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赐武杂彩一百段。”(《周书》卷一九《达奚武传附子震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306页)“武”,《北史》卷六五《达奚震传》、《册府》卷八四五作“震”。按《太平御览》卷八三一引《周书》亦作“震”,则《周书》原与《北史》同,今本《周书》作“武”乃后人所改,此字可回改。  相似文献   

2.
宝鸡市区城市发展到今天,究竟有多少年历史了?在宝鸡学者中有不同看法,笔者最近翻阅了一些资料,现摘录于后,供参阅。留谷城说《宝鸡市志》称:留谷城位于今宝鸡市区内,据《周书·图记》载:(隋炀帝)“大业十年,移陈仓旧理于渭北留谷城,即今县城”。《周书·武帝纪》载:“(北周)天  相似文献   

3.
战国赵都中牟琐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牟地望四说《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称赵“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献侯少即位,治中牟”.关于赵都中牟地望,《水经注》称其“解说纷歧”,而目前所知有四种.(一)《汉书·地理志》河南郡中牟县条称:“赵献侯自耿徙此.”汉代的河南郡中牟县今属河南省,位于郑州和开封之间.此说认为赵中牟即今河南中牟,《晋书·地理志》、《通典·州郡》、《太平寰宇记》和《与地广记》等均沿袭此说.  相似文献   

4.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的《辞海》“非子”和“秦”等条,说非子所居之犬丘在“今甘肃礼县东北”。但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犬丘并非在今甘肃礼县,而是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 非子是周代秦的始祖,赢秦部落的首领,相传是伯益的后代。《史记·秦本纪》载“非子居犬丘”。《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废丘,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地理志》云:“扶风槐里  相似文献   

5.
(三)孙九畴,《寰宇通志》(卷七八,太原府“科甲”)记他为金“天会中进士”。《万历太原府志》(卷一八《选举》)称他是金进士。《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八《人物》)有传:孙九畴,状元九鼎仲弟,天会六年榜眼,官翰林编修,尝谓“吾无他长,惟步步践实也,昼之所为,夜必登记,用以自警”。  相似文献   

6.
《长溪琐语》撰辑者谢肇淛,字在杭,本省长乐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使,政绩颇著.他是为明代著名藏书家,富藏书,亦“好读书,于学无所不窥”.“为学不尚空谈,而取诸目验,所以有创见独到之处”.长于文学,诗文集有《文海披沙》、《小草斋集》等.笔记特造孤诣,尤为精到,代表作《五杂俎》,内容广泛、材料丰富,谨慎且有识见,是记述各地“天、地、人、物、事”五种内容的“杂俎”,“谈明代社会风俗的书籍”当“首推”此书谢肇淛的地方志著述甚丰:《太姥山志》,《鼓山志》、《支提寺志》、《方广岩志》等是颇有特色的山水志;《北河记略》是相当出  相似文献   

7.
吴乔,又名殳,字修龄,江苏昆山(一作太仓)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约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前后。他是明清之际有一定影响的诗人和诗论家。工诗,生平作诗千有余篇,然多不传,今存《舒拂集》。其论诗之作,有《围炉诗话》六卷、《西昆发微》三卷。《清诗话》辑录《答万季禁诗问》二卷,其内容多与《围炉诗话》相重。吴乔与同时代的冯班(1614-1681)、贺裳(生卒年不详)是学诗好友,《围炉诗话》自序说:“一生困厄,息交绝游,惟常熟冯定远班、金坛贺黄公裳,所见多合。”且曾自谓贺黄公《载酒园诗话》、冯定远《钝吟…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五年中华书局新版点校本《金史》,是目前最为通行而且完善的《金史》版本。然亦偶有疏漏,今举几例以供再版参考。一、《金史》卷二《太祖纪》:“(太祖)乃入见宣靖皇后,告以伐辽事。”(见23页) 按:“宣靖”有误。《金史》卷六十三《后妃传》:“肃宗靖宣皇后,蒲察氏。太祖将举兵,入告于后。”事与《太祖纪》同。又《金史》卷三十二《礼志·上尊谥》:“(天会)十四年八月庚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至一九九0年卷,是甘肃省志第六十一卷,时间断限上溯东汉,下至当代(1990年),按照“明古详今”的原则,全面反映甘肃社会科学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东汉以后历代各重要时期甘肃人文社会科学,采用介绍重要学者的形式反映其大致风貌及其思想传承,取其“明古”之义;对于当代(1949年~1990年)甘肃社会科学发展的状况,则以学科形式反映,取其“详今”之义,是本卷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10.
始建于晋太康年间的温麻县的存在,以及其县治在今霞浦县南的古县村的看法,经史学界长期考证,均无庸置疑.但有关史书,对于温麻县在历史上废置的情况,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元和郡县图志》(下称《元和志》)、《旧唐书》以及现存的明《福宁州志》、清《福宁府志》、民国《霞浦县志》以及明弘治《八闽通志》、崇祯《闽书》、民国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等地方史志,都一致认定在唐代压根儿没有以“温麻”命名的县城,或即以“唐改置温麻县于今连江县境”、“寻省入连江为宁远镇”、“嗣圣十九年(实为长安  相似文献   

11.
《埋忧集》是清代文言小说集。岳麓书社1985年出版了该书的新校点本,在《出版说明》中说:“《埋忧集》十卷,续集二卷,清人朱翊清(1795——?)撰。朱翊清,字梅叔,别号红雪山庄外史,归安(今属浙江吴兴县)人。屡试不中,绝意科场,终身未仕。”这里认定朱梅叔生于1795年,即乾隆六十年乙卯,不知何据。然而《埋忧集》卷八《梦庐先生遗事》(按,据《冷庐杂识》,张梦庐为浙江名医,  相似文献   

12.
<正> 赵嘏,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武宗会昌四年(844)中进士,宣宗大中年间任渭南尉,终于任所。赵嘏现存诗歌二百余首,《全唐诗》编为两卷。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著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两卷。从诗歌的题材看,内容较为狭窄单薄,很少有表现重大社会内  相似文献   

13.
陶辅(1441~1523后),字廷弼,号夕川老人,安徽凤阳人,明代中期著名的学者和小说家,著有杂录《桑榆漫志》及小说《花影集》。张孟敬《花影集序》中说:“盖公之先人,以大功烈擢大同伯。公以贵游子,薄武艺而不事,专志于经史翰墨间,其蓄之深有自矣。暨袭应天亲卫昭勇之爵,又不苟合于时,即丐恩休致。”其中指出了陶辅生平的概况。然而,陶辅的“先人”究竟是谁?程毅中先生在《陶辅评传》(《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4期)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他仅仅翻检了《明史·功臣世表》,故没能考证出陶辅“先人”。笔者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郭良翰所著《…  相似文献   

14.
高(天明)映,字元廓,亦字雪君,别号问来居士、结璘山叟,白族,段氏大理高相国后裔,清初云南姚州土同知。他的生卒年不详,据《姚安县志》载;康熙二年出任土同知,康熙十二年去职,康熙四十一年写《鸡足山志》。就此推算,约生于明崇祯末年或清顺治初年,卒于康熙四十年代后期。《姚安县志》说:高映“生性警悟,幼嗜读,过目成诵,博极群书。自性理经济以至玄释医术莫不洞晓,诗词歌赋皆能深造入微。”(《姚安县志》,卷27,第5页)去官后,高(天明)映潜心教学与著述,致力于发展地方学术文化,“造诣高深而滇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标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真宗咸平四年十一月辛巳,吴淑上言“车战之利,自古有之,放卫青、李陵、田豫、马隆及汉光武与敌战,皆用车而胜。”该书整理者出校说: “田豫,《通考》卷一五八《兵考》作 ‘刘豫’ 按《宋书》卷一《武帝纪》上谓刘豫灭南燕,‘有 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取得胜利。 而《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田豫传》不言豫为 车战之事,疑作‘刘豫’是”。今按,此条校记有误。 据《三国志》卷二六《满田牵郭传》载:“鄢陵侯(曹)彰征代郡,以(田)豫为相。军次易北,  相似文献   

16.
《卷二十四·天文志二》永和五年……十月 ,月犯。占曰 :“朝廷有忧 ,军将死。” (中华书局 1974年 10月版点校本 ,第 713页 )按 :“占曰”云云 ,《晋书·天文志下》作“占曰 :‘胡有忧 ,将军死。’”与上载相去甚远。今考本书卷二十三 ,《天文志一》载魏正始元年有“十月寅 ,月又犯北头第四星 ,占曰 :‘犯 ,胡不安’”事 ,并记敦煌太守王延于次年斩鲜卑阿妙儿等事 ;同卷又载晋成帝咸康八年“八月 ,月犯 ,占曰 :‘胡不安’”事 ,并记石虎废石弘自立 ,幽杀石弘等事。可见此星变之应实在胡而不在晋 (朝廷 )也。按之下文记是年“十一…  相似文献   

17.
晁补之,字无咎,晚年自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能诗文,有《鸡肋集》七十卷;亦工词,今存《晁氏琴趣外篇》六卷.生于仁宗皇祜五年(1053),徽宗大观四年(1110)秋末,卒于泗州官舍,年58.时苏门学士中的另一位——淮阴张未正在陈州,闻讣大恸,为制《祭晁无咎文》(《张右史文集》卷四十五),并另撰《晁太史补之墓志铭》(《琬琰集删存》卷二),详述晁氏身世生平,元·脱脱等修《宋史》时,于主要行迹即依据张文叙次,再参照其他宋人有关笔记,谱成补之本传(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不过,上列资料颇有失误之处,后人不及细察,乃辗转引用,致生鲁鱼  相似文献   

18.
《卷一·宋本纪上》(义熙十三年 )八月 ,扶风太守沈田之大破姚泓军于蓝田 ,王镇恶克长安 ,禽姚泓。 (中华书局 1975年 6月版点校本 ,第 2 0页 )按 :刘裕军克长安、灭姚秦事 ,《宋书》之《天文志三》、《武帝纪中》、《晋书·天文志下》、《魏书·太宗明元帝纪》、《通鉴》卷一一八、《建康实录》卷一一亦皆记在今岁八月。而《晋书·安帝纪》、《北史·魏本纪》则记在今岁七月 ,与此有异。周家禄《晋书校勘记》以为应以七月为是 ,不知何据 ?《卷二·宋本纪中》(元嘉七年 )十一月癸未 ,又克虎牢。壬辰 ,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拒魏 ,右将军到彦之…  相似文献   

19.
<正> (一) 《(纟见)斋诗谈》系清初诗人张谦宜所撰,被郭绍虞先生认为有“真知灼见”而收入《清诗话续编》一书。张谦宦生于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卒年不详,但据他“年八十二自作传”一事来看,当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以后,张谦宜字稚松,号山农,自称“山南书隐老人”,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张氏“少落拓,以诗名”,晚年中进士后不仕,闭门撰述,有《(纟见)斋诗选》被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出入于香山、剑南之间”。《(纟见)斋诗谈》是张谦宜的一部诗歌理论与批评的专著。全书共八卷:卷一《统论(上)——大旨》,  相似文献   

20.
束修     
《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刊发史野的补白《“束修”与“志于学”),所论《论语·述而)中“束修”一词之义,我很赞同.史野说这种解释出于今人唐满先《论语今译》,唐先生此书我尚未得读,但这一解释则古已有之,且例证甚多.清褚人获《坚瓠广集》卷五有《束修》一节,兹标点照录,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