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以来,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基于对农村社区内涵上的不同理解和本地城乡发展的具体实际,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的模式具有差异性的路径导向作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在发展路径上具有城镇化的功能,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阻碍;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构建多中心的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现状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我国城乡差距的根源和表现,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政府解决城乡差别的现实途径。近年来,山东省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效率低下;转移支付资金利用效率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短缺。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缺少有效的农民参与机制、长效筹资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界定不清;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能力与公共服务职责不对称。当前,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体系及其路径包括:建立与完善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公共服务供给分担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视域下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及其模式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的农村社区建设是激活农村社会机体的生命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社区作为我国乡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曾经发生过两次较大的转型,当前建设新农村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重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体制,健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依靠政府公共服务的强力支持,辅以农民的民主自治和自我服务,着力建设以服务为中心的农村新社区.全国各省市区有关农村社区重建模式的尝试,已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其特色与优势是明显的.关键是根据农村状况的复杂性和多样化,采取多元化模式建设农村社区,建成服务型社会生活共同体,以增强社区农民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它顺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然而,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部分农民对社区建设缺乏认同感,农民的政治参与权利受到限制,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供需错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促进社区"内生式"发展,增强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实施多方"协同治理",提高农民政治参与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从而构建和谐、富裕、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长期而又艰巨复杂的任务.从云南省保山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来看,农村公共设施薄弱、农村公共事业滞后、农村公共服务缺失等"三个公共"问题困扰着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新体系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加快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步伐;加快构建农村服务新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健全村民自治;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多主体供给体系.为此,在宏观决策层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文化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其实质是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而社区文化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平台.通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转型,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一体化社区文化管理体系,创新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和运行机制,可以改变文化生活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别.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离不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对新农村建设新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介绍了农村购买公共服务的现状。对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问题及根源分析:政府职能转变未到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大;社会组织发展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平台.基于湘中25个行政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散居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供给短缺、配置失衡、布局失当和可及性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资源配置体制欠科学和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加强散居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着力优化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和建立健全项目规划的协商机制、项目资金的筹措机制、项目建设的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农村社区建设有着显著区别。探索和创新适合本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地方模式,进行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提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居民区与产业区同步发展,均等公共服务,推动城乡一体;转变政府角色,强化社区自治;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多元主体。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00-205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社区特别是散居型农村社区的公共事业,是当前亟须探析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运用实地考察法,对江西省奉新县21个行政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供给严重不足、配置失衡、功能布局欠科学和普及性较低等问题。制约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制和机制方面,具体表现在资金投入偏少、城乡失衡和村际失衡等。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近年来吉林省各地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梳理总结和问题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农村土地集约化不仅仅体现在居住模式上,其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也带来全新的思考.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皖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相关数据,深入了解皖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空间分布、等级结构及使用需求等现状;分析皖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投资、管理、规划和规范等方面提出皖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保障机制.为完善皖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助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广东省第二次全国农普数据对粤西农村的公共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主要问题在于: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效率低下;农民参与程度低,供需严重脱节;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零赋税时代基层政府职能日益萎缩;各类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乡差距大。并从构建多元供给体制、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多渠道筹集农村公共服务资金和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各类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徐勇 《江汉论坛》2007,1(4):12-15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是农村基层社会及其管理体制的重建和变革.当下要建设的农村社区不是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而是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社会需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由自然村落制度到社队村组制度,再向社区制度转变,可以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实现上下互动、城乡一体,并建构起政府公共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良性互动,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我服务相互补充的新型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受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就业机会、就业培训、就业条件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应从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政策协调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劳动用工制度,构建平等就业的教育体制和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着手,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区建设: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农村社区建设成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乡村治理转型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证考察分析了实践中的困境,并从城乡融合、组织体制、公共服务模式、资源渠道、社区民主文化构建方面探索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杨贵华 《东南学术》2011,(1):95-102
社区公共服务是以社区公众为对象的社会公共服务。随着城乡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作为公共服务的平台日益受到重视。国外经验和我国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实践都表明,非营利组织是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专业社会工作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同样大有用武之地,并在介入社区公共服务上有其优势。本文结合已有社会工作发展经验,提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如下路径:一是在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设置"公职社工"岗位;二是在街道层面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层面的"社区工作站"开发社会工作岗位;三是积极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拓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的关系是农村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本质属性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二者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又存在着差异,因此引发了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如何协调发展的新问题.应对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是,社区建设的基本操作单位实行乡镇辖区和行政村两级社区制,建立上下联动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多元参与的社区民主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19.
魏宣利认为,造成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乱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依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差异性供给,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兼顾社会养老保险的“效率”与“公平”、“强制性”与“自愿性”、“多轨并行”与“统一”等原则.赵然芬认为,当前中国实行的城乡二元金融体制存在很多弊端,今后应在“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大背景下,推进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建设,引导城市资金反哺农村、促进农村资金回流.耿卫新认为,在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王春蕊认为,新农村综合体属于一种新事物,它是农村—-小城镇的过渡形式,既有农村的乡土化特色,又具有城镇的现代化功能,是城镇和乡村二者优势的集合,在具体实践中应把握好其建设的内涵与要义,充分发挥其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能够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数字经济赋能收入分配能够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平台高效率交换能够促进乡村在线交易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城乡居民数字化消费能够促进供需两端协同发展。当前,数字经济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缓解了城乡资源分配不公难题、促进了乡村交换模式的转型、助推城乡消费新模式的形成,但还存在城乡要素流动受阻、城乡生活体验差距不断扩大、乡村基础设施资源交换不充分、乡村数字化消费模式发展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应进一步整合数字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体系,强化资源分配均等化;完善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设乡村在线交易平台;推广乡村线上消费,助力乡村消费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