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客观理性向交往理性的嬗变——论哈贝马斯对法兰克福学派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主要的理论家,哈贝马斯重建了理性概念,他试图通过对交往理性的诉求,把理论理性、道德实践观以及审美判断统一起来.生活世界是理论理性、道德实践观以及审美判断三者有效统一的背景,发生在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则是三者有效统一的中介.哈贝马斯使法兰克福学派从客观理性向交往理性的范式转型,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从范式演进的角度回顾了20世纪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进程,概括了不同历史阶段学术主导范式的更替,勾画了从进化论范式的勃兴、到进化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范式并存、再到历史唯物论的范式独擅和今天重建范式的基本线索。同时特别指出,对科学理性作为真理或作为方法的两种不同理解,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范式的形成、学术的发展道路和科学理性自身的遭际。论文还在这一长时段的视野中,对新时期以来的“方法热”、“国学热”、“人文精神”讨论、自由主义思潮和百年学术史研究等现象作了简要评估。 相似文献
4.
建构理性承认人类理性能力的至上性,认为人可以明智地运用理性,设计并改造不合时宜的制度,为人类社会发展指路。演进理性认为人类理性并不完全,各种现存制度与秩序,如法律、道德、惯例、习俗等等,都不是理性预先设计之物,而是以一种累积性发展的方式逐渐形成的。只有依据这一累积性发展的框架并在此框架内,人的理性才能得到发展并成功发挥作用。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证明,演进理性与建构理性的分野在逐步消融,融合趋势日益鲜明。现代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其赖以建立分析框架的基础,已经从对理性不加限制的建构式理性逐步进化到受认知、习俗、惯例等多种因素制约的演进式理性,演进理性正在融入主流经济学并成为其分析范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黎玉琴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4):36-41
本文认为,理论哲学范式的理性观念没有对自由在实际社会过程中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给出合理的说明,反而可能走向自由的对立面,现代哲学对自由的非理性的诉求则在某种程度上取消了这一问题,只有在实践哲学范式中确立起来的交往理性才给出了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文艺学所进行的转型是一场范式革命。范式既是科学理论的推进器 ,又是某一科学理论论证的起点和终点 ,每一新的范式都含有为学科提出的新的理论、方法、标准与研究模式。目前中国文艺学面临的严重危机已成为新的文艺学诞生和形成的前奏 ,文艺学新范式的成熟是一个过程 ,克服危机与解答现存的问题是同步的。要言之 ,目前的危机主要体现为八个问题 ,即终结论、取代论、过时论、边界论、滞后论、数字鸿沟、评估关系化及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克服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和文艺实际的倾向 ,去研究和回答文艺学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理性与法律是法律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理性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缘于对理性的片面理解.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与哈耶克的演进理性及其法律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理性的内涵,从而推动中国法治事业更为良性和顺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博弈逻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逻辑学的新分支.理性人假设,即所有的参与人都是理性的,是博弈逻辑的基本假定,然而理性人假设在现实中遇到了挑战.文章对理性人假设面临的困境,包括完全理性假设的困境、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夯实博弈逻辑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刑事推定的逻辑与司法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推定是在案件部分事实不能证明的情况下,依据逻辑关系或者司法理性,确定待证事实为真的过程。推定不是证明,但是,它是以控方的证明和辩方的证伪为基础的。从本质上看,推定不仅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还是逻辑思维与司法理性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刑事推定是在案件部分事实不能证明的情况下,依据逻辑关系或者司法理性,确定待证事实为真的过程.推定不是证明,但是,它是以控方的证明和辩方的证伪为基础的.从本质上看,推定不仅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还是逻辑思维与司法理性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带领全体人民历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在这一伟大转变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原因是多方面的,廉政治理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廉政治理方式,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人民主体地位、中华优秀传统社会文化的底蕴等因素决定的。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做到正确审视党内出现的不纯之念、不正之风与不端之行,对不同发展时期出现的各种腐败之风作出圆满解决,在实践中不断提出廉政建设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廉政治理,自觉坚持、创新和深化廉政建设使然,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永葆党执政为民的初心和筑牢自身廉洁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张峰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7
在不断演变的政治文化背景下 ,西汉经学经历了逐步抬头、正式确立和空前发展并盛极而衰的三个时期。与此相应 ,西汉的文学思想也随着经学进程的不同状态而发展变化。总的趋向是认为文学是政治教化的组成部分 ,以经学为中心 ,受经学支配。尽管后期“文学性”特质比前中期更加突出 ,但也没有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 相似文献
14.
逻辑哲学的新近发展对一种逻辑或多种逻辑、一般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与数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新研究,将逻辑学作为一种动态的和开放的体系来看待.逻辑哲学发展的新动态对中国逻辑研究拓展逻辑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特别是拓展研究范围,将中国数学中的逻辑思想纳入到中国逻辑中来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演化思想与中国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根良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58-66
从科学新范式的角度来看,演化经济学与中国古代演化思想之间在深层结构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周易》是一部关于变易和创造性的著作,变化日新是其思想精髓,这无异于演化经济学研究纲领之硬核的新奇创生。中国古代演化思想在哲学基础上不仅与演化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共同性,而且还可能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在西方演化经济学引入到中国后,通过对中国古代演化思想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我们就有可能创造出中国的演化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基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构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并以新疆为例,运用指标体系测评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最后基于测算结果提出加快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清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09-114
基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而形成的不同逻辑传统 ,既有共同性 ,又有特殊性。因此 ,两种逻辑的比较研究只有建基于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之上 ,才能对它们的异同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说明。墨家逻辑依托于先秦文化 ,亚里士多德逻辑依托于古希腊文化。两种文化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不同文化的特征和需求 ,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逻辑。两种逻辑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目的与任务不同 ,逻辑特征不同 ,主导的推理类型不同 ,推理成分的分析不同 ,后续发展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18.
用逻辑的观念审视中国逻辑研究——兼论逻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锦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4):36-45
中国逻辑研究作为逻辑学的分支领域是从中国近代开始的。其后,一直到今天,中国逻辑研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领域。逻辑观念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出现了从文化意义到哲学意义以及向逻辑意义回归的多重意义演变,这种演变在整体上直接影响了中国逻辑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模式。逻辑以证明为研究对象,中国逻辑史的对象是关于中国思想史中与证明有关的思想学说的研究。中国逻辑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逻辑解读、文化解读、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左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06-113
与归纳逻辑类似,演绎逻辑也面临着合理性问题。演绎逻辑的辩护问题是逻辑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人们不能用归纳逻辑为演绎做辩护,用演绎逻辑为演绎做辩护也将导致失败。以往的演绎辩护,除了导致循环论证之外,还另有失败原因。在元语言中为对象语言的理论做辩护,这将导致无限的后退,最终也跳不出语言的范围。演绎逻辑是人们发明出来的推理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严格按照规则进行的游戏,人们对它无法做出本体论或认识论的辩护。 相似文献
20.
董金权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2,4(4):33-34
由诸多方法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是一个整体系统,而这一系统间的各层次、各要素间最本质、最普遍的属性联系是一种层次间两种要素的辩证逻辑关系,认识这一种辩证逻辑关系,我们在处理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时,就不会存在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才会走上科学化道路,本文例举其四,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