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黄钢  王钰 《管理科学文摘》2013,(18):134-135
BOT项目是近年来政府为了吸引非官方资本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其运行的特征是:政府通过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授予项目公司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将基础设施项日的建设和投产后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权转让给该投资机构,由其自行筹集资金进行项目建设和经营,在特许经营期内非官方投资机构收回项目建设成本和取得合理利润,经营期满后将该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  相似文献   

2.
李冰 《决策与信息》2010,(5):139-140
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BOT投资方式,是因为与传统的投资方式相比,BOT投资方式能减轻政府直接财政负担,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国际上流行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即BOT.BOT是英文BUILD—OWN—TRANSFER(建设——拥有——转让)和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形式的简称。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BOT主要是指后一种形式。典型的BOT形式是:政府同私营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合同,由该项目公司筹资设计并承建一个具体项目;并在双方协定的一段时期内,由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项目债务并回收投资;协议期满后,项目无偿转让给所在国政府。因此,政府构成了BOT方式的三大核心要素(私营部门、资金来源)之一,也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目前,BOT方式已被广泛地应  相似文献   

4.
<正> 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外商直接投资 在直接投资方式中,值得重视的是“BOT”投资方式,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借鉴,这种投资方式的含义是:一个建设项目,承建者通过契约从委托人(通常是政府)手中获得特许权。成为特许权所有者之后,着手从事这个项目的投资、建设、经营。特许权享有期间,承建者通过对项目的经营,得到收益,用于收回投融资成本并获得利润,期满之后,将项目全部无条件地转交给委托人。这种投资方式的最主要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国家的公共性支出,促进外国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条少花钱,多办事的有效途径。但要保证这种方式的推行,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市场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BOT”方式吸引外资,以加快基础建设步伐,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所谓“BOT”方式,一般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外商可在中国投资承包建设若干重大工程,项目建成后,15年左右的承包期内由外商管理和经营,中方收税;承包经营期满后,整个项目归还中方。根据这项新的政策,外国资本  相似文献   

6.
BOT方式是由政府通过特许协议的方式将基础设施的投资、融资、经营管理等权利授予外国私人投资者,特许期限届满后无偿移交基础设施项目给东道国政府。由于BOT方式涉到多方面当事人及其一系列权利、义务的安排,从而形成复杂的法律关系,应对BOT方式及其相关法律问题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受现行公共项目建设投融资体制的限制,政府作为投资和建设的主体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与“效率”的两大需求。在国外,政府会邀请私人实体参与资本密集项目的融资、建设和运营的长期合同协议。  相似文献   

8.
<正> 一、国内外BOT方式实施概况 BOT,即“建设——经营——移交”的英文缩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筹资、建设、营运方式之一。该方式是指政府将基础设施项目(如交通、电力、通讯、环保)的设计、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的责任转让给民(私)营单位。民(私)营单位在一段时期(称“特许期”或“让步期”)内对该项目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并设法偿还所有项目款项,及获得预期收益。“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及经营权无偿地移交给政府。 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大型公共设施多采用BOT方式营建,如澳大利亚悉尼海底隧道工程。该项目由隧道所在州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提出,1986年州政府授权联合投标的两家私人企业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1987年,可行性报告获批准,这两家私人企业合资组建了一个新公司:悉尼海底隧道联合公司,全面负责该工程的筹  相似文献   

9.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如果运用合理,将促使大量资本进入铁路建设领域,有效弥补铁路建设资金的不足。文章着重研究中国铁路运用BOT、TOT、ABS等项目融资方式进行融资的可行性,并结合当前实际对铁路项目融资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为让管理水平较高的私营集团获得BOT项目特许权,并实现项目社会福利最大,本文利用机制设计理论建立了一个关于BOT项目投资与特许权期的二维招标合同的直接机制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获得了该招标机制的可行性条件,最优形式和相应配置方案,并由一个算例表明,得到的最优招标机制在实际中是有效的。所获结果为政府对BOT特许权招标提供了一种理论指导和实际方法。  相似文献   

11.
BOT特许协议(concession)自1984年由土耳其总理正式提出以后,已被广泛运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在我国也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并逐渐成为我国吸引私营企业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3,(33):14-15
7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恰在同一天,北京市也正式发布《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六大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将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并随方案推出了126个试点项目,总投资约3380亿元,拟引进社会投资约1300亿元。这是北京市首度明确民营资本进入市政领域的具体路径。无论是否巧合,这些信号都预示着社会资本介入全国公共项目建设与服务市场将全面提速。北京市政基础设施向社会资本开放的六大领域和试点方式  相似文献   

13.
殷岚 《经营管理者》2013,(3):308-308
随着BOT项目在国际融资领域不断增多,它已成为一种新型投资方式被广泛使用,由于BOT项目的追索权有限,且它所产生的债务不计入项目公司股东的资产负债表,因而项目公司股东可以通过更多项目筹集建设资金,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本文以施工企业的BOT项目为例,通过分析施工企业在BOT项目中面临的风险来阐述施工企业对BOT项目风险的预控措施,从而达到提高项目投资可行性的目的,将施工企业的投资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廖成刚  杨春 《科学咨询》2008,(17):27-27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广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方式——BOT(Build—operate—tt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的项目融资,被一些高校用于新校区建设,成为解决高校硬件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一种有效模式。但BOT融资在高校运用的时间短、积累的经验不多,在建设、经营等阶段都存在着诸多风险,本文对各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BOT融资项目各阶段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广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方式——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的项目融资,被一些高校用于新校区建设,成为解决高校硬件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一种有效模式。但BOT融资在高校运用的时间短、积累的经验不多,在建设、经营等阶段都存在着诸多风险,本文对各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石开  许久 《管理与财富》2002,(10):37-38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指东道国政府与国际项目公司(外商)签订合同,由项目公司筹资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项目建成后,由项目公司在规定期限内经营该项目以收回其对该项目的投资及其他合理的服务费用等,经营期限一般为15—20年,在规定的经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国家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与财政能力的缺口问题,BOT模式进入中国并在中国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BOT模式是一种较新的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的模式,引入中国时间较短,中国政府在大力推动BOT模式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地参考和经验,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BOT模式中最重要的相关者,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常常不能准确的界定自己的角色,造成角色的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影响BOT项目的效率。本文就此问题,对BOT模式中政府越位、错位、缺位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09,(8):27-27
2009年是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关键期、投入的高峰期。各地将强化投资拉动作用.以有效扩大内需.抵御步步逼近的经济“寒冬”。一批投资量大、具备一定实施条件的项目列入2009年重点前期项目.已开工建设。就投资情况而言.各地依然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视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周珊 《经营管理者》2011,(17):163-164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重要性已为各级政府所共识。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水利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水利要有大的发展,除了努力争取国家投资外,大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适当采用国际上广泛流行、国内基础设施领域得到初步尝试的BOT方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项目公司参与水利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是水利建设项目融资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政府投资项目是用政府财政性资金或政府融资等方式进行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扩内需,保增长”项目的实施,政府投资公共领域项目的不断增加,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管理尤为必要。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控制政府投资项目成本费用、节约建设资金和提高财政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就财政如何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