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是当代中国气势磅礴的交响曲的主旋律。改革,不仅强有力地促进着物质文明建设的高涨,而且必然呼唤着与这一现实巨变相适应的文学艺术的勃兴。几年来,文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突破———《现代唯物主义导引》读后霍树生十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讨论,出版了大量论著,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最近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陈晏清、王南氵是教授和李淑梅副教授合著的《现代唯物主义导引》(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3.
“实践的唯物主义”在中国现当代实践中的确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当代阐释。作者不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局限在文本的考证之中,而是使它同社会实践、特别是中国现当代实践进行对比和验证,从而引出必要的结论。作者认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以科学实践论为理论硬核的唯物主义,它在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三个层次上由抽象到具体地展开,形成了逻辑一贯的论释体系。作者考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论证了指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哲学,不是非实践论的“物质一元论”或非唯物主义的“实践人本论”哲学,而是贯穿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的哲学;毛泽东、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即“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由此成功地制订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这是对“实践的唯物主义”在中国现当代实践中的确证  相似文献   

4.
陈亮与南宋浙东学派综合研究的开创性著作《陈亮与南宋浙东学派研究》,方如金等著。30万字。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责任编辑:张秀平。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十多年内,中国思想史研究者囿于截然对立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划分,对于浙东学派的...  相似文献   

5.
李承贵 《河北学刊》2013,33(1):27-34
唯物主义方法作为为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命题及观念的发掘、整理与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提供了特殊的理论架构,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富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但是,将唯物主义认知范式应用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必须妥善处理如下问题:不能以唯物主义为唯一的方法,以避免对中国传统哲学解释的简单化;不能以唯物主义为个别的方法,以避免对中国传统哲学解释的教条化;不能以唯物主义为至上的方法,以避免对中国传统哲学解释的模式化。质言之,若要使唯物主义范式在中国哲学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特殊性及这种特殊性对于唯物主义方法的可适性范围与程度是必须认真考虑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哲学家杨献珍同志六十年代给中央高级党校学员上课的讲话《〈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解说》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突出的特点是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鲜明地对立起来,围绕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对唯心主义展开了深入的批判,指出唯心主义是一种反动哲学,其认识路线与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有着根本的分歧,应该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反  相似文献   

7.
考茨基于1919年底至1927年9月写成、1927年由柏林狄茨出版社出版了五卷本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中译本为六分册)。对这部巨著,我国学者多年来没有人去翻阅它,直到现在才有一些对它的评论,而且几乎都是否定的。例如,1987年出版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科书说,考茨基“1927年写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他的修正主义哲学代表作,公开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阐释曾向阳(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讲师南京21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止步不前的地方,马克思成功地从自然的唯物主义或直观的唯物主义跨入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不再...  相似文献   

9.
实践的唯物主义与价值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践的唯物主义与价值问题李德顺在中国当代哲学研究中,价值理论的兴起和确立,是同“实践唯物主义”的探讨和应用分不开的。二者之间表现出深刻的内在联系。理解这种联系,对干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  相似文献   

10.
学习邓小平宣传思想努力弘扬时代主旋律高崇智,牟强宣传思想战线在当前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的主旋律,振奋人们的精神,保证和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一根本任务既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宣传...  相似文献   

11.
一文学的爱国主义内容,在我国古代诗人屈原、杜甫、陆游等人的笔下曾经出现过,但是,古代爱国主义文学与近、现代爱国主义文学的文化内涵是极为不同的,而且对于全部古代文学来说,爱国主义文学不过是整个文学乐章的几个零星的音符;只有鸦片战争之后,爱国主义才真正成为中国文学交响曲的主旋律,中国文学才牢固确立了爱国主义的主题. 中国近代历史以灾难性的中英鸦片战争拉开序幕,“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东方最古老的封建国家,从此“卷入全世界资本主义文明潮流”.在与坚  相似文献   

12.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综述商逾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实践唯物主义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这是继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讨论之后我国哲学界的又一热潮。这次讨论不仅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容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而且也推动了马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蕴涵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原理,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蕴涵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逐步实现的现代化,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中蕴涵着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原理,是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列宁的认识论与现时代”的最终研究成果,由新疆大学政治系教授蔡灿津负责完成。1989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研究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认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著作,它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论思想的进一步系统化的总结和发挥,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是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主导线索,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Z认识的本质是反映,反映的基础是实践,反映的特点是具有能动性。该书主要内容在《…  相似文献   

15.
《周易外传》是王夫之的重要哲学著作。在这一著作中,王夫之继承中国思想史上深远的唯物主义传统,对过去毒害中国人民几百年的统治思想--宋明道学唯心主义,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发展了中国唯物主义哲学。更重要的是在《周易外传》中,王夫之借用《周易》的体系和思想资料,大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周易外传》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哲学著作中辩证法思想的宝库。在《周易外传》中,战斗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得到了紧密的结合。在这一著作中,王夫之将中国唯物主义哲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简论“物质”是“实践”的基础□胡辉华一坚持物质的本源地位是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曾经历过不同的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各有不同的缺陷,但是它们共同的错误可归结为一点,即它们...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思想是一个博大的体系。就他的哲学来说,是中国旧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峰。王船山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传统,批判了唯心主义--特别是宋明理学唯心主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形而上学作了批判,创立了一个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可以说,他把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在若干环节上、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起来。当然,他的哲学也是有很多缺点的:(一)缺乏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公元1866—1925年)是中国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对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中国哲学史上,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对中国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知行学说,以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论述了“行先知后”的反映论思想,自觉地将他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19.
哲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三十年代就已形成的、以后又极少变动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十几年的哲学改革理论探讨,至今其脉络已渐次明朗化,这就是;为了建立起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就必须对原有的“哲学原理体系”实现观念上的三个转变。一。由客体性唯物主义向主体性唯物主义的转变对唯物主义做出客体性唯物主义和主体性唯物主义两种形态的划分,见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中。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  相似文献   

20.
后期墨家的哲学思想是相当丰富的。特别是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大大加强了春秋战国时期唯物主义的哲学阵地。后期墨家的认识论是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剖析一下这个中国哲学史上最初形态的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对于了解春秋战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