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道德教育出发,在社会心理、道德现实、法制建设与教育自身几个方面,探讨了今天道德教育的制约性,从四个结合的途径分析了道德教育应该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是解读道德教育的两种不同维度.基于教育视野的道德教育,以教育为逻辑起点,其思考的主题是怎样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道德,追求的是道德教育的“教育”道德性,以道德是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为评价标准.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以道德为逻辑起点,其思考的主题是怎样的道德才能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追求的是道德教育的“道德”道德性,以道德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生活为评价标准.将道德教育同时置于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之下,可以让道德教育获得教育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双重支撑,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到来开辟了人们生活新的空间,也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发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本文根据对网络文化传播特点的分析,提出利用网络植入的方法,开展针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网络辅助教育,建立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培育新一代有道德、心理与行为健康的网民。  相似文献   

4.
我国积极推行道德教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效果却不甚理想。本文在审视其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症结所在,指出道德教育不振的主因乃是道德教育的政治性泛化———道德教育中强制的浪潮和工具理性的弥漫,澄清道德教育与政治性泛化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之间的异同,剥除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和工具性外壳,揭示其合理内核,复归其本体价值,以重建我们的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突出其教育的重点内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重点突出以“四信”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以和谐个性为目标的心理教育,以便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素质人才 ,应从心理道德教育入手 ,从“要学、会学”教育入手 ,从生存教育入手 ,从创造教育入手 ,从综合能力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7.
要教育,不要灌输,这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灌输与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分别表现在道德教育的意图、内容、方法上.封闭与开放、非理性与理性、强制与自由构成了灌输与教育的三对矛盾.在意图方面,主张灌输的道德教育是封闭、僵化的,而“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则是开放、发展的.在内容方面,从历时性上看,非理性的灌输在道德教育中一直存在并持续产生影响;从共时性上看,理性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在方法方面,从语义学上看,灌输违背道德和教育的本质;从教育目标看,道德教育中的灌输抹杀人的尊严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试论道德教育中的“心理体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心理学的维度揭示良好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性,对优化道德教育意义重大。“心理体认”是个体自觉规范道德行为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础。心理体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策略是:以道德认知为根基,以规范认同为中介,以情感体验为动力,以实践体悟为关键,以人格教育为灵魂,着力建构一个知、情、行合一的德育内在调节机制和动力整合系统,把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自觉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作为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和韩国两国的道德教育在儒家伦理道德教育、国家意识培育及立体的德育网络建立方面具有共性,但也存在不同之处。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具有兼容性、世界性、法制性特征;韩国道德教育具有体系化、专业化、政治化特色。通过对新加坡和韩国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对我国道德教育有益的理性思考:我国道德教育应正确处理东西方文化,吸取儒家文化之精华,不断充实完善道德教育的内容;强化国家意识教育,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实现道德教育途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事实与价值:道德教育悖论及消解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解决道德教育的低效性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目前,理论界对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道德之外的因素如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重点以及教育方式方法、手段载体、运行机制等方面寻找对策。提出了诸多道德教育模式,如主体性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等。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对道德教育规律的认识,但还是没有实现既定的目的。本文拟通过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悖论问题的探析,为解决道德教育低效性难题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陶虹  蒋文能 《学术论坛》2007,(10):192-194
道德教育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在道德教育接受的过程中,心理总是在发生变化,以至于影响道德教育的接受效果.因此,文章从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心理入手,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心理障碍;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心理问题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本身是需要德性的,道德教育更应当是"道德的教育"。现实中不少所谓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缺德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出"精神胜利法"指导下教育自身的道德危机。"斯德哥尔摩症"是形成缺德教育的重要心理机制,它直接导致了教育的被动、消极和软弱,导致了教育主体人格的丧失和创造力的枯竭。"文化革新"要求在"异质的平等观"的指导下实行差别对待,从而为教育自身提供一种"合法性"的依据,并为教育活动实现道德上的"超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家安  张旭 《学术论坛》2004,(3):171-174
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全面发展.道德教育历来是中国学校教育中被十分看重的方面,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近十几年才逐渐被人们关注的.文章分析了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矛盾"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存在价值错位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既给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又带来了思想认知、心理、行为方面的负面影响。对此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文章分别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个教育渠道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思想教育的原则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教育相对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先导地位。把握思想教育不同于这些教育的原则和途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的必需。新形势下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武装人,坚持把思想教育与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坚持正确思想导向与发扬民主相结合;从思想教育的途径看可从更新思想观念和普及训练科学思想方法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品格形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究竟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形成的,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围绕杜威的道德教育论,特别是有关道德行为主体的心理侧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建富 《理论界》2010,(4):181-182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导师等教育主体都应该在各自的范围内加大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力度。作为高校中具有特殊身份的辅导员,应该也能够利用自身特有的优势,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道德和道德教育遭受的劫难已经过去了。可是,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学著作中至今还隐姓埋名,在教育实践中又往往有名无实,其原因之一是道德概念运用上的混乱至今没有结束。现在当德育同时使用的概念有:“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发展困境。分析其成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解决大学生道德教育困难,需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培育主体精神和意识,进行经济伦理教育,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并要创设优良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不断提升大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儒家的伦理规范曾经是日本封建统治阶级进行国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工具。1868———1879年,明治资产阶级政权在国民道德教育中排斥了儒学,却难以实现对国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初衷。1880———1890年,儒学进入了国民道德教育领域,继之被改造成能与国家主义思想进行合作的儒学,进而通过《教育敕语》确立了近代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统一方针。儒学具有完整的道德信条,其丰富的理论概念又对国家主义、神国和皇国观念作出了系统的说明,所以它在国民道德教育的统一方针中享有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