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卓雍湖在西藏浪卡子县的群山之中。桑顶寺就位于羊卓雍湖西南一座山坡上。 1946年,只有四岁的吉尊·阿旺喜珠·德吉卓玛,刚刚被十四世达赖喇嘛封为第十二世桑顶女活佛。她的父亲仁典杰布,是吞巴庄园的管家。在德吉卓玛出生不久,她得了一场重病,求神打卦之后,她被送进拉萨仓姑尼姑庙。这年,桑顶寺来选活佛,她认出了前世女活佛用过的东西,就被封为女活佛。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教派(五)觉囊派觉囊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主要分布在今四川、青海交界一带,觉囊派的渊源,据《觉囊派教法史》记载,可追溯到无著论师。认为无著论师“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他空大中观的见修”。他空思想传入藏区后,许多人便热衷他空思想的修习和宏传。大...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教派(一)宁玛派宁玛派奉公元8世纪到藏区传法的密宗大师莲花生为鼻祖,在教法传承上主要是弘扬前弘时期的经典法要。该派13世纪时正式形成。宁玛派主要有两大传承系统,一是经典传承,一是伏藏传承。经典传承有《幻变网》的传承,集经的传承和心品的传承。心...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教派(三)噶举派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传承最为繁杂的支派之一。早期,噶举派有两大传承系统,一是“塔布噶举”系统,一是“香巴噶举”系统,后一系统(即香巴噶举系统)由琼波南交巴创立。该派在香地方广建寺院,招收门徒,积极宏扬密法,后一度得到很大发...  相似文献   

5.
长期漂泊异乡的儿子,最知母亲怀抱的温暖。五十八岁的扎西多吉曾在印度浪迹了三十一年,1980年回国定居后,他以报效祖国的热忱,勤奋地工作,为人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生活的道路弯弯曲曲。扎西多吉向我们叙说了他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6.
元代,大批伊斯兰教众(穆斯林)从中亚、西亚来到中国,连同唐宋时来华的阿拉伯、波斯人,共同组成我国回族的先民。伊斯兰教创立后不久,即教派萌生,以后越来越多。正如传说的那样,穆罕默德曾说:“以色列人分裂为七十一派或七十二派,基督教徒也是如此,但是我的教徒将分裂为七十三派。”元代伊斯兰教徒(当时称为回回人)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人数又很多,当然会有各种教派的信奉者。但由于史料记载的欠缺,据  相似文献   

7.
1984年10月,在全国经理、厂(矿)长统考中获得西藏考区第三名的是拉萨市粮油加工厂30岁的厂长索朗多吉。今年五月一日,这位在全国统考中成绩优异的唯一的藏族厂长又荣获了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勋章和“勇于改革的厂长”的称号。 1984年10月,索朗多吉从成都参加过统考,回厂后首先就想到了领导班子的改组问题。粮油加工厂原来基础较好,领导班子作风正派,但他觉得对班子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近两千年间,与封建君王关系密切的佛教高僧层出不穷,他们在宫廷的传法活动,是中国佛教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他们又往往要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如鸠摩罗什被后秦姚兴尊为国师,大量翻译佛经,佛驮跋陀罗受南朝宋武帝刘裕敬重,传播禅法于江南,又如玄奘与唐太宗,法藏、神秀、义净与武则天,八思巴与元世祖忽必烈,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例。从元代开始,藏传佛教受到元、明、清三朝皇室的  相似文献   

9.
青海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派现状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伊斯兰教是信教人数较多的第二大宗教。明中叶以前,回族、撒拉族中的伊斯兰教只有“格底目”一派,清末伊赫瓦尼和西道堂相继形成,和格底目并称三大教派。明末清初苏非派的哲赫林耶、虎夫耶、嘎底林耶和库布林耶先后传入青海地区,形成四大门宦及其所属支系。长期以来,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的发展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但影响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而且它的教规和教义,也深深地渗透于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家庭、婚丧、饮食、起居、礼仪等各个领域。穆斯林信…  相似文献   

10.
元代西藏佛教领袖与蒙古皇室的交往中,萨迦派及款氏家族诸人的活动自然是占据首要地位的,无论是从对皇室的影响力、权势的显赫、在西藏占有的地位等各方面看,萨迦派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不过,要想全面地研究元代西藏佛教与元朝皇室的关系,其他各教派与元朝的交往也是不能忽略的重要内容。噶举派中的止贡、蔡巴、达垄、噶玛、帕竹等支派都曾与元朝皇室有过重要联系,它们与皇室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萨  相似文献   

11.
王雪梅 《回族研究》2012,(2):117-121
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研究是宗教学、民族学、回族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自民国发端至改革开放之后兴起,历经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后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已有众多研究成果问世。对既存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且对于进一步开展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海伊斯兰教派门宦(一)伊斯兰教自创立1300多年来,同其他世界性宗教一样,内部分化形成派别,出现了逊尼(即大众、正统派)、什叶(只承认阿里为穆罕默德唯一合法继承者即追随者)两大派系为分野的教派。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基本属逊尼派,在后来的发展中,什叶派...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派问题,是伊斯兰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5个方面探讨了清代包括青海在内的两北地区伊斯兰教产生诸多教派的政治、经济、社会及宗教本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 铁龙年 庚辰) 年初,章嘉·若必多吉离拉萨回北京。抵达北京时,乾隆帝出寝宫院门迎接,并按满族的礼节,与章嘉·若必多吉行抱见礼,互致问侯,并献哈达。章嘉·若必多吉向乾隆帝详细奏报西藏情形,乾隆帝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参阅大量藏文典籍,通过分析和整理藏传佛教各教派高僧大德之颇具影响的学术成果,较全面系统地概述了高僧中部分杰出之梵藏翻译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佛学理论家、藏医药大师和天文历算家的生平事迹,为系统研究藏传佛教宗教人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章嘉活佛是清代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正如乾隆帝在《御制喇嘛碑》中所说:“我朝惟康熙年间,只封一章嘉国师,相袭至今”,从康熙帝开始,历辈章嘉活佛在清朝宫廷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而历辈章嘉活佛中以二世阿旺洛桑却丹和三世若必多吉最为重要,对康雍乾三朝清廷与西藏和蒙古的关系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在清代藏族史、蒙古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伊赫瓦尼维新运动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伊赫瓦尼教派使20世纪的中国伊斯兰教掀开了新的一页.文章根据对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一的伊赫瓦尼在偏居青藏高原东北一隅的临潭县的传播与发展所作的调查,向国内伊赫瓦尼教派的研究提供了一份较为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被史学家所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身为乾隆朝国师的章嘉若必多吉在清王朝加强和巩固对蒙藏地区的统治过程中扮演了突出的历史角色,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不但是一位佛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翻译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现对章嘉若必多吉的政教活动及历史功绩做一简要评介,请方家不吝赐教。 章嘉若必多吉又名章嘉意希丹贝准美,藏历第十二饶迥的火鸡年(公元1717年)正月十五日诞生于甘肃凉州西莲花寺附近的一位咒师家庭中,父名祁家仓巴古日丹增,母名布吉。1719年由却藏活罗桑丹贝坚赞和嘉木样活佛协贝多杰经过考验被确认为二世章嘉阿旺罗桑曲丹的转世灵童,上报清廷承认。“当时,一个蒙古王公家出生的孩童也被宣称是二世章嘉的转世,清廷大臣也大多倾向于那个王公,上奏皇上的事因而遭到理藩院的阻止。二世土观活佛对理藩院的大臣说:‘多康出生的那个孩童与安多卫藏的贤士大德和护法神降示的悬记正相符合,而且灵童也识别出了前辈的遗物,是前辈章嘉的无可否认的转世。另一个幼童未经任何程序辨认,如果你们不按例奏报皇上,那我只好在觐见皇上时面陈此事。为了我的上师,  相似文献   

19.
马平 《回族研究》2005,(4):107-110
新兴教派门宦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而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层出不穷。近一二十年,在中国各地(尤其是西北甘宁青地区),新兴教派门宦又呈现日趋活跃的态势。宗教内部改革、宗教教义教理方面的分歧、宗教资源的争夺、经济利益驱动和宗教管理工作相应薄弱等是新兴教派门宦产生的深层根源,但是新兴教派门宦不断产生并不是中国伊斯兰教独有的现象,而是世界性宗教普遍发生存在的问题。探索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如何缓解因新教派门宦的产生而带来的穆斯林民族内部纷争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稳定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加强社会控制。穆斯林民族内部也应寻求一种积极机制,加强宗教自律,减少因频繁发生的教派门宦纷争而造成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的是西北伊斯兰教门宦教派与近代西北回族军阀的形成之间的关系。门宦在近代西北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回族军事集团在形成过程表现出对门宦组织巨大的依赖性,但在回族军阀体制形成后,又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排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