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壮语地名中壮文化最容易流失的是一地二名,其次是意译。音译最便于壮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也要注意"雅化"也会造成壮文化的流失。  相似文献   

2.
英语人名翻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人名的翻译在遵从名从主人、标准汉音及约定俗成三个原则外 ,在许多场合还应作一些变通处理 ,如采纳音译法、音译加注法、释义法等 ,使人名的真实内涵得到体现 ,从而让译文读者得到与阅读原文一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得翻译研究得以借鉴女性主义思想,扩大其研究领域,重新审视翻译活动的诸多问题。而生态女性主义的崛起,使得翻译研究在关系论、整体论和多元性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理论话语。  相似文献   

4.
人名属于一种文化范畴,也是一种语言符号。藏民族的社会历史、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民俗风情、语言文字等与人名密不可分,并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随着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藏族人的姓名也是翻译内容之一。在翻译藏族人名时,只有更全面地分析和更深入地了解藏族人名的文化含义,才不会在翻译过程中发生尴尬的事。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中人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同复杂的社会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更是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对比了英汉人名的文化内涵差异,对文学作品中人名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翻译人名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顺应理论为指导,针对外宣翻译中的人名翻译,从一般人名翻译、名人名讳翻译、约定俗成名称以及谚语典故人名处理几个方面,阐述了翻译人名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并探讨了专有名词中一直被忽略的人名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外国人名时,人们往往查阅权威词典中的人名表和专门的译名词典,并以词典中的译名为标准译名。但是相关词典中的外国人名翻译却存在杂乱不一,不规范,内容缺失,缺少权威性等问题。这给译者造成困境,也产生了姓名翻译混乱的现象。人们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如多查词典,对比查证,遵从相应国家标准,创造性地规范译名等。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往往鲜明的体现了作家的创作意图,在作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翻译界一直有"译名难于译文"的说法。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对于提高译本的可读性和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释名场合,是指小说中对于人物名称的来历给予解释的场合.在释名场合下,汉语人名本身的字面意义得到凸显,同时由于这些字面意义与中国文化的某个方面,小说情节发展的某个阶段发生关联,从而对译者的翻译能力提出挑战.本文以《红楼梦》的杨译本和霍译本为蓝本,分析释名场合下《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的案例,总结释名场合人名翻译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为今后翻译中对同类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壮语动词语法化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导致其语法化的因素在不同的语言中并不完全相同。壮语动词语法化的主要因素是句子的分裂、与词义相结合的句法变化、语法意义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各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和文化也相互渗透。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在交际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翻译就是从形式上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是一种跨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的转换通过翻译得以实现。准确的翻译使不同语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无障碍。而人名地名翻译中零文化转换的情况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却越来越普遍。本文通过人名地名零文化转化的现象,分析了零文化转换的趋势和理据,从而阐释了富含文化因素的人名地名零文化转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名文化与欧美人名的汉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翻译欧美人的姓名,应从欧美人姓名的基本特点入手,正确对待约定俗成的译名,正确音译其姓与名之间的介词,准确翻译含有序数词的欧美人名,注意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意图。研究人名文化及其汉译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外国人名翻译失范的原因、弊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在外国人名翻译上很不规范,这有历史、现实和认识三方面原因,但关键在于对外国人名翻译的弊害认识不足。外国人名翻译不规范,不仅造成认识混乱,更给交流、学习和研究带来不便甚至是严重影响,规范外国人名翻译势在必行。只要国家规范,学界重视,外国人名翻译的规范最终必将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外国人名翻译失范的局面就一定会有根本性的扭转。  相似文献   

14.
桂西南粤语和壮语的接触关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西南粤语和壮语长期接触,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产生了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集翻译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翻译家之一,他的翻译思想具有明显的独创与超前意识,为我国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值得挖掘的话题。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例,对林语堂先生的翻译思想进行解读,指出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实践都体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和谐统一"、"译者中心"、"选择/适应"及"译有所为"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日益频繁,以强势国家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对以弱势国家为代表的弱势文化的文化霸权日益凸显,这种文化霸权破坏了文化交流的平衡,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在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下,有必要构建和谐翻译生态观,并在此指导下进行和谐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7.
壮语和泰语同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语言。壮语■jou5和泰语ju■5虽是同源,都能用做动词或介词,与汉语"在"意义相当,但是二者的语法化趋势却截然不同,即泰语ju■5具有"进行体"、"持续体"的语法化特征,壮语■jou5则没有。而泰语ju■5的语法化特征又能从中古汉语"在"的助词用法中得以反映。泰语ju■5的语法化特征应是包括壮语■jou5在内的早期侗台语的语法特征之一。只因壮语■jou5深受汉语影响,被迫与汉语"在"的语法趋同,远离汉语影响的泰语ju■5则仍保留着古侗台语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8.
欧美人名的汉译应遵循两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包括从主原则,正确处理各种形式的外文人名、使用统一的音译用字和标点符号等内容;历史原则即约定俗成的原则,对一些使用时间长、频率高、范围广的译名.即使属误译.也不应“正名”。  相似文献   

19.
从翻译主体、翻译环境两方面将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进行对比研究。阐释了两种翻译观都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中心位置,起主导作用。论证了关联翻译观所强调的认知语境是翻译生态环境包含的要素之一。揭示了在翻译环境的概念、范围和所指等方面,生态翻译观比关联翻译观更为宽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