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对毛泽东认识的思维经历了从个人崇拜到理性审视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中,个人崇拜逐渐涌现,文化大革命更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推向顶峰。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提供了依据。随后,基于理性的反思,社会各界进行了纪念活动以表达对毛泽东的崇敬。从个人崇拜到理性审视,反对神化毛泽东和妖魔化毛泽东这两种倾向成为评价毛泽东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2.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所谓"秘密报告",虽有值得肯定的积极方面,但也存在诸多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公正评价;对苏共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党内斗争的性质作了错误的判断;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错误产生的根源缺乏科学分析;未能找到根除个人崇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赫鲁晓夫在执政时期(1953~1964年),为了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中,有些措施因取得了较大成功而延续下来,有些则随着其下台而夭折。认真总结和吸取他在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当前的改革很有借鉴意义。为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众所周知,在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盛行,冤狱遍地,人民民主权利遭到践踏,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声誉和苏联建设事业。赫鲁晓夫执政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在政治领域中破除个人崇拜,大力平反冤假错案,为即将进行的改革扫清思想障碍,创造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对个人崇拜的批判,实际上在斯大林死  相似文献   

4.
宋黎明 《兰州学刊》2006,(9):125-127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首先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消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斗争。赫鲁晓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开创了苏联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恢复和健全法制,加强党政民主制度建设,改革干部制度并首次提出了干部任期制的思想。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对传统执政方式的冲击,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赫鲁晓夫未能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框架,没有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体制性根源,无法根除由此产生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5.
李华 《阴山学刊》2007,20(5):69-72
个人崇拜之风曾于苏联长期盛行,几乎弥漫了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勃列日涅夫执政的近半个世纪时间。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首先,俄国历来崇尚皇权;其次,领导人长期实行集权统治;第三,干部任用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第四,政治高压运动不断;最后,领导人的虚荣心使然。个人崇拜现象的消除,既要不断提高大众的文化思想水平,也要积极地从政治体制的改革入手,使得领袖个人权力受到应有的监督与制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更是全人类理论发展的瑰宝。从马克思等人创建基本理论伊始,各学者就对如何定义该理论进行了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突出了马克思的个人贡献,更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的努力和成就,也能够消除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且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文史哲》1956,(6)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总结了国际关系和国内建设的新经验,作出了关於坚定地执行列宁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各国可以和平共虚的政策、发展苏维埃的民主制度、贯徹遵守党的集体领导的原则、批判党内的缺点、规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六个五年计划等等一系列的重大决定。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在苏共二个次代表大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十次代表大会非常尖锐地揭露了个人崇拜的流行,这种现象曾经在一个长时间内的苏联生活中,造成了许多工作上的错误和不良的后果。苏联共产党对於自己有过的错误所进行的这一个勇敢的自我批评,表现了党内生活的高度原则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发生的中苏分歧与论战,不仅是中国当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国际共运和世界政治史上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当时,两国由最亲密的同志和盟友,演变成势不两立的对头,最后发展到兵戎相见,不仅影响到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新组合,而且直接影响到中国当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因此,研究这一问题,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中苏分歧与论战的简要过程 中苏两党之间的分歧与论战起自1956年2月苏共20大,截至1964年11月21日,《红旗》杂志发表《赫鲁晓夫是怎样下台的》社论。其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苏双方分歧产生但尚未公开,仍相互支持合作阶段。这一阶段起于1956年2月,止于1958年春夏。在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战略方针。2月25日深夜,苏共20大闭幕的当天,赫又作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秘密报告》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滥用职权,独断专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搞阶级斗争扩大化,造成大量冤假错案,鼓动和实行个人崇拜的错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获悉这一信息后采取了谨慎的、原则上的支持态度,赞成揭露批判斯大林搞个人崇拜,认为具有积极意义,同时  相似文献   

9.
朱俊 《江汉论坛》2007,2(7):18-20
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前期,苏联人民甚至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斯大林产生了严重的个人崇拜.从时间这一纵轴上来看,当时苏联国内外人民对斯大林的崇拜,是以俄国的专制主义和封建崇拜的历史传统为基础的,是苏联当时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结果.从当时苏联社会情势这一横轴上看,人们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由当时的特殊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状况和斯大林个人的偏好等多种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1978年进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为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平反冤假错案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才开辟了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达四十年的友谊与合作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动人友谊佳话,为世界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的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人格。他们的自我牺牲与合作,谦虚谨慎、胸怀博大,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讨厌名利、反对个人崇拜等精神是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培养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揭示了"左"倾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空想社会主义、民粹主义、封建社会主义、军事共产主义四大政治思想特征,并从认识论上阐述了它与客观相分裂的唯主观论、与真理相分裂的唯价值论、与经济相分裂的唯政治论、与统一相分裂的唯斗争论、严重脱离党和群众的个人崇拜论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中国"大跃进"在经济领域优先发展量工业的方针,实行工农业"剪刀差",制定赶超型发展战略;在政治生活领域民主与法制残缺,个人集权,公共权力放纵,个人崇拜直接导致"大跃进"再发动.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大跃进"并未走出苏联模式的窠臼.  相似文献   

14.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召开,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应邀参加了大会。就在会议结束的当天夜里,赫鲁晓夫向部分指定代表以及特邀波兰、匈牙利代表团的代表作了长达4个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由于这个报告是在会议结束后所作,并且是在少数人范围内传播的,故苏共在“二十大”之后把它当作“秘密文件”在党内逐级传达;而当时各国与会代表均不得其详,后来分发给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文件则是经过删改的,因此被人们称为“秘密报告"。正如布尔加宁当时在主持会议时说的:“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以及大…  相似文献   

15.
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20大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时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这次代表大会工作的总结报告及会议闭幕后作的揭露和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错误的“秘密报告”,对国际共运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对中国共产党也十分强烈,十分重要,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层由此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以苏为鉴”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具有坚定和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和国际形势,使爱国主义走出了个人崇拜的误区,巩固了集体领导;进一步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加强了民族团结;发扬了新型的国际主义精神,深化了国际合作;坚持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了世界和平,对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 ,“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讨论”这样一个普通而重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 ,掀起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 ,这场革命把人的思想从左倾思潮、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确立了我们党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而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篇章。思想路线问题 ,说到底 ,就是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理论和实践所提出的重大课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键就是端正马克思主义学风 ,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就是纠正我们以往对马克思主义 ,对社会主义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王明贤在如题的文章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是为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认为对个人崇拜的批判,平反冤假错案为其顺利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提供了重要保证。二是废除个人专权和干部职务终身制。为了撤掉这个温床,赫鲁晓夫首先强调和实行集体领导原则;其次改革干部职务终身制;第三,限制中高级干部的某些特权.三是改革领导机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动因和成果栗守廉一、探索的初衷和动因毛泽东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从1956年突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和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错误开始的。建国初期,我们对如何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知之甚少,基本上...  相似文献   

20.
在1953—1964年期间,赫鲁晓夫主持苏共中央的工作十一年多,主持苏联政府工作六年多。当时,他本人被有些人吹捧为“宇宙之父”,“活着的列宁”。那个时期也被认为是“光荣的时期”。待他下台后,他当政的时期又被斥之为“唯意志论”和“主观主义”的时期。在勃列日涅夫时代,他实际上成了一位遭到轻蔑、被全盘否定的人物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失去了当政时期的神秘魅力成了一个凡夫俗子,甚至小丑人,策驴,错误百出的罪人。这些前后如此矛盾的评价,对他来说都是不客观,不公正的。近一个时期以来,苏联学术界对赫鲁晓夫的重新评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实事求是。本文仅就他们对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看法作一概括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