受到一种近乎终结的力量,我发觉,文学走上信仰的那一瞬,就已经不存在了,剩下了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书页。  相似文献   

14.
韩晗 《民族论坛》2006,(6):49-49
如果让我谈《大国小城》,我更愿意从整本书的成书过程去进行,因为经历了两年的行走,的确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看到了不少的风物,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次行走,就是一种“异地反思”的过程。(一)对于民族地区古镇首次感兴趣是在2004年5月,当时新华集团邀请我去桂林参加书市。这是我首次去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旅游。刘三姐的歌声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异域文化的冲击。这是和我从小到大所接触的中原文化截然不同的一种文化氛围,有随性而发的歌声,有异彩纷呈的景色……正如克罗齐所说,美往往能激发一种创作冲动,就在从桂林返回成都的飞机上,我灵感来袭…  相似文献   

15.
我生长在北京,父亲是青海的蒙古族,母亲是北京的满族。上学以后我才知道,按中国的传统习俗,我随了父亲的族别蒙古族,属于蒙满混血儿。后来,我利用假期,跟随父辈去了属于我的老家但却从来没去过的青海。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世界,期间亲历了许许多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人和事。这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城市与乡村、内地与边疆、大都市与贫穷落后的高原之间的差别,透过独特的民俗民风,更多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文化的差异。我怀着好奇的心理,完全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观察着自己祖上、亲戚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巨大的支援     
我是一个火车司机,几乎每天都跑在从祖国内地通往新疆的兰新路上。虽然我跑这条线已经很久了,但是我每次踏上机车,心情还是很激动。这倒不仅是因为党把我从一个放羊娃培养成了一个火车司机,我觉得,这条铁路就象是一条大动脉,不断地从内地往新疆输送生产建设需要的物资器材。  相似文献   

17.
距离     
年少的印象中,只有花开没有花谢.记得清晨绽开的第一朵鲜花,蘸着露,反映着阳光的七彩斑斓,总使我情不自禁地将鼻子深深地埋入花蕊中,而后,那朵花便会别在我的衣襟上,心中的喜悦为此而盈满……一、曾有过许多梦,美丽而缥渺一度觉得自己不是个凡夫俗子,一度觉得自己很是与众不同.于是,在未来的设计中,为自己绘就了一幅蓝图. 曾有一个幼稚纯真的梦.源于看了台湾作家的几部书,为其中凄美哀怨的故事所动,便想,将来会有那么一天,自己坐在一个温馨的室内,也写那些凄美哀怨的故事……这梦强烈而诱惑,使我为之神魂颠倒.告诉了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乡--湖南湘西,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 她就像一个藏在深闺的少女,因为山高路远,没人发现她的美丽,但却因此保持了一份原始的纯真.  相似文献   

19.
这里所说的“老大哥”是指汉族老大哥。五十年代,少数民族把汉族同志亲热地称呼为“汉族老大哥”;而汉族同志则称少数民族为“兄弟民族”。想起那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那种兄弟之情,心头就难以平平静。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少数民族山区。记得刚解放那年,一队解放军驻在咱村里。一天,我好奇地走近部队驻地,偷看这些新来的客人吃饭。只见他们当中一个最年轻的象是发现了我,向我招手微笑。我怯生生地挪动步子·"…突然一声呼救:"村里失火了!"战士们撂下饭碗,冲向村里,消  相似文献   

20.
猴女子     
我是一个猴女子吗?这怕不会错,因为这是外婆的话。 我说不清猴女子是什么意思,外婆也未必,这是一句方言。方言就是这样,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想想外婆叫我猴女子时的情形,我大体上意会了哪种女子叫作猴女子。 小时我太野。我想起,我淘气的程度,胜过了一块与我玩耍的任何一个男孩或女孩。而我们一起做出的那些荒诞不经的事,有许多缘于我的策划。那应该叫做鬼点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