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平欣光 《探求》2012,(2):90-95
新加坡40多年的高速发展全球瞩目,离不开政府科学的战略管理。新加坡不但制定了国家战略,政府各部门也全面实施战略管理。站在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高度,广州正处于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关键时期,把广州的发展置于世界先进城市的坐标体系来比较,广州在社会管理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如何应对竞争、保持优势、继续繁荣昌盛,新加坡政府战略管理对广州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文 《社科纵横》2012,(11):21-23
作为世界发展模式体系中的新模式,中国模式有着自己的内涵和特征,这种模式,不仅使中国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求不同于欧美现代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新的启示、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胡海波 《学术交流》2006,3(6):25-27
波普尔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在西方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他在破除两个迷信,揭示两对矛盾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发展的两个基本环节—猜想与反驳,构建了科学进化的逻辑形态,形成了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在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中,始终贯穿着科学的创造精神与科学的批判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地发扬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是一种"科学地发展"。通过对"科学"与"发展"意指关系的反思,可以发现,"科学地发展"中的"科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Science)",其意指更接近于"科学(Science)"的拉丁词源"Scientia",同时也更接近于马克思在指称历史"科学"时所使用的那个德文词———"科学(Wissen-schaft)"的本意。只有在后一种意义上理解"科学","科学地发展"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5.
体谅模式对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学校德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情景型的教材、教师的导向示范作用以及角色尝试性的德育方式着手深入介绍了体谅模式,并就体谅模式对我国高校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方面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探讨软件设计模式背后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软件设计模式的内在规律,通过介绍软件设计模式的产生,比较了模式、设计模式与软件设计模式等概念;对经典软件设计模式按移植度进行了分类;从而得出软件设计模式源于移植的结论。最后指出软件设计模式背后的科学方法是移植、归纳与演绎;软件设计模式的哲学是自由、开放的软件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制度是人们相互交往的规则,它规定了人们行为选择的范围和方式.制度变迁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进的关键,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这种路径依赖既可能使区域经济沿着正确的路径发展下去,形成良性循环,也可能将区域经济锁定在低效率状态中,陷入恶性循环.“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经历了制度的巨大变迁,同时也显示出明显的双重效应,其成绩与代价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民良 《创新》2012,(2):16-20
科学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也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核心领域。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应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同时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推动国家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受经济、政治、资源、环境和社会矛盾等诸多条件制约的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如何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加快文化产业振兴步伐,稳步推进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既是个理论课题,也是个实践课题.为此,必须确立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寻求新的加快发展模式,开拓新的有序竞争方式,探讨新的稳定发展路径,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按照<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从生产者、经营者、创意者、传播者、策划者、投资者、管理者、消费者、调控者和决策者十重角度,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适应十种新变化,必须旗帜鲜明地牢固确立十种新观念,必须统筹兼顾地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韩国政府确立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在科技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推进以核心技术开发为主导的科技政策;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大幅度加大研究开发投资;积极鼓励和扶持企业进行科技开发活动等。韩国的经验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进以研究项目为中心的新制度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战略思想,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根本手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根本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好二者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滨 《唐都学刊》2006,22(4):74-76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理性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运用整体性、全面性、结构性、层次性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发展问题。从哲学视野出发,立求在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中,揭示出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赋予其科学的内涵和时代的特征。中国在21世纪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影响,更新经济发展的观念,建立以和谐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走多节制的经济发展道路,促进社会科学有序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健  李君安 《创新》2009,3(12):26-29
西方福利经济学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差距日益扩大,探讨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演变对于指导我国的福利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二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实施的是赶超战略,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重积累轻消费。第二个阶段实施的是脱贫战略,其特点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区域非均衡发展。两大战略的实施,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吴炜 《创新》2008,2(6):8-11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横县要发展成为广西强县,就必须从践行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培育特色产业,积极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大力拓展横县对外开放发展空间,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形成的诸多生存方式,它的整体性特点体现了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绝对与相对的统一,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从时代性、实践性出发,把文化的核心要素嵌入当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有机融合,科技与人文的视界统一,它是对人本文化的积极扬弃以及和谐文化的崇高追求。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想角色定位以及现实困境,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专业化道路。一是以"生"为本,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二是统筹兼顾,实现辅导员多重角色的合理定位;三是全面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刘宝东 《唐都学刊》2006,22(1):112-115
科技发展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演进的核心力量。“五四”以后,科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价值系统和信仰权威进入中国社会的具体操作层面。中国社会的科学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相伴而行;抗战时期中国的科技事业在进退失据中曲折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国统区英美式的科技发展模式的继受和顿挫,另一方面表现为解放区苏联式科技发展模式的辟莽和创新;抗战时期国共科技政策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性,但在绩效上也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二者都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We report two studie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role of conversational understanding in young children's scientific reaso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erformance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degree of specificity in questioning. Under nonspecific questioning, accurate reasoning was associated with both vocabulary comprehension and pragmatic ability whereas under specific questioning it was associated only with vocabulary comprehension.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conversational knowledge that is required for success on measures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相似文献   

20.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亚民  刘天才 《唐都学刊》2004,20(5):106-112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思想政治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将成为历史,回顾历史将有助于全面理解新课程。系统地考察中学思想政治课产生发展的历史,可将其分为史前期、产生形成期、挫折期和改革发展期四个阶段。思想政治课形成发展的历史说明:思想政治课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坚持思想政治课的惟一出路在改革;新的思想品德课是思想政治课历史发展的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