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武训精神是一个复杂的实体,旧时代官吏曾从孔孟之道去发掘寻求,虽然是为了他们的政治和宣传的需要,但并非水中捞月无中生有,在武训精神上确实打着深深的儒家思想的迹痕。即使陶行知总结的武训精神,也隐约可见儒家思想所派生的脉络。我们认为,武训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它是集中了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的重要优  相似文献   

2.
<正> 武训是清朝末年活动在鲁西北乎原的一位奇丐.他目不识丁,却立志办义学,行乞三十余年,积钱万余串,终于在堂邑、馆陶、临清建起了三处义学.光绪十四年(1888年)武训行乞兴学的事迹被当地官府肯定并上奏朝廷,武训很快扬名海内,对武训的评论也随之而起,延续至今已有一百年了.这一百年来,以对武训的评价来说,忽而把他抬向巅峰,忽而把他打入谷底,大起大落;从对武训精神的阐释来看,有的把它和儒家思想紧紧相连,有的把它和教育救国挂勾,有的则全盘否定,观点迥异.武训生前本是个下层小人物,但他的影响却比历史上一般的帝王将相大得多.对这种罕见的"武训现象",很值得总结和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引起有关同志的注目.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封武训为"义学正"算起,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今天,正好一百年.这一百年来,对武训的评价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 武训,是中国近代史、近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对这个人物的肯定、赞扬和否定、批判,人们巳经赋予了“武训精神”以较确定的涵义。什么是“武训精神”?它包括哪些层次和方面?其意义何在?探讨这个问题,对我们今天正确评价武训其人及电影《武训传》,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正> 一九四四年,我在重庆北碚时,陶行知先生送给我一本线装土纸印制的《武训画传》(段承泽编著,孙之僬作画),其中形象地述说了山东省堂邑县武训行乞兴学的故事,我读过之后很受感动!陶行知先生希望我把它改写成舞台剧或电影脚本,以使武训的感人事迹得到更加广泛的宣传。后来我就试图写成电影剧本,直到一九四七年我回上海后才完成了。可是,次年在上海中国电影制片厂只拍了三分之一,就因当时解放战争迅速发展的形势而中止了,《武训传》的拍制权随之也就被昆仑影业公司买去了。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后,昆仑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来,对武训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今天,我们应当用全面的科学的观点,认真总结对武训评价中的历史教训,还武训以本来面目,挖掘武训精神的科学内涵,理直气壮地弘扬武训精神。  相似文献   

6.
今年十月十八日是陶行知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周恩来同志于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五日陶先生逝世的当天,在给中央的电报中曾经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指出:“十年来,陶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陶行知先生生于安徽歙县黄潭源村,他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和教育事业,他在政治上是不断进步的,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方面,是有创见、有贡献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以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本刊将陆续发表有关文章。  相似文献   

7.
胡建次 《阴山学刊》2005,18(4):73-77
“四唐说”的提出与完善,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一、宋代,“四唐说”雏形得以凸显;二、元代,“四唐说”骨架得以成型;三、明代,“四唐说”论说得以完善。“四唐说”的拈出,标志着人们对唐诗流程有了更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分期。  相似文献   

8.
<正> 生活于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武训,行乞终身,积资巨万,在山东省堂邑、临清和馆陶三县(旧区划)办起了三所义学,堪称旷世奇人。武训之“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奇在理想的宏大。武训是穷人,穷人要为穷人办学,让所有穷孩子都能上学读书,这是当时人们不可思议的,以致有人惊呼:“豆沫疯了!”然而正是这宏大的理想,使他把几十年人所难堪的悲惨生活视为乐事,对时常受到的辱骂和作贱泰然处之。(二)奇在方法的卑贱。为了兴办义学,武训一生中曾经无数次地向人们叩头行乞,把  相似文献   

9.
重评武训     
武训是我国十九世纪传奇式的教育家。他出身贫苦,目不识丁,却行乞兴学,颇有成效,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比较深远的影响。解放初期,曾发动了一场对电影《武训传》的大批判,给死去半个多世纪的武训戴上了“封建奴才”的帽子,进而全盘否定武训的义学及其人品。我们认为,当时对武训的批判是粗暴的。为了客观地评价武训其人其事,我们想就其中几个争议较大的问题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近20年的时间,对武训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80年《齐鲁学刊》第四期发表张经济《希望给武训平反》的读者来信,到1986年国务院《关于为武训恢复名誉的批复》的下达前后为第一个阶段;从1986年前后到1995年召开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前后为第二个阶段。就武训和武训精神的研究来说,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其一,对鲁西北大运河沿岸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做进一步综合性的考察和分析,以深入研究武训及其精神产生的必然性和真实性。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应该采取政治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客观地分析武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夯实武训成就义学事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当以他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为标准,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严格根据历史条件和历史事实来评论是非。用这样的原则来评价武训,应当说,他是无可非议的。武训是个一向行乞、吃苦受辱办义学、为穷人谋福利的老实人,他一生无权无势,没有做过官,更没有欺压过任何人,何罪之有!但是,在一九五一年却惨遭批判,给他定了多许罪名。这确实是件冤案,值得重新研究,还其历史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2.
武训事迹考     
<正> 武训虽然在清末至解放初期知名度甚高,但他的事迹,记载颇多牴牾之处。其原因正如李瑞阶在1948年就指出的:能够为人执笔做传的封建知识分子“很少能注意到劳苦大众的事迹。即使偶然的触及,也因已超过他们的视野,不是警为神奇,就是目眩口呆,莫知所云。”所以“武训先生的事迹,数十年未能在传记中有一翔实的叙述,及正确的解答。”1951年发表的《武训历史调查记》,由于是带着结论去做的调查,所以文中多有不实之词,益增加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同志于1946年7月25日,在上海向陶行知先生遗体告别后当天,给陕北的中共中央发了专电,称“十年来,陶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这个评价表明周恩来知人之深,一语道出了陶行知的崇高政治品质;这也是陶行知作为一个与共产党肝胆相照、长期合作的民主人士,为中华振兴而献身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爱国知识分子战斗历程的写照,是他盖棺定论应得的殊荣!陶行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他在教育观念、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精神是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内核。今天重新认识陶行知的创新精神 ,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武训“兴学于未废科举之时”,实属近代教育之先驱。他兴义学的实质是让学校的大门向城乡社会低层子弟开放,其对兴义学事业的执着的原动力来自于中国传统人道主义思想的文化精神;裴斯泰洛齐是略早于武训的“近代教育理论和近代义务初等教育的奠基之父”,其终生献身于平民教育的无私精神源于自幼受新教文化熏陶而形成的对人类的虔诚的爱。裴斯泰洛齐是新兴的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先进代表,他的事业有着较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武训毕竟不能超越时代而不受其文盲农民的主观条件和清末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然而,恰恰因为这一点,更衬托出武训的高大,展现出他所代表的中国农民和中华民族勇敢、耐劳、刻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 自本刊1980年第四期刊载了张经济同志的《希望给武训平反》、第五期又刊载了《关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评论》的文章后,不少读者纷纷来信来稿,对历史人物武训、电影《武训传》及有关的问题,又发表了一些新的见解。现将其主要论点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7.
“千分法”量表标志着陶行知先生从学校教育评价的标准、原则而至操作量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在量表中他提出了促使有丰富“生活力”的“整个的人”发展的价值取向;量表的指标系统具有全面、明晰、简洁、有效等特点;量表的评价方法力主人文、科学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05,(4):128-131
陈寅恪先生的学术精神与品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二是执着的求学态度和不懈的创新精神;三是高度的使命意识和崇高的牺牲精神。陈寅恪先生的学术精神和品格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了解武训兴学的一把钥匙——评再版《武训画传》邢培华吴晓奎历经四十余年的风风雨雨,李士钊先生与孙之亻隽先生1950年创作的《武训画传》(以下简称《画传》)终于由三联书店再版了,这是一件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事情,也是对两位作者在天之灵的慰藉。武训(1838...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续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毛泽东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当然,陶行知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因为他的名字已超越了国界,他的教育思想在世界都有较大的影响。那么,陶行知先生是怎样成名成家的?他的成功之路又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我认为他的成功之路就是志、爱、勤、创、行五个字。 志,就是志向、理想。这是陶行知先生成功的灵魂。人贵有志,有志者事竟成,这是一条真理。陶先生所以能成才,与他从小就立志是分不开的。他16岁时,母亲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县城的崇一学堂做炊事、勤杂工。在陶母多次恳求下,校长唐进贤(英国人)才破例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