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王晗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8):179-180
狂欢化是巴赫金研究拉伯雷小说时提出的概念,在中世纪享有盛名的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中也融入狂欢性因素。笔者将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作品中狂欢化人物的加冕与脱冕,以及“喜剧性”的狂欢化因素等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与读者达成成功解构了骑士小说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田洁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12-14
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中有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堂吉诃德象征着理想世界,而桑丘代表着物质世界。正是这两者的对比使欧洲文化史上各阶段对该小说进行不同诠释成为可能。这里旨在通过简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及该小说对该时期文人的影响,勾勒出欧洲各个时期对这部小说不同诠释的框架,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作出铺垫。 相似文献
3.
叶青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45-50
用巴赫金的狂欢诗学理论对《堂吉诃德》进行文本分析、梳理,可以揭示出该书成为骑士小说的“终结者”和近代长篇小说开山之作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文学形象之一,是一个富有骑士幻想的人文主义者,是既有悲剧色彩又有喜剧色彩的双重复杂形象。本文从英雄主义的角度,并结合西班牙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了唐吉诃德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5.
景虹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99-106
黑色幽默的喜剧性不应是想当然的、而是一个需要论证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以明确喜剧的内在规定性或边界为前提。美学意义上的喜剧,可以从是否以"丑"为直接的表现对象、是否以"笑"为首要追求的审美反应效果两方面来作为起码标准或底线,界定出其大致的美学范围。黑色幽默作品从艺术构成诸元素及其审美完成的各环节上均体现出与之相符的基本特征,例如人物的"丑角化"、情节的"滑稽化"、语言的"诙谐化"、修辞的"反讽化"、结构的"戏拟化"以及主题的"荒诞化"等等,因而理当被归入喜剧范畴。 相似文献
6.
赵升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90-92
为什么一部四百多年前的老小说让人至今情有独钟?关键恐怕还是作者的那种现代意识。他让主人公完全背离正常,把风车当巨人,把旅店当城堡,把羊群当军队,这种明显的故意离谱和跑偏,其实是暗藏杀机。由此我们进一步感到文学的玄妙,它深不见底,无所不包,而又始终勾着你,迷着你。 相似文献
7.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2):7-13
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小说以一个没落的乡绅堂吉诃德和邻居桑丘的充侠游走,嘲笑了以昨天的思维做今天的事和用今天的头脑做明天的事的诸多错讹.在叙述方法上,如黑格尔所首评的以不变的主角在游走中随境遇之变而结构情节;在风格上庄谐互渗,虚实相生,亦幻亦真,展现了如海涅所综括的“堂吉诃德主义”中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成为世界文学中公认的杰作. 相似文献
8.
周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堂吉诃德》从第一部到第二部,叙述态度明显改变,从嘲弄到同情;角色功能逐渐变化,从喜剧人物到悲剧英雄;人类存在的英雄形式被纳入疯狂的行为中,小说甚至透露出某种荒诞意味。作品以幻想的喜剧形式反讽地表现了英雄受难的悲剧,以荒唐的滑稽摹仿检验人类高尚的道义与信仰在世俗中经受考验与误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结合俄国思想家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了英国文学评论家兼小说家戴维*洛奇的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的喜剧风格以及作家对小说喜剧性本质的独特理解在语言、文体和结构上的具体实现,从理论来源和创作实践两方面阐述了作家喜剧小说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罗文敏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4):463-467
滑稽模拟骑士小说的戏拟手法,给《堂吉诃德》带来了丰富的艺术效果。《堂吉诃德》中戏拟手法主要表现为讥讽嘲弄与文本互涉(互文),它们使得文本在滑稽模拟骑士小说的过程中,展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解构与笑谑,而更多的是读者在文本理解中所不断发觉的文义自增性与多重性。 相似文献
12.
李承辉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80-83
阿Q和堂.吉诃德都是世界文学画廊中著名的艺术形象,阿Q产生以来,研究者们就注意到了他们的相似性,主要在于两者行为表现上极端相似的滑稽可笑的“精神胜利法”。近年来,人们对他们的研究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认为两者精神内质相同,除了行为表现、意识结构和悲喜剧性格相似,这一切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也相近;一类认为两者有本质差异,差异则有着深厚的人性欲望与传统文化的根源,也有着作者构思意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宋雯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2-85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是毕飞宇的第一本自传性作品,由几十篇记录了作者童年往事的小短文组成。它具有以下几个叙述特征:私人叙事和宏大叙事并存,经验化叙述,故事化叙述,图文结合和零散化的叙述。 相似文献
14.
朱伟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4):479-484
元代喜剧不仅是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第一次高峰 ,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最高水平。元代喜剧产生于一个特殊的时代 ,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 ,体现着一种新的审美特征。元代喜剧创作的兴盛与元代审美风尚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元代喜剧创作的繁荣 ,既是元代社会变迁与时代文化选择的产物 ,也是喜剧艺术自身积累与发展的结果。探讨元代喜剧繁荣的深层原因与内在规律 ,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元代喜剧的鲜明特色与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张化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2):119-121
堂·吉诃德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想用骑士道来改造社会,犯了时代错误。其疯狂、偏执的性格特征,不仅与沉溺于骑士小说有关,而且与西方传统文化道德具有更紧密的内在联系。其理想与现实错位的现象,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现象。其疯狂偏执的性格,在西方传统文化的语境下,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特例。从深层本质上讲,堂.吉诃德是西方传统文化道德的承继者和殉道者。这也正是其形象历久弥新具有经典价值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5)
中国武侠小说和古典艳情小说与西方骑士小说和罗曼司大致相当,中国女性武侠则与西方"女吉诃德小说"调侃的对象文本相似.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澄清当前的"雅""俗"之争,还有助于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定文本生产和样式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杨洪敏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
<堂吉诃德>的插入故事与主干部分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本文着重分析了插入故事的传奇特征,表现在传奇式爱情、传奇式人物、传奇式背景、传奇式情节、传奇式视角和传奇式行文等方面;进而分析了作者通过传奇文体传达出的传奇观念,即理想主义观念和封建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8.
罗书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
中国小说史上,张飞、李逵、牛皋、程咬金、焦赞、焦廷贵等形象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传奇喜剧英雄系列。他们是在虽微弱但却源远流长的中国喜剧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对正统文学尤其是史传文学的反动和下层文人大胆的艺术创造过程中产生的。他们是中国平民喜剧精神的物质凝聚、集中体现和高度总结,是平民喜剧精神与元、明、清之际时代精神交合作用的结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