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IN结合的学习理论,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必须建立在人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就是说,学习过程必须以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即认识过程和意向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统一于全部心理活动中。前者是与人的智力因素有关,后者与人的非智力因素有关。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智力因素参加,也要有非智力因素参加。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学习的成功一智力十非智力因素。这就是IN结合的学习理论的核心涵义。如果用符号表示,则这个公式可表述为A(成功)=1(…  相似文献   

2.
教育发展的现状告诉我们,在重视智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在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充分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催化”作用.所谓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们除智能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从狭义上来说,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基本因素组成.从学习的角度而言,非智力因素包括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等等.  相似文献   

3.
智力的定义是指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智力因素是指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和判断等五种基本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智力是保证人们成功的进行认识活动中各种稳定心理的综合能力,也是人具有的内在先天素质或称之为天赋。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的培养。 世界上智力超常的人毕竟是少数,而绝大部分人都是中  相似文献   

4.
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董金盈(河南省方城县教师进修学校)“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在1935年发表的《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中首先提出的。现在人们一般把非智力因素定义为: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从广义上看是指除智力之...  相似文献   

5.
论文精华     
燕国材教授论非智力因素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燕国材教授曾经在1983年2月11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谈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经过几年研究,燕教投准备对非智力因素进行系统地论述。日前在《贵州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论文中,燕教授对非智力因素的提出、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和意义,非智力因素的三个层次分别作了论述,最后在第四部分提出了一条假定与一个公式,即假定“人们的智力水平大致是差不多的,但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往往却很大”;这个公式是:A=f(I,N),意思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学习的成功由智力与非智  相似文献   

6.
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正由于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即优化非智力因素,一直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苦心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学习、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言,它们是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两者都处于最佳状态,幼儿的智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然而有些家长由于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总想让孩子在某些方面出人头地,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的幼儿园不顾教育原则,盲目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心理,加大知识教育,却淡化了非智力因素教育;特别是独生子女特有的依赖性、草率性、自省、自制能力差的特点,在幼儿园的孩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这些实际、加强幼儿非智力因素教育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注重非智力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外语学习潜能开发的实质是指脑力开发,主要包括人的潜意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及注意力等四个方面内容。按此内容,提出了潜意识与智力因素、潜意识与非智力因素、潜意识与注意、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与注意力等五个方面的外语学习潜能开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浅谈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构成学生心理素质的两个重要的内在心理因素。它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智力因江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加工处理工作,它在个体身上具体形成和表现为各种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具有核心意义。非智力因某个性特征不直接介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但起着激发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调节学习活动过程的作用,它在个体身上集中反映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憎绪、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功能,是影响学生成就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就必须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品质进行鉴定.了…  相似文献   

10.
要具体回答智力心理活动的矛盾结构 ,必须科学地划分心理活动及其要素 ;以心理活动的反映对象为根据 ,把心理活动及其要素划分为认知心理活动及其要素和价值心理活动及其要素 ;认知心理活动和价值心理活动的对立统一 ,构成了智力心理活动的矛盾结构 ;认知心理活动是智力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价值心理活动是智力心理活动的主导和充要条件 ;欧美各种智力结构理论 ,弃本求末 ,近于烦琐哲学 ;智力矛盾结构论的确立 ,必将对实验心理学、学校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创新活动发挥更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一种综合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非智力品质的支撑.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好奇心、探索欲和自信心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情感体验与智力发展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个性结构中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由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多种因素组成。近些年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在我国心理学界,有些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教师认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称.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事实表明:智商高的学生若非智力因素差则学业不一定有成;而智商一般的学生若非智力因素良好则学业也并非一定无成.于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几点思考许岩峰非智力因素,是20世纪初随着智力概念的提出和心理测验的蓬勃发展应运而生的新概念。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W·P亚历山大在其《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在我国最早是由吴福元1981年在广州心理...  相似文献   

15.
<正>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一般习惯于把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分为环境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两大类,这里所说的学生自身因素主要指学生的智力水平、认识方式、动机、情绪状态、性格特征等,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从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非智力因素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渚如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关系是什么?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有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学习的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实践证明,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不好,并非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也即非智力素质的不良影响所致。张志公先生指出:“从小给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的学习和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兴趣是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调查,结合心理学理论扣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培养学生学习社会课兴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智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智力因素共同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始动、走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信念、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人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挥有促进作用,对智力上的某些弱点有补偿作用;反之,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对智力开发有遏制作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全面提高班级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体会到,正常人智力潜力很大,没有多大差异;差异很大的是具有很大可塑性的非智力因素。而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必须抓好以下五个中心环节。 1.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是被意识到的活动和行为的诱因,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它具有最大的内驱力。学习没有动力不行。我通过理想班会、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报告、人生观讲座、尤其是古今中外名人成才之路的讲座,来激励学生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  相似文献   

20.
1外语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智力 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恰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意培育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要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在较高层次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夯实学生的智育基础,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调节和催化的作用,如果这些因素发展滞后,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阻碍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在外语教学中,在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