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义”     
对“义”字的口头语言和古代文献的部分意义用法进行归纳,认为从先秦到现代,“义”字都含有“与众人共同抵御灾难”及“分财与人”的意思。又通过分析同源词来推求古义,考释出“义”字的本义应是分配猎获物分得公平。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思想史上“义”字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诗经·卫风·氓》,弃妇之辞也。末章曰: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即上文所言之“及尔偕老”,谓“总角之宴”时新婚夫妇白头相守之约誓也。“二三其德”之夫将此抛却脑后,弃旧迎新,故诗人述旧而为此刺心之论也。“旦旦,”曰”言其恳恻款诚”。准诸上下文义,郑说不误,然旦字向无“恳恻款诚”之义。释文曰:“旦,《说文》作悬。”《说文·心部》曰:“怛,也。从心,旦产。或从心,在旦下。《诗》曰:信誓悬悬。”悬为怛字别体,其义与诗辞之“旦旦”大不相类。今案“旦旦”应读作“沓沓”。上古沓读透母益…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在半个世纪的巴史研究中,巴的字、音、义是一个重点。的确,巴的字、音、义的明确有助于解决巴史研究中的诸如图腾物、族称、族源等问题,当然对汉藏语系民族的研究也是很有价值的。多年来,一些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自己对巴族之巴意义的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巴为坝”[1]、“巴为石或石穴”[2]“巴为白”[3]、“巴为鱼”[4],加上历史上的“巴为蛇”[5]、“巴为河流”[6]、“巴为植物”[7]等说法,可谓是众说纷法,莫衷一是。如何认识巴族的含义,我以为应将其放入大的文化语境中从语源学、历史语言学、比较语…  相似文献   

4.
“宗”字冠于称谓之前,用于同一宗族的人,或是对同一宗族之人的自称,后来,也用于称同姓者,或是对同姓者的自称,并不限于同一宗族范围,即将同姓而未必同宗者也视为同宗,“同姓一家”,以示与对方关系之亲密,这当然未免有攀附之嫌。这种现象,古人诗文集中颇为常见。“宗”又是一个常见姓。称谓之前冠“宗”字,此“宗”是表示同宗同姓呢?还是表示姓“宗”?这一问题,甚至某些学者也不大明了,有时会因此导致失误。“宗”字所冠称谓,以亲族称谓为最常见。此类冠于亲族称谓之前的“宗”,都作同宗或同姓解,而不作姓氏解。“宗叔”…  相似文献   

5.
对于“女”的字初始义,现有的解释存在许多问题。“女”字本义应为应像缚两手于前,是“奴”的本字。其去声有“出仕、做官”义,“作……婢妾”是其引申义。  相似文献   

6.
古六国考     
<正> 一、名称古六国名称的由来,是与该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说文、六部》:“六、易之数,会变于六,正于八,从入八。”按“六”不从“入”,当从“亠”,与甲骨、金文的“亢”、“京”、“高”、“毫”等字的“亠”同。丁山谓“借入为六”①,亦不确切,甲骨、金文均有“入”和“六”,不同字。林义光说:“《说文》云:‘夫,菌夫,地蕈,丛生田中,从(?)六声。’按《说文》夌下云:‘从刄从夫,夫高也。’夫义为高,当为陆之古文,古作(?),象陆,(象陆下有水形)(?)陆上草木,或作(?)。“又说《说文》”“六,从入八”之义不可晓。古陆字或  相似文献   

7.
关于汉藏语系语言的分类问题戴庆厦,傅爱兰关于汉藏语系语言(以下称汉藏语)的分类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汉藏语系的假设是19世纪末叶提出的,与印欧语系相比,晚了一个多世纪(印欧语系的假设是18世纪提出的)。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不少语言学家对汉藏语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语义现有的解释都存在问题,原因是对语义源流分析不够,被诸说忽略的初始符“口”,即有都邑义,分化字“邑”语义过多,国都义又造“或”来承担:“或”借用为或然之或,国都义又累增符造了“国”字,因此,“中国”的初始义是“国都之中”,由此再引出表国家,华厦民族,黄河流程一带,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的人,全中国地域,华厦民族等含义。  相似文献   

9.
宗传璧、周烽同志的《从“斯”字看<论语>》一文(载《复旦学报1989年第六期,以下简称“宗文”)根据段注《说文》等证据,认为“斯”字的本义当为“析”义,“斯”字作为“此”义是从宋代开始的,因此《论语》“先王之道,斯为美”之“斯”应当是“分析”之义。宗文的这一见解其实是不能成立的。一、《说文》探究的是字的本义,但字义不一定等于词义,正如“岁”字许慎释为“木星”,并不等于上古“岁”字就没有“年岁”、“年成”之义,“叔”字许慎释为“拾也”并不等于上古  相似文献   

10.
原“说”     
“说”与“悦”、“脱”、“锐”等,皆是古今字关系,而“说”的古字应是“兑”,“悦服、悦纳”正是“说(兑)”的本义。  相似文献   

11.
考辨了儒家的“逝者如斯夫”、“天下归仁”、“可欲之谓善”、“万物皆备于我”、格物之“格”五句经典之义。  相似文献   

12.
假借本无其字,通假是古人写的别字,词典的注音与释义需要对这二者有所区分。假借造字形成古今字,古字注音当以古代韵书作依据。今字音有变化的应注出区别;通假字今音与本字音不同,宜遵“读以本字”之训注本字音。假借造成古今字以不用“通”字为是。词典在通假义列立上错收与漏收较多,没有严格按通假义的概念去把握,没有注意通假时限,没有注重词义、声韵分析,对训诂术语缺少认识,盲目信从旧注,有的回避书证,避繁就简,大量歧异都缘于对通假义的认知。后起字之间的借用,词典可取用“通”字。  相似文献   

13.
《离骚》中的六处“民”字不能一概而论。综合文学史上各家之说,结合全诗意脉,并考之屈原的生平与思想,可知:六处“民”字均可作“人”通释,但所指不尽相同。在“哀民生之多艰”句中偏指屈原自己;在“终不察夫民心”句中兼指朝臣中的善恶两方;在“民生各有所乐兮”和“民好恶其不同兮”二句中均泛指人们、一般人;在“览民德焉错辅”和“相观民之计极”二句中都特指国君。  相似文献   

14.
注释杂记     
清戴震有几句话是很著名的:“经之至老,道也;所以明道,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由文字以通手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造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躐等。”然而他在《毛诗补传序》中又反过来说:“余私调《诗》之词不可知矣,得其志则可以通乎其词。”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批评说:“戴氏能分见两边,特以未通观一体,遂致自语相违。”“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而后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虽然,是特一边耳,亦初耳。复须解全篇之义乃至全书之指,庶得以定某句…  相似文献   

15.
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表示它的意义或作用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传统叫做“破读”或“读破”。如“解衣衣我”,后一个“衣”读去声,意思是“给……穿”。再如“图穷匕首见”,“见”读xian,改变声母,表示“出现”义。因为字音的改变多是声调的改变,所以破读又有人称做“四声别义”。破读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成果可观,但这个领域里尚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且某些问题学术界的分歧很大。本文罗列各家观点,以明确分歧之所在,在某些问题上亦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破读现象产生的年代 破读究竟产生于何时,这是破读研究有争议的主要问题之一。较早谈到这个问题的是北齐的颜之推,他认为破读始于晋代葛洪、徐邈。《颜氏家训·音辞篇》:“夫物体自有精粗,精粗谓之好恶。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上呼号反,下乌故反),此音见于葛洪、徐邈。”而属意破读的唐代学者陆德明认为破读发生的时间难于断定,他在《经典释文·序》中写道“夫质有精粗,谓之好恶(并如字);心有爱憎,称为好恶(上呼报反,下乌路反)……此等或近代始分,或古以为别,相承积习,有自来矣。余承师说,皆辨析之。”清儒顾炎武、钱大昕、段玉裁等多赞同颜说,认为汉以前没有破读。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观”字条:“古人训诂,寓于声音,字各有义,初  相似文献   

16.
说“赞”     
“赞”字之义项较为复杂,历来训释亦多有分歧.从“赞”字义项构成入手,结合对与“赞”有音义关联的“见”“(蔫)”“荐”等字的考察,认为“赞”实际上与音“贤遍反”的“见”相对应,这是古汉语的一种清浊交替的语法现象.“赞”的引见之义,是“见”的尊卑相见之义的进一步引申.“赞”与“见”实际上构成同源关系,“赞”的引见之义,通过假借赋予给了“薦”,而“引荐”之“荐”取代“引属”之“薦”也是通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字分蘖生义是指合体字中不同的文字构件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或者其中某个文字构件除了与其它文字构件组合而共同表示某个意义,又单独表示另外的意义。由文字分蘖而产生的意义叫“分蘖义”。文字分蘖生义理论有助于辞书编纂,这主要体现在有助于探求文字的意义及其理据,有助于分辨字的固有之义与通假义,有助于掌握多义字纷繁的字义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同音字,分“同形同音”和“异形同音”两类.关于“同形同音字”,吕淑湘在《语文常谈》一书中认为:对那些意义相差甚远或意义相差不太远而词性不同的同一形体同一语音的字,“应该破除字形的假象,看成同音同形的两个不同的字”。但是,要做到“破除字形的假象”颇不容易.因为,同形同音字与一字多义的字很容易相混.所以,吕淑湘又说,“需要讨论的是一个字的几个意义相差到什么程度,在语言里就不应当还把它看成一个字”。“在语言里,一字多义和两字同形是很难区别的”.就拿吕先生认为最明显的译音字来说吧,既然长度单位的“米”跟吃的“米”毫无夫系,应视  相似文献   

19.
在甲骨文中,后是司字的反写,即后司是一字,皆读si,周因於殷文才分为二字,后才读同后音,即《说文》所云:“后,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厂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这是周以后才具有的后字的字音、字义,即后字的“今音”、“今义”。  相似文献   

20.
释“录”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是和语音结合起来的符号系统.在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当中,“义”是关键和灵魂,承载着文字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而“音”和“形”是载体,是记录文字内容的物质外壳.本文依据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原则,通过对“录”字字族和“录”字古文字字形结构的剖析和归纳,以及从“录”字字义所引申的词义线索,以探析“录”字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