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藏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但有关西藏经济的专门著作,却不很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李竹青副教授的《西藏经济的发展与对策》一书公开出版,感到特别欣慰。李竹青的这部著作,是我国民族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民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它是民族学与经济学的中介科学。其研究对象,在目前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特定范围的经济问题,包括其中的理论和各种  相似文献   

2.
这里,专门谈一谈民族学对当代现实的研究问题是很有必要的。造成最大困难的,正是民族学科学的这一部分。这与确定它的对象范围有关,特别是涉及到研究当代工业发达国家的各民族。对这些民族来说,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生活各方面日益强烈的族际化,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习俗方面。有关的考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这个特点的研究。与此同时,对方法论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民族学研究现实方面经验的积累,不可避免地提出与确定这一研究的特  相似文献   

3.
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问题是近几年来民族理论界十分重视的问题,它主要包括学科的地位、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学科体系的建构以及学科的研究重点等问题.下面,我将1987年以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一下,供民族理论界的同行参考. 一、关于学科地位问题的研究民族理论是不是独立的学科?这在学术界有着明显的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民族理论是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许多读者对民族风俗习惯很感兴趣,有些读者还喜欢研究它。我们知道,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表现,它包括一个民族的习俗、风尚、喜好、禁忌、节日、庆典和礼仪等。风俗习惯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民族学虽然也研究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但由于民族史和民族理论等学科立研究工作的开展,民族历史和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问题已经主要不是民族学的研究领域了。而民族的现状,包括民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古籍(简称民族古籍)是一门新兴学科,其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它包括历史、哲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军事、天文、地理、历算、医药、建筑等。民族古籍内容包罗万象,记载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历史、文化,描述了各民族人民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关系和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研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设计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研究方案,包括问题的提出、基本概念界定、研究目的和意义、理论依据、分析框架等,这为如何衡量和实现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 民族报道就是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及民族问题的新闻报道,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边防的巩固。新时期,加强民族报道可以极大地推动民族现代化(包括少数民族现代化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由我国世界民族研究学界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学科带头人葛公尚同志主编的《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一书,已于2006年9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聚合了国内十多位学者数年辛勤耕耘的精髓,反映了我国学者在国际政治视角下研究跨界民族问题的最新成果。该书包括“理论篇”、“世界篇”和“中国篇”三大部分。“理论篇”对有关跨界民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诸如“跨界民族”的界定和分类、跨界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跨界民族与地缘政治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世界篇”对当代世界近20个跨界民族热…  相似文献   

9.
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理论建设相对薄弱。本文针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认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 ,它既包括与民族实体相关的人文现象 ,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部门研究和综合研究三个方面 ;民族历史地理学应视为一门新兴学科 ;在方法论方面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应遵循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和动态过程性原则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则可兼采并用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民族众多,民族构成复杂,民族关系始终贯穿于其治国理念发展的始终,亦深刻影响着其民族关系之建构.马来西亚政府采取灵活多样、理性务实的治国理念,制定了旨在发展民族经济、缓和民族矛盾、协调民族关系和避免民族零和博弈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能够根据情势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与改进.事实证明,这有效地促进了马来西亚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及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转,但亦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1.
正如民族问题领域内一些事件的发展所证明的那样,我国社会科学武库中现有的理论观念、构想和概念暂时还不仅不能成为制订和通过政治决定过程中有效的定向标记,而且也不能完全相符地描述国内的民族情势。没有前兆的、雪崩般发生和加剧的民族冲突的危机,是直接与关于民族的本质和各民族相互作用机制理论观念的危机相联系的。我们无意于建立民族问题的新概念,只试图在无矛盾的模式范围内评价影响国内民族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民族偏见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民族偏见研究的起源;有关民族偏见的定义及民族偏见所包括的三个成分:认知的--刻板印象、情绪情感的--情绪或情感强度、行为的--歧视;重点介绍并评价了国外有关民族偏见的理论及国内外民族偏见研究的现状:包括民族或种族偏见最新研究趋势及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的关系;最后对我国偏见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的民族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学,作为以民族或人们共同体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门学科,它的研究范围是广泛而深入的。广在从古至今,只要有人们共同体的存在,就有它的研究科目;纵横全球,只要有民族,就是它的研究内容。深在每一个民族,无论她多么强大还是多么弱小,她的起源、发展、特点、语言、经济、文化……以至于各自的生活习惯,都需要研究。当今世界有两千多个民族存在,只我国就有五十多个民族,而民族的产生渊源可追溯到人类和人类社会出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权力研究是政治人类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政治人类学探讨权力的产生、运作以及权力与利益、话语之间的关系,本文梳理了西方社会有关权力研究的流派,政治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对人类学权力研究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5.
《孟加拉国政治发展与民族问题研究(1971-2009年)》一书以南亚孟加拉国的政治发展和民族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全书史料详实、体例严谨、视角独特、具有现实借鉴性,是了解和研究孟加拉国独立以来政治发展和民族问题值得存阅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地区地理范围与民族地区基本重叠,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西部大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与民族有关的事宜必将存在于开发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开发的始终,这是西部开发的重要特点。中央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已经指明了西部开发的方向,但具体实施却刚刚起步。西部开发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范围广泛,相关问题庞杂,背景条件独特,结果影响巨大。如何把握它的历史背景和实现条件,如何认识它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如何乎衡方方面面和利弊得失,如何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治与共治:对西方古典民族政治理论的宪政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方古典民族政治理论与西方单一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有关 ,它是西方殖民时代后期的产物 ,其理论基础源自于古希腊、罗马以来西方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 ,属于公民政治的范畴。从宪政的角度来讲 ,现代西方宪政理论也是在“公民政治”和“公民权利惟一”的理念上建构起来的 ,在其进行国家政治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将民族关系作为宪政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加以考虑。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宪政理论上往往疏于研究。本文旨在从民族共治理论出发 ,揭示西方宪政理论中存在的误区和片面性 ,进而指出民族共治理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民族政治问题 ,而且也应当是多民族国家宪政的基本原则和相应的制度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反映了毛泽东思想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革命家们有关民族、民族问题的理论、思想;从狭义上讲,仅指毛泽东本人的有关思想和论述。下面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一、毛泽东民族理论研究(一)、关于毛泽东民族及其消亡理论的研究关于民族主体的理论。金炳镐教授认为,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民族主体的理论,也就是工农等人民群众是民族的主体的理论。毛泽东指出民族“…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在研究民族理论所涉及的广泛课题中,有关民族自我意识的问题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对它的理解主要是:意识到属于某个民族的问题。怎样分别看待这些问题,“民族自我意识”的真正内含是什么,在确定一般民族的含义以及它的各种形式(其中包括现代民族)的含义时,民族自我意识能起怎样独特的作用,迄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为了弄清这  相似文献   

20.
马廷中 《民族学刊》2021,12(8):79-84, 128
中国民族史主要研究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历史和民族关系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各民族来看,它既包括在历史上产生,并已经在历史上消亡的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柔然、契丹等;同时,也包括在历史上产生,并延续到现在的民族,这就是我们现在的55个少数民族。从民族关系来看,它既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包括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如藏族与蒙古族的关系、满族与蒙古族的关系、维吾尔族与回族的关系等等。在这众多内容中,各民族政权实行的民族政策是其基本的内容。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涉及到以上相关部分的很多内容,要将民族政策弄清楚,首先就要去研究相关内容。民族政策本身又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政策的执行、民族政策的评估和民族政策的调整与终结等。民族政策的制定主要包括:民族政策的决策者与决策对象、民族政策的决策信息、民族政策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和民族政策的决策结果等四个部分。本文主要运用民族政策理论,从这四个方面对历代中央王朝民族政策的制定进行介绍,进而从一个侧面说明各民族政权实行的民族政策是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