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两个重要组成元素,前者是指人们在艺术活动中,以对自然界所属物的稳固模仿和真实描绘为主要手法,通过形体认知和体验来表达主体的情感认知的一种创作方法,后者是指人们在艺术活动中释放主题强烈内心情感感受,或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构成特征符号来传达情感感悟的艺术创作手法。应用艺术设计从人的某种物质功利目的的需求开始,以材料、现代技术工艺等客观条件为基础,体现出造型艺术的表现特征。应用艺术设计创作需要通过艺术表现与再现手法的相互借鉴与交融,从而实现作品的新创意,达到艺术共赢。  相似文献   

2.
张雪 《国际公关》2023,(9):149-151
现代工匠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敬业意识,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思想。就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而言,现代工匠精神并不仅仅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素养,也是学习者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必须拥有的价值观念。把现代工匠精神纳入到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门人才的教育工作之中,不仅仅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在关键时期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当前全面促进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就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更是当前全方位提高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创作水平和艺术设计素养的基本要求。本文就现代工匠精神的含义展开研究,对现代工匠精神在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中的意义作出初步的研究,给出一些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光构成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光的物质在不断地扩展,光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光不仅用来照明,而且还是一种具有魅力的造型手段,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直接使用光作为创作素材的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相继出现,光结合现代高科技及现代理念的创作表现,已经成为现代造型艺术与设计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建筑艺术设计的基础。通过素描基础的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造型观察能力、造型空间思维能力和正确的绘画表现技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为将来建筑艺术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线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元素之一,所具备的情感特征与性格特征在视觉形态中表现得敏感而丰富,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家具设计的结构与装饰之中。线在家具椅子中所表现的形式丰富多彩,把握好直线、曲线、直线与曲线结合的运用原则,从造型的基本形态出发结合其他要素设计开拓更多形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类对物质生活与情感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建筑装饰是以美化建筑形象及其优化建筑空间为目的的行为。建筑装饰作为造型艺术的特殊形式,与建筑共同书写着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建筑装饰由于其特定的物质和精神功能而区别于造型艺术的其它门类,参与着建筑的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创造。通过对建筑装饰艺术的缘起、发展历程的综述以及其与建筑艺术关系的理论分析,阐述了建筑装饰的历史地位、文化意义以及建筑装饰艺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公共艺术设计在21世纪已作为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远策略之一。为扼制环境恶化,保持生态平衡,消除大量人为形态的视觉污染以及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严重失调,而影响人们的生活信念的现象,加强环境意识与公共艺术设计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设计艺术新旧时代的转换期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设计艺术运动。它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当代首饰设计乃至艺术设计的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中国首饰设计既要借鉴它的装饰特征和表现手法,又要充分学习它在首饰设计艺术领域的题材选择,以及及形式的实验探索上所表现出的超人勇气和大胆想法,寻找国际文化背景下中国本土首饰设计师的艺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艺术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可以借助传统表演艺术、艺术设计及影视艺术等艺术路径实现对外传播。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的创作从传统造型艺术中汲取灵感,生成新的作品,面向海外传播同时,必定带动其中传统造型艺术信息的跨文化传播。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造型艺术元素,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向域外推广的重要艺术路径。文化遗产纪录片、古装影视剧和动画艺术片等影视艺术包含丰富的优秀的传统造型艺术元素,是易为海外观众所接受的传播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扩大海外影响力可以考虑更多地利用艺术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试谈绘画性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绘画性素描与设计素描从宏观上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绘画性素描研究的是造型的审美性和构图的完整性,侧重于外在形象的结构表现,再现的是画面意境的传达,突出精神追求为主、物质为辅;而设计素描更多关注的是对形体结构内外的剖析和整合,强调其物质性、逻辑性、实用性、功能性、技术性,表达的是设计蓝图的一门艺术设计基础课,把审美与精神享受放在了附属的位置。本文试就绘画性素描与设计素描这两大不同体系的差异性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彝文书法是彝文字体艺术化的直观表现形式之一,是彝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文书法承载着彝族文化 符号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凝聚着彝族人民的发明创造和智慧结晶。 彝文书法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意境美之间相互关联, 互为映衬,从而共同构成了彝文书法艺术的根脉和灵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设计谋求新的发展必须跳出单纯照搬他人模式的老套路,设计教育立足于自身文化思考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民间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特定载体以其艺术性、实用性、精神娱乐性、地域性等特点,对完善设计本土化教学、应用传统艺术的意向语言进行设计创新和形成专业办学特色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宗白华基于形上学宇宙论的艺术观与美学观纠结在一起,具有艺术哲学的色彩。他始终关注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联,追求艺术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宗白华的艺术史观也是建立在民族宇宙观和美学诠释学的基础上,虽然没有温克尔曼所期待的科学艺术史的合理原则和丰富史实,但他并未寻找一个黑格尔式的"理念"来演绎艺术史。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域中,宗白华的艺术史研究沿着"艺术精神"主导下的艺术风格的变迁以及美感类型的演进来展开的。他主要是从艺术精神、文化象征与艺术风格、美感类型、艺术境界与价值等多个向度来阐释艺术史的观念。其艺术史观和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艺术的本质在于其精神性,从艺术和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中去确立划分艺术形态的标准是符合艺术本质的.按照艺术所包含的精神内容的不同,艺术形态可分为神性艺术、人性艺术和理性艺术,以丰富的艺术史例可以说明其特征.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理想的集中概括。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所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的内涵、创造过程、结构特点都体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意境产生的哲学背景 ,庄子的“游心”思想则是其具体的精神来源。气韵生动的自然成为人类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创造的根本途径是“澄怀观道” ,在静默中观照活跃的生命 ,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最高灵境。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点 ,“虚”是空灵和韵味之所在 ,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情趣。综观中国古代文化 ,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空灵动荡、深沉渺远的美学追求。意境不仅是艺术 ,也是人生的极境  相似文献   

16.
变革和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在创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精神世界的新需求,在为满足这种日益变化新需求的情况下,人们又不断激发着新的设计理念,从而来满足种种新需求体验的出现。现代设计以创新性原则为主导,实现在产品的品质形象、艺术形象、文化内涵及个性化塑造上的优化和完善,在创新维度上体现出产品的艺术性、超前性、文化性和经济性,它能够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文化性消费的欲望,提升设计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7.
流行文艺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现代人类生活联系紧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流行文艺的生产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促进下蓬勃发展,但市民文化力量的增强使流行文艺生产不可避免地带有商品生产的属性,主流文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杆遭遇消解。显然,流行文艺的生产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立足民族性的弘扬,追求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情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化现象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追求设计艺术化的时期。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以追求生活“差异性”的艺术精神来指导设计活动的。它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规范,是由多种风格、多种方法、多种文化倾向和美学趣味组成的多元化语义场。在表现方法上,后现代主义设计呈现出非理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活动是人类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物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正是由于园林艺术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这就构成了它与其它意识形态艺术的明显联系和区别。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也与古典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受绘画理论思想的指导。园林艺术是融入了各类艺术形式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对于空间艺术专业而言,如何汲取并应用古典园林艺术的布局及空间处理手法,服务于现代的空间艺术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艺术真理问题是西方诗学与哲学论争的中心问题。19世纪西方文化界多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否认精神科学的真理要求。伽达默尔承继海德格尔的真理“言说”重提艺术的真理要求,并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深入阐发了艺术的本体论结构、艺术真理因表现活动而“在的扩充”、艺术真理与此在在世的问答逻辑等基础性问题,从而丰富了古典哲学范式下的艺术真理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