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是钢琴作品中的珍品,其中的《田园奏鸣曲》(作品op·28)具有独特的魅力,本文通过对该曲各乐章创作手法及情绪表达的赏析,使人们对《田园奏鸣曲》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1770—1827)处于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风起云涌的反封建斗争以及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哺育了贝多芬。他的思想、创作的主流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社会的产物。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贝多芬的一生。从作品2号(1796...  相似文献   

3.
古典的沦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的沦落高小康八十年代中期,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法国纲琴家的名字在中国音乐市场上突然走红了起来。这个名字就是理查德·克莱德曼。克莱德曼是一位通俗钢琴家,但他通俗得有点特别。他演奏的钢琴曲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典作品改编而来的,最著名的一支就是用贝多芬第...  相似文献   

4.
莫扎特(1756──1791)以他极强的音乐天赋和精巧、典雅、天使般纯净、阳光般明朗的艺术风格,为人类创作了大量动人且富于个性的钢琴作品。《C大调钢琴奏鸣曲》就是一首较通俗、较简易而人们广泛熟悉、弹奏的优秀作品。一般说来,已正规学过四年左右钢琴、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学生就可以弹奏这首作品了。然而,要想真正弹出它的韵味.可不是那么容易。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学生在弹奏这首奏鸣曲时,根本没有注意作曲家的创作和演奏风格,一个劲地只顾把音符、节奏弹准,达到书上所标记的速度后便觉得大功告成了。殊不知这是严重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克莱采奏鸣曲》袭用了贝多芬同名奏鸣曲的题目,但思想主题却产生了独特的“托氏变奏”。贝多芬的《克莱采奏鸣曲》表达的是革命的斗争的哲学主题;托尔斯泰的小说《克莱采奏鸣曲》则呈现出极为复杂矛盾的哲学复调。复调之一:高音奏鸣。小说对道德沦丧的家庭、婚姻的伪善,进行愤怒指控和无情揭露,同时把男权专制摧残女性令人发指的罪恶揭露得体无完肤。小说中主人公波兹尼雪夫伴着车轮和铁轨的碰撞声、车厢运动的摩擦声的时断时续的狂热自白,就是托尔斯泰发自灵魂  相似文献   

6.
民歌的音乐形态主要指民歌的曲调在旋律、节奏、调式、结构、体裁、风格等方面的形式或表现。海南黎族民歌的曲调俗称"唱调"或"歌调",主要以衬词、内容、流行地域、曲调长度等来命名。由于族源、人口迁徙和社会发展等原因,黎族民歌的音乐形态既有与大陆中原音乐相一致的形式或表现,又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7.
教育环境论     
一、什么是教育环境?1963年2月19日,苏联《教师报》登载了一则新闻,介绍费德金全家通晓音乐的故事.费德金有个小女儿塔妮娅从生下来的那天起,就生活在这个充满音符和旋律的家庭里,使她4岁就成为了弹琴家.有一天费德金家里来了不少客人,塔妮娅的姐姐娜塔莎正在为他们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客人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突然4岁的塔妮娅喊道:“错了!错了!”娜塔莎生气地问她的小妹妹:“你说错了是指什么?”塔妮娅说:“你弹错了.”令人吃惊的是,塔妮娅爬上琴凳,小手指在琴键上来回按动,贝多芬的“奏鸣曲”  相似文献   

8.
曹莉芳 《云梦学刊》2007,28(4):112-113
在古典音乐创作中,以斯卡拉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家们用自然、纯朴,充满激情而又合乎理性的音乐语言。以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观念显示了古典乐派理性主义的美学观,并把18世纪欧洲专业音乐带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265-266
<正>音乐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芸芸众生。作为人类最古老、最有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艺术形式,音乐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生活,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孔子闻《箫韶》,感动得"三月不知肉味";杜甫在《赠花卿》中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列宁在聆听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后,对高尔基说:"这是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有音乐细胞的家庭,其祖父曾是波恩当地的乐队队长,而贝多芬的父亲早年则在宫廷乐团担任男高音歌手,由于他喝酒成性,渐渐地,嗓子就不行了。  相似文献   

11.
赵丹 《理论界》2012,(12):137-138
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之路是一个逐步褪去宗教圣衣又换上了世俗布衣的过程,在钢琴音乐的此番文化变迁过程中,以"实用理性"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传统无疑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将源自宗教语域的钢琴音乐从天国引向了现实具体的社会生活,进而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时至今日,实用理性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立足于这一思想根基,对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进行再审视,这无疑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戴伟华 《学术研究》2023,(2):143-151
正如《渔歌》在张志和等与日人唱和中互补完成格式规定,《忆江南》格式也是在白居易与刘禹锡唱和题名互证中完成。《忆江南》“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将文字词与音乐曲调作区别,关联“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之句乃“每首五句”之句,说明刘禹锡和白居易词已有文字规定格式,而“曲拍”只是指《忆江南》曲调,类似后世之词谱,无音乐功能,“曲拍为句”的实际意义指依词式填词,而非依曲调填词。刘禹锡所和白居易“春词”《忆江南》当为二首,而“山寺月中寻桂子”是“秋词”内容,不在和诗范围之内,刘诗没有遗逸。《忆江南》调名异题,说明初词依调填词方式与音乐的关联,后变为依词填词与音乐分离的词体创作状态;而调名随内容而易名,反映了词由调名与内容一致向内容与调名分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德彪西《月光》的音乐分析和李赫特与阿劳两位演奏家的版本对比,可以加深对作品的曲式结构、速度表情等方面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在演奏处理、情感表达上也会有更深的体会。《月光》的演奏,需要在"意会"作曲家所要表现的美好意境的同时,用恰到好处的音乐语言把它"言传"开来。将属于西方的钢琴音乐文化演绎成中国化、东方化,也是广大中国钢琴工作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上半叶大批的犹太音乐家活跃在中国的音乐艺术舞台上,成为传播西方音乐的使者。从乐团的组建到音乐学校的创办,犹太人用半个世纪的时间推动着西方钢琴艺术在中国的燎原。本文旨在通过考察文献资料发掘总结出此时期犹太音乐家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培育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突出师范特点,加强高师钢琴教学的针对性李晶高师钢琴课在高师音乐专业教育中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但它不同于音乐院校的键盘课,它的培养对象是中学音乐教师。多年来,高师钢琴教学一直沿用音院的教法,一味追求高、深、精、纯的技巧训练,而忽视了为歌曲配伴奏和边弹边...  相似文献   

16.
长短句体曲调产生有原创和由齐言体转化两种形式,曲体文学曲调的产生也同样具有两种形式,但与其他音乐文体的长短句体曲调的产生相比,曲体文学的曲调后源性多于原创性.曲调流传有着因乐配词和因词配乐这两种形式,由于流传形式的不同,曲调的曲体变异的程度与方式也有异.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音乐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国际化浪潮,越来越受到音乐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中拓宽多元文化视野,进行多元文化钢琴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高师钢琴教育中的多元文化实践一要加强对各国、各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二要加强对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艺术及生活密切联系。他们的创作无不吸取了当时各种各样民间的和民族的音乐营养 ,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9.
唐代乐人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某个乐人善于演唱某些曲调。当这些乐人从事歌唱表演活动时,往往把文人诗歌配入自己擅长的曲调进行演唱。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当时音乐的创作、传承及接受有关。正是由于这一行为,促进了词体文学的生成与繁荣。具体表现在:形成了词牌及词牌的生存方式,导致了一调多辞与杂言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文人积极参与依调填词的创作活动,从而激发了词体文学的大众化传播。  相似文献   

20.
影视作品主题音乐的性质、形式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音乐是表达影视作品主题思想和主导情绪的音乐,是影视作品音乐的核心和基础曲调。本文结合影视作品实例集中阐述了主题音乐的性质、构成形式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