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新命题:时间是生成中的空间新维度。这个命题的含义是:时间也是空间,但不是已经形成的空间,不是完成态,而是进行态,是正在生成中的空间。也就是说,现实的空间是由时间生成的,而时间是正处在生成之中的空间新维度。时间向空间的生成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从低熵到高熵的信息消耗过程,当熵增到宇宙达到了热平衡,宇宙就不再发生任何运动变化,时间之维就凝结为空间之维。这样,时间的持续性就凝结为空间的广延性,时间持续上的不同事件就转变为空间广延上的不同事物,从时间事件的"现实—信息"形态转变为空间事物的"现实—现实"形态。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遗作《少帅》的出版无疑为张爱玲之研究提供了许多新材料。这部有志于打开美国文坛的转型之作,倾注了张爱玲许多精力与才情,虽则未完,但为《小团圆》等后期小说的创作做了相当的准备工作。文章着重梳理了《少帅》中对于封闭空间的营造以及时间意识的凸显,而这两者带有典型的张爱玲特色。  相似文献   

4.
杰弗里·乔叟的诗体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该作品首创了英雄双行体,为乔叟赢得了“英国诗歌之父”的美誉。作品一方面通过戏仿西方传统中的一系列典型二元对立层级结构,另一方面通过让弱势方对强势方施加权力来颠覆组合中的权力层级关系,还以更多细节打破各元素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突出组合的不稳定性,最后通过模糊概念元素之间的边界来彻底解构二元对立层级结构,呈现意义的“自由游戏”和“不可判定性”,展现了乔叟在文学思想上超越同时代(甚至后来数个世纪)的独特性与先驱性。  相似文献   

5.
时间与空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秩序是与人的生命状态及精神体验密切联系的,时空观属于一种意识范畴,有着严肃的伦理道德指向。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垂死的肉身》中的时空细节进行解读,分析其中的道德伦理内涵,呈现出人与时间空间的冲突;只有建立正确的时空观,才能帮助人类走出道德困境,找到自身在茫茫宇宙中位置与方向。当时间迫近或身处异地时,人们懂得如何承受自己,实现人与他人,最终与自己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
《盗梦空间》作为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经典之作,在引进国内之初便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该片在叙事策略上,尤其是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表现方式,一直是学界热衷讨论的话题。文章认为该片采用了空间化的时间设置,用空间割断时间的叙事手法以及梦幻式套层结构的形式,使整部影片在叙事上呈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建筑空间的特性,空间并非客观实体,其观念来自于知觉体验.现代建筑活动对几何空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空间也越来越依赖几何学.分析了空间存在的虚实两面性以及物质与精神两重性,从建筑空间的物质属性和空间的时间性论述了时间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时代精神并不是超越历史的永恒精神,而是具有时代性特征的精神;时代不仅是时间上的概念,还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亦即时代精神不仅有时间上的维度,还有空间上的维度。对时代精神的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分析,并揭示其现实约束,才能更为全面地理解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城市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谈起,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形态的构成特征。论述了作为现实存在的城市形态和作为历史存在的城市形态的内在关联性和历史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卡尔维诺的零时间术语对其创作影响巨大,直接启发了他对叙事如何挑战诸种事物空间同存性的思考。他后期提出的结晶体写作、百科全书写作均与零时间的空间启迪有关,有明显的空间叙事特征。卡尔维诺后期的诸多作品,与当下德勒兹的空间美学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都堪称典型的根茎书。  相似文献   

11.
就《水浒传》而言,至少存在3个时间概念:事件发生的北宋;作品产生的元末明初;读者所处的时代。空间与时间交织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如果不能充分了解空间随着时间而产生的变化,就可能引起混乱。黄河在宋元之间泛滥频繁,下游河道变化巨大,淤埋城镇村庄,改变平原水系道路。《水浒传》中不具体叙述地理位置,显示了作者的明智;而少数看似不合理的行走线路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如元末明初从江州至开封完全可以在梁山作水陆换行,这与当时黄河、运河的状况相符。因此,传统文化和人文学科的研究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13.
李明 《北京纪事》2011,(2):14-19
岁末年初,关于房价涨跌的争论又起,其中,不乏拍脑门儿、想当然之说,某些知名专家语出惊人,判断房价涨跌的估算往往差之千里。缺少理论和实践支撑的说法有噱头、忽悠之嫌,说出来误人、误家甚至误国。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虽然把琐细的民间生活作为对城市生活的纪录,但是她的小说叙事并没有因为这种叙述而滑向狭窄、封闭的一面,在她的小说叙事中,王安忆努力打造着历史时间的隧道,不断地变换着空间场景,以此来表现城市的生态、精神.  相似文献   

15.
时间和空间本是小说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交叉的因素,共存于文本中。但大多数批评家较多地关注时间而忽略空间。本文从具体物象的空间、象征性的空间、时间标识物的空间三个角度解读《罗生门》的空间艺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时间与空间进行特殊处理,雨中猫展现了一对夫妻之间感情疏离的故事。叙事学家里蒙·凯南将时间分成三个维度:时序,时限和叙述频率。文章将详细讨论这篇短篇小说中的时限和叙述频率。另一名叙事学家米克·巴尔认为视觉,听觉和触觉这三种感官参与了空间的呈现。此外,她还强调了空间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也将在文章中得到进一步论述。通过巧妙地运用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常见的叙事元素,小说的主题得以更好地体现。  相似文献   

17.
空间概念是人类最初形成的概念之一,与人类息息相关。很多抽象的概念都是在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形成,时间概念的形成也是在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而被赋予了空间化的特征。时间概念空间化主要表现为:绝对参照物的时空隐喻化、以自我及及物体朝向为参照物的空间隐喻化、以它物为参照物的空间隐喻化。  相似文献   

18.
王充本着"疾虚妄"的叙事目的和"求真实"的叙事态度创作《论衡》,叙事形式富于逻辑性,三者共同构成了《论衡》"是而直"的叙事空间,体现了王充理性思维模式。在其作用下,王充重新构建了物理空间和伦理空间。王充的理性思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时间与空间是物理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古往今来,人类对时间和空间问题的探讨从未停止过。概括起来,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时空观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几何学时代、动力学时代和相对论时代。其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这三位代表性科学家的观点基本反映了人类时空观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著名的《豳风·七月》一诗中的时间在纵向与横向上都存在着一种有序的变化,这样一种形式变化在诗中形成了一种时间结构。诗歌当中的这种时间结构很好地体现了上古先民的时间意识。先民们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把握时间,他们的时间是一种感性的时间。先民们对抽象的时间进行了一种人为的分割,从而使其具有了明显的节奏感。他们的时间又是一种循环性的时间,具有可把握性和可预见性的特点。同时,对于先民们而言,时间又是一种秩序的象征,它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