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其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对其所在年代的美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心理与政治参与方式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将之总结为其根源在于美国人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形成的民主心灵习性.本文首先基于政治心理学视角对托克维尔的民主心灵习性理论内涵进行系统阐述,指出所谓公民的民主心灵习性本质上即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政治心理习惯;其次,运用政治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对民主心灵习性予以理论解构,指出其应由公民的政治参与人格、政治参与态度、政治参与认知、政治参与记忆、政治参与知觉、政治参与情感、政治参与认同七个要素构成;最后根据勒温的场论与前述民主心灵习性的理论内涵,指出可基于下述两个方面培育公民的理性政治参与观:一是构建公民理性政治参与的心理结构,具体包括政治参与人格的培育、政治参与态度的树立、政治参与认知的提高、政治参与记忆的沉淀、政治参与知觉的培育、政治参与情感的培育与政治参与认同的确立;二是构建公民的理性政治参与行为情境,具体内容包括公民政治参与制度环境的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文化环境的培育与公民政治参与社会环境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多数原则是民主政治的一项最基本的程序共识.从可操作性角度,多数原则使得民主政治能够正常运转.但多数原则之所以具有合法性和神圣性,在于民主理念所持有的特定政治观和公民所具有的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3.
试析我国公民政治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构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公民政治文化,达到政治理念的一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必然。改变原有的臣民心理,构建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公民政治文化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民主实践、民众的心理结构等各个层面为之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在结构和隐性内核,其本质上是与民主政治相契合的文化价值观念.现代民主政治对传统政治体系的颠覆与超越不仅为公民意识的发育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而且还借由民主制度的教育功能培养和塑造着良好的公民性格,并通过民主制度的训练赋予公民角色以切身的体验与感受,因而,现代民主政治构成公民意识发育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知情权与信息公开制度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知情权和信息公开体现主权在民和国家资源共享的民主、共和原则 ,体现保障公民权利和制约国家权力的宪政原则。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前提 ,信息公开是国家权力主体对公民对社会的义务 ,是实行民主政治和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实现信息公开和阳光下的政府 ,有赖于我国民主的不断扩大和法治国家的建立 ;有赖于党政干部对人民负责的观念的树立与增强 ,更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尽管民主本身意味着参与,但民主和公民参与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在当代西方占主导的自由民主理论中,公民参与的地位异常低微,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所具有的内在危险被主流的经典民主理论反复强调.反观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则充分强调了"参与"在民主发展中的价值,从民主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带来了民主模式的创新.相对于自由民主政治哲学对公民参与的疑惧乃至反对,参与式民主的政治哲学和中国民主发展有着更强的契合性和说服力,对我国民主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需要现代公民,公民的生成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公民教育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效用和意义,主要体现为它在建构政治关系、培育政治意识、引导致治行为、传播政治文化、通达政治民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价值维度的层面来考察公民教育,有利于维持我国政治体系的稳定运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公民表达权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主政治的话语表达特征日益凸显了公民的表达权.保障公民的表达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要为公民自由表达权的实现创造条件;也要尊重公民的表达权,宽容公民表达的合法观点和意见;同时还必须尊重公民在意见表达上保持沉默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普遍内化于公民的政治心理,外显在公民的政治行为上,对政治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成熟的公民政治心理与公正的政治有机系统作为支撑.公正的政治有机系统对维护健康的公民政治心理有强大的正向保障功能,发挥政治系统的制度功效,实现公民心理、利益、权利方面的需求,能够使公民政治心理更加趋于成熟,促进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昌盛  王芳 《理论界》2009,(10):35-36
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的基本宗旨是把交往理性当中的商谈原则贯彻到政治领域,试图通过利用商谈的手段在公民间形成政治共识,以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尽管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却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现,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1.
坚持民主执政与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有效形式.坚持民主执政必须紧紧围绕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个核心,按照政治参与的要求,定位民主执政的内容,探索民主执政的方式,完善民主执政的体制机制,在民主执政的过程中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民主政治视野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大学生是未来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实践主体,其公民意识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我国高校现有的教育体系偏重于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公民意识的培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应当发挥在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中的主导性作用,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依赖于共同体参与的强势民主理论的解析,有助于我们对社区公民参与治理的价值进行重新审视:社区是实现强势民主所需的现实共同体,以公共审议和共同行动为核心内容的社区参与治理也是公民接受教育的过程.地方层级的政治参与在培育有能力的公民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参与此过程中的个人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公共的公民,乃至这种能力意识将会逐级扩展到全国层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强势民主.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不仅系统探讨了商谈民主理论的哲学规范基础,而且还详尽探讨了商谈民主实现的方式——商谈原则和商谈类型。商谈原则应用于法律领域与法律形式相结合,形成民主原则。民主原则能够保证公民的交往自由,对那些与自己相关的政治议题进行理性协商,这种理性协商依次采用实用商谈、伦理—政治商谈、道德商谈及法律商谈四种类型,最终形成合理的政治意志,由此也证明了商谈民主理论具有实践上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白毅 《学术论坛》2012,(6):25-28
网络民主是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对社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背景下,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公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是网络民主的核心内容,但却面临无序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不均衡、心理不成熟、渠道不畅通、技术不完善等方面。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网络民主,促进网民均衡分布,提升制度化水平,提高网民民主素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并以此构建网络环境中公民政治参与秩序,推动网络民主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语境下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民主理想中,公民参与一直居于核心的地位.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对于理解民主政治尤其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呈现的是一种基于公民实践推理的政治自治的理想.它不仅标志着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新方向,而且也使古老的公民参与理想得以复兴,然而它也面临着当代社会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无罪推定原则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元璋 《江汉论坛》2007,(9):121-124
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权保障原则,它以保障被告人的权利为最高价值追求.民主和法治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政治伦理基础,司法公正是无罪推定原则的程序伦理基础.无罪推定原则要求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权、控诉权、审判权的运作必须以保障公民的权利为出发点.为了保证公民的权利免受国家权力的侵害,刑事诉讼必须实行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主义民主因其导致社会成员的原子化与政治共同体的分裂这一现代民主政治危机而面临社群主义的严厉批评.在社群主义视域内,民主政治根基于政治共同体的建构及其成员的具有强势内聚力的政治认同,根基于与政治自由相结合的爱国主义认同.惟有如此,民主政治的合法性才能够得以取得并延续.因而,针对自由主义所导致的现代民主政治困境,社群主义主张复兴关注公民自治、视参与自治为共同善的共和主义民主.主张在公民参与自治的过程中逐步培育和提高共和主义所需的公民美德.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且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充分表明公民教育是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要素.由此可见,公民意识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环节,而且影响到各方面工作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当整个社会大力建设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时候,必然要求每一个公民不断提高和强化自己的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当家作主意识,等等,这也正是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从而显示出公民教育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公民社会的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建构已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议题.许多公民社会论者倾向于将公民社会视为自由、民主和解放的象征.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公民社会并非如此完美,它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公民社会有可能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公民社会有可能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