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遵循市场化劳动关系运行逻辑,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劳动关系认为,经济效率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首要目标,分配公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基础性关系,转型期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率与收益分配公平的均衡。当前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在实践上形成了高效率、低公平的非均衡劳动关系,不利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劳动关系合作治理、型构合理社会结构、凝聚劳动伦理共识及利益关系协调稳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回归农民工应有身份,强化政府劳动关系治理职能、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促进农民工组织规范发展、提升组织化维权能力,推动企业发展转型升级、培育市场核心竞争优势等是提高劳动关系的公平性、构建效率与公平均衡的劳动关系之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农民工劳动权益纠纷不断,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劳动权益包含劳动权、报酬权、职业安全保护权、社会保障权、休息权等基本权利,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有农民工缺乏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等自身的原因,也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用人单位不守法、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等社会原因。提出完善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及监察力度,深化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等途径,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农民工权益保障缺位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既需要国家户籍管理和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又要从劳资关系角度保护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并从多方面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工作、生活在城市,而社会身份仍为农民的一种特殊劳动群体。他们的基本权益保障已成为一个令人堪忧的社会热点话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加强立法建设等是改变当今农民工现状的举措,但是,其现实效用严重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解决当今农民工问题的新构想是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农民工协会,及时、有效地帮助农民工解决关系安身立命的权益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生活在我国城市边缘的一个特殊劳动群体。其规模和社会影响已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其基本权益保障是一个令人堪忧的社会热点话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加强立法建设等是改变农民工现状的根本性举措,而现实效用不足以缓解该问题的紧迫性,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对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将对其产生更大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政府行为的偏差、工会力量的薄弱以及农民工自身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因此,需要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采用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推进工会改革以及提高农民工的素质等措施,才能真正建立起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我国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另一种称谓,在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情况严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阐述农民工劳动权益、社会权益和政治权利等方面受侵害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与法律地位,并从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方面提出了对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和私营企业主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新出现的两大社会阶层,农民工与私营企业主之间的劳动关系实质是阶层利益关系。选取劳动报酬、劳动环境、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障以及权益维护等与两大阶层利益紧密关联的四大劳动关系要素,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发现:劳动报酬、劳动环境、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障以及权益维护因素中的纠纷调解因子对农民工与私营企业主阶层利益关系和谐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其影响大小存在差异,其中劳动报酬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劳动环境、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障,最后是纠纷调解。提高农民工劳动报酬,改善农民工劳动环境,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劳资纠纷化解机制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力量.体面劳动是一种有尊严的、和谐的劳动,是一种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劳动观.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的相关对策,旨在引起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的契约主体身份转型、契约环境转型和组织机制转型有助于理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的现状及其原因。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维护需要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方面的自我强化,政府应在立法、行政、司法、普法和法律援助方面对农民工劳动权益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现象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现象,是户籍制度区隔的产物。这种制度区隔在就业、工资福利、住房及居住管理、子女入学、社会资本积累等社会各个领域所产生的扩散效应,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农民工的利益,影响到农民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造成了农民工与市民间的疏离和隔阂,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业是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集中的领域,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他们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建筑职工同等的待遇,在劳动保护方面还十分欠缺。本文分析建筑领域农民工劳动保护现状,探讨劳动保护不足的原因,提出完善农民工劳动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以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工群体性事件频发,劳资矛盾凸显。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采用三观策略,即在宏观上政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中观上企业和工会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微观上农民工积极提升自身人力资源质量,不失为缓解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之策。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法律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利,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推行平等就业制度,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健全劳动司法保障机制,加快法律援助进程,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福建省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培训、是否提出签订劳动合同意愿等因素对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产生显著影响,而教育、是否加入工会、企业性质等因素对其劳动合同签订影响不显著。研究认为,除重视劳动合同法律体系建设和执法监察外,还应当重视对女性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她们的权利意识和维权信心与能力,从而提高其劳动合同签订率。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管理与和谐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他们进城务工的目的不再完全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想能够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城市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乃至行动上的对抗,成为城市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也就成为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福建省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农民工的健康和是否提出签订劳动合同两个因素对其劳动合同签订产生显著影响,而教育、培训、组织化、企业性质等因素对其劳动合同签订影响不显著。研究认为,除重视劳动合同法律体系建设和执法监察外,还应当提高女性农民工的健康水平、维权意识和维权信心与能力,从而提高其劳动合同签订率。  相似文献   

18.
国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村民直接变成了市民;我国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工业化率,"农民工"常年象候鸟一样,职业是工人,身份是农民,没有真正被城市认同接纳.就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女性农民工是农民工这个群体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关注这一类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应从她们融入城市的性别分工模式和心理障碍分析入手,探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独特性,并完善女性农民工的法规政策,加强普法教育,着力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要发挥妇联组织、工会组织及社区的作用,推动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歧视"与"逆歧视":农民工不平等竞争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视"概念及有关模型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理论工具.对郑州市的测算表明,考虑到福利补贴等因素,许多岗位根本就不存在农民工对本地人的"逆歧视",至少替代效应不像仅就货币工资来说表现出来的那么大.如果全部取消国家对城市居民的就业和福利特权,至少在非正规就业等特定领域,农民工将表现出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应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对农民实行补偿性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