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爪牙”是古汉语中出现较早的一个双音复合词.“爪”和“牙”本来都是单音词:“爪”是一个象形字,泛指手、脚、指甲等,如《列子·天瑞》:“皮肤爪发,随世随落.”“牙”也是一个象形字,就是“牙齿”.这两个单音词在先秦时期已经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了,如《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韩非子·二柄》:“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历史的分期中,介于古代和近代之间的那个时期,通常写作“中世纪”.“中世纪”是个译名,它的西文原语最早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拉丁语medium aevum近代欧洲各种语言与之同义的词.  相似文献   

3.
《讽刺与幽默》杂志(1986年第12期)登了华君武先生的一幅漫画,题目叫《诬告》。画面上的诬告者气势汹汹,煞有介事,摆出一幅“据理以讼”的样子。待读了题词之后,方知他告的原来是“人咬狗”,于是,读者对这位诬告者莫不深恶而痛绝之。  相似文献   

4.
一在现代汉语的典范作品中,经常看到下面这类句式: ①当着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切矛盾的特殊性解剖出来之后,()同时也就更进一步地、更充分地、更完全地把一般阶级社会中这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普遍性阐发出来了。  相似文献   

5.
《出师表》有“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句。“痛根”一词。按今义讲为:“深切地憎恨。”(《现代汉语辞典》)。但就《出师表》来说,这样解释,就说不通。因为先帝(刘备)自称承嗣汉朝基业,决不会对其臣下流露出憎恨汉家君王之意。  相似文献   

6.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孔老二在齐国听到《韶》乐后,陶醉得很长时间吃肉都感觉不出肉的滋味。 孔老先生“脍不厌细”,对吃肉是颇有研究并且深感兴趣的,可是一旦“闻韶”,  相似文献   

7.
目前教材有关普通话“一”字省略规律的总结存在以偏概全的缺憾。文章依托电子文献和电脑检索手段,就普通话书面语中“一”字的省略场合作了穷尽性再调查,在共性特征提取基础上,从“句法分布”“语义强弱”“蕴涵关系”“节奏规律”“语体风格”“言内语境”等角度考察了它们对“一”字省略的影响。事实显示:考察“句法分布”对于“一”字省略的影响,除需注意“一”字所在的位置,还需注意所在结构的松与紧;之所以唯有“一”字与量词结合时可以省略,全因为量词本身蕴涵单数意义。在影响“一”字省略的诸多条件中,“句法分布”和“蕴涵关系”具有基础性,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英谚中一种特殊句型的反译──从朱生豪的一句误译谈起刘云波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第二幕第二场里有这样一段情节:老高波打听去犹太老爷家的路,正巧问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夏洛克的仆人朗斯洛特·高波。朗斯洛特知道父亲的视力极差,故意戏弄他一番之后才告诉他实...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语的连词“则”可表示并列、转折、假设等多种连接关系 ,历来语法书多有论述 ,但有一种特殊用法长期被忽略 ,那就是它能表示一种否定意义的连接 ,相当于“否则”。  相似文献   

10.
一洲 《老友》2013,(1):15-15
一则故事讲.从前有个富翁.担心日后自己的儿子会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成为败家子,于是便制造了钱财被盗的假现场。儿子看到父母生活清贫没依靠了.  相似文献   

11.
1999年7月7日发行的英文版《二十一世纪报》上刊出一篇报道,题为──转基因粮食在亚洲引起关注。开篇第一句话现摘引如下:Asiancommodityexportersareinadilemmaoverwhethertogrowgeneticallymodifiedcrops,whicharedemonizedinEuropeas”Frankensteinfood”butofferattractivecommercialincentives,…转基因农作物曾因为产量高,抗病能力强,且富有营养而倍受欢迎,但近年来,在美国和欧洲各国的环保人士却认为这类产品有可能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从而危及食品的安全食用性。因此,转基因食品才会象文中所报道的那样,在欧洲被人们…  相似文献   

12.
孔见 《中华魂》2014,(17):62-62
阿蒙,指三时期东吴将领吕蒙。据《三国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吕蒙从小聪慧,但年轻时不好读书,知识贫乏,他15岁就当兵打仗,以骁勇善战著称,得到孙权喜爱。有一天孙权劝他读书长点学问。他同答说“军机事务都穷于应付,哪有时间读书?”孙权听后不悦说:“我难道是让你穷经皓旨去当博士吗?只是要读点历史罢了”他以自己为例,说“我自统领江尔以来,读了历史和诸家兵书大有收获。你很聪明,难道可以不读?”他听了孙权的劝告,发奋读书,几年后,大有长逃,议事时能旁征博引.很有见地,让人信服。一次,“鲁肃周瑜,过蒙言义,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一介武夫终下成为自学成才、富有文韬武略一代将领,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3.
新闻日语采取了大量省略各种句子成分的写作形式,从而使得报道文章简洁、紧凑。然而这样就给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那么新闻日语的这种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呢,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含义呢。本文从日语翻译的文化策略角度,论述了新闻日语中谓语省略现象中隐含的文化含义,以及在翻译中如何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庄子》一书中,谈及孔子、孔子弟子,以及儒家仁义礼乐的地方,可说比比皆是,几乎每篇必具。由于《庄子》一书多“以寓言为广”,许多故事的确是作者编造出来的,无事实的根据。但是,我们不能因其无事实根据而忽略了它的理论意义和理论价值,它是研究庄学同孔孟儒学的思想分歧的主要依据和材料。《庄子》书中有如《渔父》、《盗跖》、《胠箧》等篇,专“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必然反映孔、庄在思想上的分歧,而书中也有许多“颂扬”孔子的地方,这应如何看待呢?其实《庄子》书中所称赞孔子的大都打上了庄学的印记。如“仲尼日:‘……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以下凡引《庄子》只注篇名)“仲尼日;‘自其异者视之,肝  相似文献   

15.
“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原是由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科学革命时期,科学家应用发散式思维,而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家则应用收敛式思维。本文认为,库恩的观点有其合理的因素,然而我们却不能同意他片面地把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割裂开来的观点。本文在分析科学史案例的基础上,论证了发散式思维与收敛式思维两者的不可分离性。在科学革命时期,前者为主后者为辅;而在常规科学时期,后者为主前者为辅。辩证思维把这两者统一起来,作为实现创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於”在古代汉语中作为介词,它的用法很多。自从东汉佛教传入汉民族,中国有汉译佛经起,“於”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用法,即用於及物动词与受事宾语之间。例一,乃往过去久远世时,有一人名曰阿夷扇持,为猕猴师,教於猕猴。(《生经·五十三·清信士阿夷扇持父子经》,西晋·竺法护译)例二,但以前世禅三昧行故,自以功德得灭於蛇毒。如是舍利弗,阿(门众)佛昔求菩萨道时,行愿德本如是,乃得佛道,消除於憋魔毒不复娆人。(《阿(门众)佛国经卷下·诸菩萨学成品》,后汉·支娄迦谶译)  相似文献   

17.
"灋",从"水",含有公平、正直之义的内涵。上古洪水的传说以及治理洪水的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说明,洪水是直接导致古代中国国家、权力和法律的产生的原因。在治水害兴水利的斗争中,先民们衍生出对某种超自然神力的崇拜。"法"字中的"水"则折射出远古神判的色彩。在早期人类大河文明发祥地的法律文化中也具有水因素这一特性,说明法律的起源和人类文明的发轫方式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理论是围绕着世界历史语境中人与社会的“双重变奏”而展开的。马克思不仅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指出了社会是人类交往的产物和共在的方式,更是从哲学高度阐述了社会是人类的生命共同体。与社会发展相对应,人的发展也有三个基本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自由个性”阶段。通过分析我们得出马克思社会观追求的是人的社会性的不断扩张、积累和发展。这对我们当前进行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一、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 所谓无形资产,是一种长期资产。它是指企业中不具备实物形态,以某种特有权利和技术知识等经济资源形态存在并发挥作用的长期资产。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无形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这种经济资源首先是一种资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3号财务会计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典诗歌被誉为诗史者,惟独杜诗。杜诗系诗史之说,从唐代的孟棨到解放后的文学研究者,都曾有人提过。这个论断,可惜至今还没有人提供有说服力的论证。有的古人,誉杜诗为诗史,旨在要证明杜甫对君王有着推见至诚,毕见忠信之殷。其言诠落入儒家窠臼,名似肯定,实则揶揄。基于上述原因,探索并论证这个论题,阐发诗史之真谛,尚属必要。既是诗史,顾名思义,当然首先还是诗,然后才又有史的某些特点。诗者,缘事而发,时代的风云,战争的烽火,生活的磨难,激盪于胸中,而形之于笔端;史者,忠实记载耳闻目见的事件、人物,具有连贯性,并赋以诗人的评价。诗史是设譬而言。据此,可以把一部杜诗作为唐代盛衰史、唐代人民血泪史、“安史之乱”战争史来读。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