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藏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纪念导师李有义九十诞辰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勒 《中国藏学》2003,(2):15-19
对于中国藏学研究的理论思考一直是中国藏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藏学是由历史、语言、宗教、政治、艺术等各种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它不仅需要藏语文基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而且必须为现实服务,即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服务,为西藏及其他藏区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藏学研究的理论思考一直是中国藏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藏学是由历史、语言、宗教、政治、艺术等各种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它不仅需要藏语文基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 ,而且必须为现实服务 ,即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服务 ,为西藏及其他藏区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张云 《中国藏学》2023,(2):178-188+220
陈庆英先生是著名的藏学家,在藏族历史、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研究,以及藏文历史文献翻译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陈庆英先生的藏学研究成果加以分析研究,既是对他去世的一种深切缅怀,也是对他丰厚研究成就的继承发扬,还会对中国藏学事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从藏族历史、藏传佛教、民族关系史等方面梳理了陈庆英先生的代表性著作,在此基础上对其治学路径方法及经验启示进行了初步总结。先生始终坚守中国藏学研究事业的崇高使命,服务国家和人民,有追求、有担当,尊师重道,提携后学,为中国藏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藏学是一门以中国为故乡的国际"显学",国史学则是以新中国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科.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研究当代西藏问题需要藏学与国史学的交叉和跨学科研究.沿着这一学术理路,我以"当代中国的西藏"为研究领域,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为主线和重点,将当代西藏研究贯通于国史学中,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1949年前国内藏学研究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学文献资料研究方面的文章,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几乎是个空白。辛亥革命以后,随着西方新文化、新思潮的传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学术界也逐渐开始重视对文献资料方面科学的整理和研究。作为边疆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藏学研究领域,文献资料的研究也受到了学术界一定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从1911年到1941年间,藏学方面的书评、资料研究、目录编制等方面的文章共约发表60篇左右。藏学文献资料整理或研究方面印刷成册的同期著述不易多见,其中吴丰培和丁实存先生的成果最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李学竹  筱洲 《中国藏学》2011,(1):176-178
2010年10月21日上午,中日学者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了首届中日学者藏学论坛。来自日本龙谷大学、东京大学,德国汉堡大学以及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近20位学者参加了论坛。与会的6位学者作了主旨发言,其中3位日本学者的发言内容涉及藏文翻译特征研究、日本涉藏史研究,3位中国学者的发言内容涉及藏传佛教研究、藏汉艺术交流研究。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中国藏学研究的历史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空前兴旺,研究队伍迅速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涌现了一批运用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并以新资料为主要依据的新著。与此同时,藏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繁荣,藏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应是当前藏学界迫切的课题之一。诸如藏学的研究对象、范畴、性质、任务的界定,藏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藏学的历史分期问题,历史研究与现状研究的比重协调,藏学与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关系,都有必要深入研究,开展讨论,各抒已见,求大同存小异,提高认识,用以指导实践。本刊选发桂华的文章,以期引起藏学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尚祈惠赐大作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8.
支那内学院是民国时期佛学界的重镇,不仅培养出了一大批顶尖的学者,也在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受人瞩目的成就。支那内学院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认识到了梵藏之学的重要性,并且取得了国内藏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得益于藏学研究之开展,支那内学院在因明学研究中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为绝学之复兴打下了基础。本文谨就支那内学院在藏学与因明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9.
中国藏学的历史尚短,藏学领域各分支学科内部的结构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确定,藏学这门学科的理论、方法术语等也尚未明确。然而,随着一个学科的不断发展,学科体系必须得到逐步完善,否则难以规范并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藏学学科内部结构的合理调整、各分支学科内部的良性组合及其相互关系、传统学科的继承和新兴学科的开创、不同学科的交叉、藏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等,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藏学的草创时期,随着西方各门新兴学科的引入,藏学研究逐渐突破了传统体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西夏学研究中藏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夏与藏族的特殊关系 ,在藏文文献中也保留了许多有关西夏的资料 ,但由于藏文文献的不易见到和藏文文字的障碍。随着藏学的发展和汉译藏文史籍的不断出版 ,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文献在西夏学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发表了一些相当有份量的文章 ,涉及到党项族的起源、西夏的建国及其灭亡、西夏的遗民等问题 ,从而为西夏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对藏文文献在西夏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介绍了一批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好客中国     
好客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礼仪,塑造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品牌,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路径。立足于旅游语境,从国家形象的关系概念角度解读好客中国概念及内涵,提出建立由社会伦理义务和商业利益共同驱动的"好客模式",并基于旅游吸引物系统观分析好客中国要素构成及其功能,进而阐明好客中国符号构建思想和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12.
13.
费孝通先生的<美国与美国人>以"访外杂写"的方式记录了他1943年访美期间对美国的印象.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个中国人类学家描写的美国.显然,这个人类学家既不是那个"怀着对野蛮民族好奇心"的人类学家,也不是那个"接受殖民主义资助并为统治服务"的人类学家,更不是那个"试图在原始民族那里挖掘批判当今西方世界的素材"的人类学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中国的族群研究领域用英文发表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而且这一趋势很可能还在加速,<亚洲族群>(Asian Ethnicity)杂志就是其中有贡献者之一.这些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出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学者之手.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缘于相关的中文研究成果及绝大部分学者和调查人员都隶属于中国大陆的研究机构,他们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和民族志的撰写.直到最近几十年前,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在西方国家接受过学术训练.  相似文献   

15.
农民的终结     
都市化的发展,使现代的农民已经不仅仅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来生活,农民的策略再次强调了资本的积累.人类学家的实地调查报告表明了农村和城市的界线正在模糊化,许多生活在农村的农民积极从事工业、商业等活动.他们正大批地从土地上离去.  相似文献   

16.
17.
国民政府完成全国统一后,对西北的建设颇为重视。当时出现了许多开发西北的可贵思想,今天看来,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人类学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急速发展的现实充当了中国旅游人类学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旅游人类学在国外四十多年的成长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借鉴.中国旅游人类学在这双重合力的推动下,学术活动频繁、专业刊物搭建平台、基金资助力度加大、学科建设初见成效.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真实性理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显著.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既需要深入发掘人类学本身的理论和方法优势,也还要扎根中国现实.  相似文献   

19.
广西民族学院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体现,她使一大批本来无法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子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培养了大批可贵的专业人才.广西民族学院是广西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经过五十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长成为一所省内外令人瞩目、在东南亚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中国民俗学会"艰难、曲折的创建过程,寄希望于新一代民俗学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