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探究方法进行批判地吸收 ,给予分析、整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球伦理建构的方法 :吸取可资利用的传统道德文化资源 ,进行跨文化对话 ,从而在共时态和历时态的交汇点上寻求全球伦理共识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视界下的道德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理论运用到道德领域,创立了话语伦理学。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体系中,主体间性是奠基性和表征性存在,就话语伦理学而言,这表达了他对道德共识的强烈诉求。哈贝马斯所说的道德共识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生活世界——道德共识的存在界域;交往理性——道德共识的内核;话语——实现道德共识的沟通中介;可普遍化原则、对话伦理原则——实现道德共识的基本保证。哈贝马斯关于道德共识问题深刻且富特色的思考,能为我们的道德建设提供有益镜鉴。  相似文献   

3.
传统女性主义从性别维度分析传统科学文化,揭示出传统科学文化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与科学的"菲勒斯中心主义"。受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新时期女性主义解构传统科学文化的一元结构,从阶级、民族、地域等方面坚持科学文化的多元立场,女性主义科学文化观从科学的性别文化转向了科学文化的多样性研究。后现代主义对女性身份的消解与后殖民主义对差异性与多元性的强调为女性主义多元文化发展带来新动力与巨大挑战,唯有建立一种使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多元主义的差异与女性主义批判完美结合的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多元文化才能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隐喻为现代主义的表征而以转喻为后现代主义的表征已经成为共识,却又语焉不详。解析转喻这一表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的文化、文学现象。转喻是理解后现代主义的两个特征——解构和泛文本化的关键。转喻的基础性作用连同对隐喻优越性的怀疑一起被提出,这表现在文学领域就是在创作中从隐喻后退,在解读中以转喻去解构。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之后"对现代工业社会价值体系文化批判的重要思潮,其主要任务就是批判以个人主义在当代绝对化发展和理性主义片面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受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影响,语言学研究也力图迈向以解构、开放、动态和具体为特征的"后现代语言学"时代。在语言学研究范式发生后现代转向的大背景下,批判性语篇解读研究在坚定已有步伐的同时似乎也找到了新的方向,想把语篇解读研究从现代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摆脱批评性话语分析学者隐性权威与隐性标准的枷锁,用"释放性阅读"(releasing reading)代替"强加式阅读"(imposing reading)是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作为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文化思潮,不可避免地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作为高校德育,必须在合理地吸收和借鉴后现代主义思想合理元素的基础上,有机地促使德育内容由单纯地注重道德知识传授向关注情境与情感效应转变,使德育目标由"完人教育"转向关注个性发展,变德育途径由单方说教为互动式道德对话。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是对现代的否定或是与现代的断裂。在现代主义者眼中,与生活平等对话、消解权威与中心、解构宏大叙事等后现代主义者强调的理论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然而,世界的审美价值取向正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呈现出一种空前的多极化倾向,艺术多元化的到来已是一种必然。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正是以宽容、多元、边缘性、不确定性为标志,一扫传统的同一性、整体性、中心性、元话语,在多元的艺术榕局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8.
欧克肖特认为,理性是道德的根据,但并不是其全部内容。理性一旦演变为理性主义,道德将演变为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要遭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解构,其最终的命运将是不可避免的崩溃,给社会带来道德混乱。  相似文献   

9.
解构,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标签。然而,解构之后留下的仅是"碎片拼图"的"集合"吗?在考察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哲学后现代转向的三个代表性理论进行概括和分析,从实践建构论的角度,提出"差异—兼容"的(全球)宏观叙事与"共识—信仰"的(本土)微观叙事相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统一体。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辩证统一的。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同一种文化的两种属性,两者统一于具体的文化形态当中。当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有其时代蕴涵。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河洛理学有力地塑造了河洛文学的精神品格。从文学观念看,由元结至二程,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道德功能,籍文以传道明心。从主题看,“理”的渗透和“道”的高悬,是河洛文学的一个显著标志。从人物形象看,“理学名区”的典型环境生成了独特的河洛文学里的典型人物,而河洛文学里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河洛理学文化环境。河洛文学真实地再现了河洛地区伦理状况,呈现了可能正在消失的那方土地上的理学文化,为中国地域文学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理性如冰 浪漫似水-卢梭浪漫主义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浪漫主义是近代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它产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推崇情感,情感福音成为与启蒙运动理性法庭不同的另一种思想倾向,这种倾向来源于卢梭.但卢梭并非是一种新"体系"的创建者,而是一个极富东方智慧的思想家.他的浪漫主义并非反对"理性",而是反对"知性",即狭隘的理性主义.卢梭是一个理性的浪漫主义者,他的"理性"试图超越知性,走向更高的"理性",即"有感情的知性(the feeling ofIntellect)".这种融合抑或矛盾贯穿在卢梭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卢梭浪漫主义如冰似水,相反相成,呈现出矛盾的统一.其真正独特之处在于向冷峻僵硬的理性土地里灌注进情感的清泉,使大地复苏健康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山东作家对齐鲁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再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山东作家在继承了齐鲁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新的精神传统.这种新传统主要表现为文化守成主义、道德理性主义、民间英雄主义.这三种精神特征既是20世纪山东文学独树一帜的文化品格,又是齐鲁文化传统在20世纪实现现代转换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14.
道德情感在道德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但是 ,如何正确估价道德情感的作用 ,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却表现出不同的思想主张 ,主要有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立 ,在现代则有法律至上主义的思路。我们分析这些主张和思路 ,对于正确理解道德情感的作用 ,充分估计道德主体的能力保证及其局限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效应  相似文献   

15.
当下对赛博空间的道德认识并没有跳出传统的先验理性和形而上学世界观的局限,因而反对传统理性的道德预设,祛除人类理性对赛博空间的道德遮蔽,揭示赛博空间现代性道德的独特存在方式及其所担当的启蒙角色,将有助于赛博空间的道德发展回归其自身,注重当下的批判实践,也为现代性道德最终走出理论和实践的困境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性理论在古希腊时期从人的德性出发,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发展趋向。近代出现了以理性主义为主导,理性主义人性论和感性主义人性论的分化。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的转向是对绝对理性的反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科学工作者缺乏西方科学所具有的哲学思想、文化基因和教育环境,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加强西方哲学思想的学习和熏陶,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行多元化教育;崇尚理性主义精神等。  相似文献   

18.
时下,宪政民主再次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民主从本意上讲就是人民的统治,宪政的本质是对权力进行限制,两者并非天然地结合在一起。英国通过对中世纪传承下来的宪政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使之与人民主权论相结合,实现了宪政和民主的联结,也构建了有秩序的现代政治文明;而中国近世,在理性主义的引导下,移植西方政治制度时无视英美宪政民主,推崇法国模式和纯粹的民主政治,结果将社会转型引向歧途。因此,在社会转型的今天,要警惕理性主义,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宪政和民主的联结是英国"自发演进"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在无"文化亲缘性"的国度进行制度移植具有失败的必然性,我们应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从中发展出与宪政民主功能相同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阻力及个性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困扰着中国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群体本位、伦理主义、重人际关系、保守性、缺少历史感和超越感,这种中国传统文化模式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国人必须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建立以追求个体自由、个体意识、个体本位为核心,倚重理性、科学、主体意识、情感、个性、创新精神的现代文化模式。扬弃的方式是建立针对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启蒙机制。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是个性化培养,此理念要求教育目的从群体化到个性化、教育内容从给定式到选修式、教育方法从授受法到启发法、教育评价从排名导向到素质导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从对“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入手分析日德两种不同战争史观是一种有效途径。基督教神学的“原罪”和“救赎”意识同德国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结合起来,把“罪感意识”作为道德评判的基准,依靠它来发展人的良心,正是在这种文化心理影响下,德国才能对侵略战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式的反思。在日本,伦理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对天皇的“忠诚”基础之上的,国家神道、武士道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有力思想武器,对天皇制国家的“忠诚”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准则,成为日本屡屡为侵略战争进行自辩的精神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