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休闲消费结构:实证分析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休闲消费结构是反映居民休闲消费的质量变化状况以及内在构成合理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休闲消费结构在层次上由粗放型结构主导,在内容上表现为"三重三轻"的倾斜型消费结构.基于带动休闲经济整体发展,满足消费群体多元休闲需求的视角,休闲消费结构升级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调整和优化休闲消费结构内容包括:培育高素质的休闲消费主体,促进休闲消费知识化和丰富化;培养自主性休闲消费理念,推动休闲消费文明化和健康化;全面提升休闲产业,改善休闲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以及休闲服务消费支出占休闲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趋于上升的,这就是消费"闲化"趋势和休闲消费"软化"趋势;休闲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以及休闲服务业占休闲产业的比重也是趋于上升的,这就是国民经济"闲化"趋势和休闲产业"软化"趋势。其中消费"闲化"趋势和休闲消费"软化"趋势分别是国民经济"闲化"趋势和休闲产业"软化"趋势的原因。这一结论对预测我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制定正确的休闲产业和休闲服务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质条件的丰盛,为了休闲而展开的一系列消费活动成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空间。但因人们对美好生活科学意涵认知的不足,致使休闲消费受控于西方话语体系之下,局限于少数有闲群体之中,被困于休闲与生态博弈之内。[JP2]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休闲消费应以美好生活创新、全面和可持续的“三维”解析作为其价值引领的逻辑前提,通过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机构,以社会效益为工作重点的政府部门和以绿色休闲为发展理念的休闲企业的“三方”联动,引导休闲主体主动承担其自我、社会和生态“三责”。从而使人们在休闲消费层级的跃升中体悟美好生活本质,使人们在复归个体与类关系,并确立绿色消费理念的过程中推动休闲消费平衡与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4.
清代昆明市民的休闲消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昆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欲望喷薄而出,并呈现出它自身的特征:一是自给性休闲消费占据重要地位,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怡人的气候是其客观原因,生活的压力和收入水平偏低是其主观原因;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朴消费习俗没有改变,被一代又一代地沿袭和发扬;三是休闲消费具有层次性;四是吸食鸦片、嫖娼、赌等畸形休闲消费在居民的休闲消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人们在享受休闲和快乐时也与堕落并存,错综复杂的休闲消费形式中演绎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休闲时间和收入因素对旅游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当以休闲时间为显性约束时,增加休闲时间能提高旅游消费;当以收入为显性约束时,提高收入能够增加旅游消费。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2017年“国家休假制度改革”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休假天数和收入对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拉动效用在不同收入群体中有所不同。其中,休假天数对高收入群体旅游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强于低收入群体;收入因素对低收入群体旅游消费的拉动作用则显著强于高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6.
休闲是当今社会大众趋之若鹜的消费时尚,并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值得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舟山市休闲经济现状,探讨了舟山市休闲经济发展潜力,提出了倡导休闲理念、突出休闲主题、打造精品项目、创造休闲消费新需求,以及加强政府引导与管理等发展舟山市休闲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休闲消费应当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休闲消费价值合理性的内在根据,是休闲消费的伦理本性.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展现人的自由个性、丰富人的社会关系是休闲消费的内在规定.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应当倡导科学的休闲消费价值观,引导休闲消费之于人的全面发展伦理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消费主义范式下的休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后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休闲作为一种消费活动已经全面融入现代生活,休闲消费不仅仅是一种时间的排遣,更成为生活的必需品,静静的存在着。休闲消费与其他体力生产方式相异,因为休闲消费不但是一种对独特文化的愉悦体验,它也从符号学的意义界定甚至构建了个人的认同以与他人发生关系。后现代消费主义范式经典理论是休闲研究的维度,而只有结合实证研究,才能够对休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化消费是时间密集型消费,中国居民现实中所拥有的休闲时间与文化消费的发展休戚相关。当前,中国居民普遍缺乏休闲时间,在文化消费上陷入了时间困境。要突破这一困境,充分释放文化消费潜力,既要保障人民休闲时间、发展社会生活服务、培育社会休闲风尚,又要传承中华传统休闲文化和休闲美学,发展品质化、审美化休闲,提升人民休闲素养。  相似文献   

10.
科技催生休闲。我国居民的休闲时代已经到来,休闲不仅是消费的条件,也起着诱导消费的作用。住宅正日趋成为休闲的场所,科技对居民住宅消费观念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湖南休闲农业市场的消费者进行调查,得出消费者结构、消费动机、消费水平、消费模式、消费感知、消费意愿和信息来源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6年和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调查数据,以北京为例,从休闲时间、休闲活动、休闲消费支出三个维度,探讨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城市居民休闲行为及其变化。研究发现:工作时间挤占了休闲时间,影响了居民休闲参与;疫情限制了居民的休闲活动空间,线上休闲成为重要休闲方式;疫情抑制了休闲消费支出的增加,与经济增长差距拉大。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愈加注重休闲的品质。为更好地满足国民休闲需求,在时间保障方面改革休假制度,推进带薪休假制度全面落实;在休闲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通过文化、科技双轮驱动,促进休闲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普及休闲理念、培养居民休闲技能,通过制度改革、市场监管等优化休闲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3.
对休闲教育与运动休闲教育的概念作了界定,并探讨了高校开展运动休闲教育的意义及高等院校加强运动休闲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健康中国”与冰雪休闲运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冰雪运动的消费群体之一,被学者们所关注。学界关于冰雪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身体机能、心理健康、消费行为等方面。分析近年来国内冰雪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变迁经历了简朴型、粗放型和集约型三个发展阶段,影响其变迁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收入和闲暇时间等。剖析其变迁因素,对新常态下构建休闲消费适度有限增长模式、建立合理的休假制度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论"出发,对消费异化理论的定义、表现及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现代休闲养生消费中存在的消费异化现象,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应转变休闲养生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完善休闲养生消费结构,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发挥媒体的引导作用,倡导适度消费,平衡消费矛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职业人员追求各种休闲运动方式,投身到更多的休闲运动中.通过对城市职业人员参与休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讨论并阐述了城市职业人员开展休闲运动所应具备的条件,为大力开展城市职业人员休闲运动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城市职业人员休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体验是随着消费者休闲消费的经验不断丰富而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验如何变化以及休闲消费企业针对体验的动态过程的对策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利用流理论,从心理学角度探究休闲消费中的消费者体验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心理学视角下的三个代表体验理论进行述评;其次,基于流体验理论提出休闲消费的流体验生命周期以及体验的总效用模型;最后,基于流体验生命周期从个人和休闲两个层面,提出提高消费者休闲消费倾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假日经济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经历的7个旅游黄金周对假日经济有了新的认识.假日经济使人们对旅游资源有了创新发展,政府也为此转向以需求管理为导向的宏观调控.但是,假日经济中过于集中的消费(或旅游),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对国外消费趋势和我国发达城市消费的分析后,作者提出,要将三个黄金周的假日经济引导到市场更广阔的休闲消费、休闲经济中来,发展休闲产业,使我国旅游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女性休闲生活的历史变迁及其当代形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女性休闲是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女性是无闲阶层或少闲阶层;到了现代,女性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飞跃,于是她们已成为学习、体育、服饰、艺术、旅游等休闲生活和休闲消费的参与主体,同时也是美容美发、服装和旅游业等休闲产业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