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从一九七九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伟大的战略转移。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它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需要我们认真思索,作出科学说明。把全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看待经济建设的一个原则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存在着根本分歧。林彪、“四人帮’,推行一条极左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一贯反对现代化,反  相似文献   

2.
《学术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二期,曾以《理论工作要把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为题,发表本刊编辑部文章,坚决响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号召,阐述了三中全会精神对理论学术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特别是要把理论学术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的问题。从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召开,经过了几年的艰巨努力,我们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任务,并把发展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确定为战略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略论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我国革命道路上又一个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从一九七九年起,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公报在分析转移党的工作重点的依据时,重申了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七年作出的关于“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的重要论断,并指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应该按照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去解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决不允许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界限,决不允许损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安定团结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且从一九七九年起拿三年时间实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以后,从工作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明确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从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上,把我们的指导思想搞清楚,这对我们贯彻执行好八字方针,使我们的经济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号召我们把各项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文艺战线来说,也就是要把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建设上来。既然建设社会主义文艺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那么,是否还需要对古代文论进行研究呢?由于“四人帮”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散布了种种谬论,使得有些问题弄得是非不清。“四人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左”字。他们为了制造文艺空白,推行“阴谋文艺”,便藉口批判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地分析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对于清楚地认识和顺利地实现这个历史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宝库中,人民民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却把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和党的民主传统践踏殆尽。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最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号召我们: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夺取新长征的胜利,必须努力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9.
发刊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这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在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进军的号角声中,《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与读者见面了。本刊是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而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的理论学术刊物。我们创办这个刊物,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为研究、探索四个现代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及时地结束揭批林彪、“四人帮”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从一九七九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作出的英明决策,是伟大的战略性的革命转变。它完全符合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愿,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无比热忱,为加速实现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出自己的贡献。实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首先有个思想认识问题。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这些年来把许多根本理论搞颠倒了,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他们所散布的“把阶级斗争当日子过”,以及批“唯生产力论”的流毒,还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我们伟大祖国奔向四个现代化的时代列车鸣笛启动了! 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我们理论工作的重点也要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以适应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要求,努力为时代列车胜利前进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现在全省人民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怎样来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经过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党代会的认真研究讨论,一致认为,四川要把转移搞好,首先就要把起步起好,必须下决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一面前进,一面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这就是说,要通过调整充实,填平补齐,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把经济搞活,特别是把农业搞上去,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把一切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而人口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否相适应,是能否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人口的多少,增长的快慢,虽然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它可以起促进或延缓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人口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相适应,才能起促进作用,否则就起延缓作用。我国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人口众多,增长又快,廿年来平均每年以千分之二十的自然增长率(下称自增率)发展,目前已达九亿人口,在三十年里人口几乎翻一翻,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国人口盲目高速的发展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和高速度  相似文献   

14.
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九七八年过去了,不平凡的新的一九七九年来到了。新的一年,是在取得揭批林彪、“四人帮”斗争的伟大胜利,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样一个历史性伟大转变的重要时刻到来的。《学术研究》复刊以来,在广大读者和作者的热情支持下,坚持原定的工作方针和任  相似文献   

15.
在全党、全国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党中央提出,并由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从今年起集中三年的时间,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把它逐步纳入持久的按比例的高速度发展的轨道。国民经济要高速度发展,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调整的任务,就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 为了实现至二十世纪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号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当前,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又滚滚而来,我国经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关  相似文献   

17.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十一大和五届人大确定的新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根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分析,在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决定从一九七九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中央这一决定,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它对于进一步巩固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落后面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实力,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区各族人民,决心同全国人民一道,同心同德,集中一切力量,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1979,(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极其英明的决策,我表示衷心地拥护。借此我想就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如何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谈一点感想。列宁曾把文学艺术比作整个革命机器  相似文献   

19.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今年起集中三年的时间,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把它逐步纳入持久的按比例的高速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们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个战役,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是面对实际,实事求是,保证我国现代化事业真正能够脚踏实地地向前发展所必须采取的积极方针。回顾建国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实际,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总结这一历史经验,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这里,仅就有关积极平衡与消极平衡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决定,从今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对我们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工作和思想,必须更好地适应这一要求,来一个大的转变、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