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下看点     
《东西南北》2013,(19):4-5
巴基斯坦:禁止传播避孕套广告 一则南超模主演的避孕套广告激怒了巴基斯坦政府。近日,巴基斯坦电子媒体监管局宣布,禁止此类广告在媒体中传播。政府禁令中称.此类广告“下流、有伤风化”,是对本国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人不敬。该广告同时也招致了许多巴基斯坦民众的批评。这一禁令引来部分闭际评论人士的批评,被指为“倒退”行为。报道称,该则广告来自一家非盈利组织,旨在帮助当地家庭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2.
消费文化与虚拟享乐——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广告形象王德胜1、作为“文化指南”的广告广告的出现,当然不是最近一个世纪里的产物。然而,广告演变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化形象和文化控制体系,却是现代社会特定的现象。毫不夸张地讲,广告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  相似文献   

3.
石束  权玺 《社科纵横》2005,20(6):200-201
近年来,关于广告传播之人文意义的研究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分别以一部电影的名字作为小标题,借用电影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来传达文章理念。从“广告传播对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来探讨广告传播与流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透过传播学之“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了广告传播通过营造“拟态环境”对社会思潮、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的影响,揭示广告传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孔维永 《学术交流》2006,(3):182-185
网络媒体框架下的广告传播与大众媒体框架下的广告传播存在着重要差异。在网络媒体的范式之下,由于它的自主性和互动性的社会特性,在传播中,公众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力,公众的个性化特征得到大大提升,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这样一种文化属性之下的广告传播,必须以尊重公众的自主权利和个性自由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曾锐 《创新》2012,6(6):37-40,126
以广告和传播理论以及先进效益观为指导,结合小企业实际,对企业广告与企业传播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企业传播更具优越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探索以先进效益观革新广告观,利用企业传播的优势并按企业传播策略整合广告内容,把企业广告和企业传播相结合提高企业广告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网络文学批评能否"入史"与网络文学本身能否进入文学史的论题逻辑一样,都要取决于网络文学在这个时代文化语境中的功能作用、它们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对其史学依据合法性的观念体认。时至今日,当体量巨大、传播广泛的网络创作与风生水起、备受关注的网络文学批评一道走进人们的视野,建构网络文学批评史是否能赢得其必要性与可能性,尚需要从观念逻辑、本体依据和史学价值上考辨其持论基础。一、网络文学批评史的观念逻辑  相似文献   

7.
张斌 《创新》2011,5(4):117-121,136
当今的国际文化传播呈现出美国一枝独秀的态势,美国的卫星通讯、互联网、影视节目、跨国广告服务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泛渗透到其他国家。这不但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创新,也对文化产品传入国的本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代人类社会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之中,使人们认识这一生活环境而又能引领人们走向新世界的,则是影响力巨大而又深远的传播文化.传播文化发展经历了口语文化、书面印刷文化、电子媒介以及网络文化三个阶段.从人类"语文"时候开始,"传播文化"就已萌发,源远流长,对社会影响巨大.使人们在心理上更甚于在地理上的接近.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变迁,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播方法和内容瞬息万变.电影、广播、通讯、广告、电视等媒体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特别是继电视媒介后网络应运而生,新媒体的诞生及多元化是新一场传播革命,并将传播文化推向颠峰,使传播文化特性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9.
文学批评是多方面的活动。因此,批评不仅取决于批评家的意愿或才思敏捷,而且还取决于文化空间的特点、批评家的劳动条件、文化传播的机制。尽管批评有其特殊性,但它并不是孤立的,不是与各思想流派的争论毫不相干的,它与社会上的学术倾向和道德倾向有关,它处于文化秩序和制度秩序之中。因此应历史地看待批评,并把历史的各组成部分,即历史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得以存在的社会机制和制度机制联系起来。1975年以前的革新民主制度失败前的10年,大概是智利文学批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之一。批评活动第一次不再等同于某家报纸的一两个  相似文献   

10.
试析大众文化的特点、负面效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唐都学刊》2001,17(4):103-105
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流动性、普及性与承载性等特点,它的兴起与传播已带来了较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忽视文化的社会效益,排挤高雅文化,冲击占主流地位的文化,模塑大众,使大众文化品位逐步走向低俗化和单调化。对大众文化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在坚持文化的领导权的前提下,大力加强文化法制建设,进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使大众文化朝着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张殿元 《社科纵横》2009,24(5):138-14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确立了市场经济体系,并加速融人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大众文化中的广告文化开始蓬勃地发展起来,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难以回避的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人们对广告文化的认识也歧见丛生.这就使广告文化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与蓬勃发展的广告文化实践相比,我们的广告文化研究显得相对滞后,并且已有的研究也表现出了较多的问题:翻译有余,“翻译”不足;阐释欲强、阐释力弱。  相似文献   

12.
进入信息化社会的现代人,每天不可避免地与各种信息发生联系,借助信息的有效传播,人们了解社会、监测环境、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娱乐自身,而且借助各种传播,人类文化得以代代传承。在诸多信息中,广告更像水银泻地般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改变着我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其中,报纸以其信息量大、易于保存与传递等优势成为广告信息的有力载体之一,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地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甘肃地区,广告策划、广告创意理念、广告制作水平及受众对广告的信任与评价呈现什么样的态势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为…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给广告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并重构了广告产业。广告市场与人才需求的转变,对广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探讨了移动互联时代地方高校广告人才培养转型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地方高校广告人才培养向数字营销传播人才、品牌传播人才、新媒体传播与应用人才的三个转型路径进行了分析。这三种转型路径是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介环境和广告市场,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话语:当体量巨大、传播广泛的网络创作与风生水起、备受关注的网络文学批评一道走进人们的视野,史学反思就成为网络文学研究观念蓄势与学理生成不可或缺的思辨立场。基于此,网络文学批评能否入史、如何写史,就不再是一个虚设命题,而是一个期待理论逻辑延伸的有效言说。本组的几篇文章就是基于这样的学术背景所做的初步探索。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逻辑》一文认为,网络文学批评能否"入史"要取决于其在这个时代文化语境中的功能作用、它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对其史学依据合法性的观念体认,以此确认建构网络  相似文献   

15.
一些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者提出了"亚洲中心"传播研究的理论架构。从思想背景上看,"亚洲中心"的灵感来源于"非洲中心"的概念,受惠于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了一些基本预设和相对完整的理论构想,但是也受到一些批评和质疑。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考虑慎用"亚洲中心"的提法,抓住亚洲传播的作为一种传播伦理学的核心内涵,深化和充实传播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广告传播流程及其元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然 《学术交流》2002,(5):119-122
针对广告传播流程及其广告信源、信息和受众等元素的特性 ,运用大众传播学和视知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进行客观而深层地分析 ,研究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化传播的基本模式 ,广告活动的科学实施以及使其获得传播效应最大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跨文化比较批评的理论模式。这种批评的前提是对文化要素的正确理解。作者结合中西方文化哲学基础和文艺创作中的美学思想等,从作者的宇宙观、审美偏爱、形式内涵和象征分析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建立跨文化比较批评的可能性。由跨文化比较批评所引至的文化交流不再是用一种文化形态去说明另一种文化形态,而是在互相尊重和互相容含的前提下对双方形态做寻根了解,并用彼此价值观念的对比和融合来表现彼此的不足和局限,达到人类自我克服、自我完善的极境。  相似文献   

18.
赖大仁 《求是学刊》2014,(1):117-125
文学批评的根本特性是文学评价,而文学评价则关乎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文学的价值内涵丰富多样,文学批评的视角及其价值观念也同样是多方面和多维度的,其中主要有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性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由此构成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系统。在当今社会文化变革的语境中,当代文学批评所面临的不只是批评方法创新的问题,更有批评价值观念变革带来的现实挑战。有必要从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对文学批评价值观念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及现实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中印洪水神话的源流看文化的传播与异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印度洪水神话的源与流的考察,透析苏美尔—巴比伦、印度、中国三大古文明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接触,说明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对同一文化原型的受容与改造的某些规律。文章讨论了大洪水神话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生命意义,将此母题引入原型批评观念,分析洪水神话跨文化发生的原因,勾勒出它在世界各地分布的线索,指出它们之间的事实联系和可能联系。同时,通过母题模式的比较,探讨了印度洪水神话与西亚洪水神话的渊源关系,指出了印度文化的果报思想对洪水原型的改造及其与佛教精神的有效融合。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中国洪水神话传说的三大系列,着重剖析印度影响下产生的“报恩型”洪水传说的流变过程,以及它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从中窥探文化传播与异变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陈桂芝 《学术交流》2007,7(12):10-12
毛泽东所倡导的文化批评理念是以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去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毛泽东的文化批评是从社会主义政治出发来进行的,他认为人们在社会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使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社会主义蓝图本身就是"政治"。毛泽东强调文化批评的社会功能、价值和意义,倡导文艺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毛泽东的文化批评理论开辟了一条人不断对自身及现实生活世界进行反思的道路,并以此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