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普遍受到各学校的重视,如何根据中等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找出相应的措施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蒋盼虹 《生存》2020,(4):0130-0130
浙江省教育厅于2015年3月颁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组织跨学科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探索课程整合实施。其中,专门的德育课、德育活动、团队课等德育类课程的整合实施是重点。实践中,一方面,现有中小学德育类课程的确存在门类多、内容杂、目标重复交叉的现象,学校需要整体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统筹课程实施;另一方面,将国家德育课程与地方和校本德育课程、少先队课、各类专题教育有机整合实施,可以优化德育方式,提高德育成效。  相似文献   

3.
王凡 《学术交流》2004,(4):167-172
二战后,当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德育的历史轨迹经历了一个由兴盛到衰落再回归复兴的过程。反对道德灌输是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最基本的特点。其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是:日益重视学校德育,把德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德育的内容日益丰富;德育形式综合化、网络化、实践化,德育方法多样化,德育手段科学化;日益注重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各派道德教育理论日趋融合。  相似文献   

4.
杨杨 《探求》2005,42(6):75-77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学存在着一些盲点和误区一是对德育内涵理解上有误,二是高校德育教师自身人格素质方面存在缺陷,三是缺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作用.德育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对德育的内涵进行重新认识,切实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的人格素质,同时要让互动式教学方式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一直是低效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德育所提倡的道德远离大众,凌驾于大多数人的利益之上;二是德育远离生活。所以要提高德育的实效,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试论主体性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华 《唐都学刊》2004,20(2):145-148
当代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传统德育陷入困境 ,在把握德育宏观目标的同时 ,强调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通过主体品德能力的提升、提高认知与辨识能力、提高移情与内化能力、加强学生在德育中的自我教育作用、注重道德践行、培养创新能力等措施 ,突出发挥德育的主体性作用 ,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现实需求 ,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唐建军 《学术交流》2001,(5):145-14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高等师范院校的德育教育必须突出师范性,这是由高师的培养目标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高师德育必须以培养造就道德主体为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实现的途径主要有理想信念教育和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公德教育和学生自我管理;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的参与;言行礼仪教育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崔华前 《唐都学刊》2005,21(1):46-50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对于道德教育非常重视 ,认为道德在修身养性、治理国家和发展教育等方面 ,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 ,他不仅构建了以“仁”为核心的德育范畴体系 ,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对于当代德育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的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  相似文献   

9.
莫飞平 《学术交流》2005,(10):11-14
德育场是德育系统中各要素能量与信息运作的存在方式、中间载体和时空处所,它隐藏着德育过程的一切秘密,包含着德育运动与变化的一切信息,德育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都蕴涵于德育场并最终统一于德育场。德育场具有方向性、相互作用性、连续性、整体涌现性、主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刘红 《社科纵横》2008,23(10):159-160
本文阐释了德育基本含义,在论述德育相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之上,从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德育内容的角度重点分析论述了德育实践问题,并进一步阐释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对于实现德育理论系统化和德育实践规范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美善融通视域的艺术院校德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钊  王丽荣 《社科纵横》2009,24(8):140-141
艺术院校是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艺术院校德育与普通院校德育相比有其特殊性,传统的德育方式方法在艺术院校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针对艺术专业教育与德育的特性及学生的特点,采取恰当的德育策略,探索美善融通的德育途径,以实现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应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从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义出发,探讨生命教育的价值体现,基于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应该是:转变德育观念,确立生命教育的德育新理念;将个体的生命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回归道德本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生命及其价值的认知;以校园为中心,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葛喜平 《学术交流》2004,(9):168-173
德育是目标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德育的有效性是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强了高校德育的难度,这些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育运作系统相关要素的模糊不定或功能缺损。具体表现为:由于教育者对德育定位、德育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价值取向上呈现泛政治化、功利化的倾向,致使德育内容的设计过于理想化、绝对化,缺乏时代精神;在德育实施方法上表现为智育化、强制化和形式化。增强高校德育过程的实效性,必须建立多层次、可持续性的目标导向,确立由重知识教育向重道德养成教育转化的教育理念与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由封闭性教育向开放性教育转化,以期形成整体化、全方位、开放式的德育网络,形成内外协调一致的合力体系,从而实现德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莹娜 《生存》2020,(11):0207-0208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需要不断加强思想和能力方面的指导。因此,在基础教育实践中,学生的管理尤为重要。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德育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小学管理的特点入手,详细阐述了提高小学管理德育质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谭俊明 《社科纵横》2010,25(12):166-166,174
德育是学校教育之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分析了高职语文的学科特点及其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优势,以利于在教学中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盖春梅 《生存》2020,(14):0223-0223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非常重要。本文以新课改教学为背景,立足于国内小学德育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文章的主要写作目的在于为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质量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并为相应的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17.
宋启林 《探求》2006,(4):73-75
高校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教学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方式,而德育教学实效直接影响整个德育实效。本文从分析影响德育教学实效的有关问题入手,以改进德育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提出“三导向”德育教学法,试图找出一条提高高校德育教学实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9):154-158
"三二分段"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机制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的一种高等教育新模式,故此,其德育教学评估机制必须避免以往评估机制出现的瑕疵,根据各学校所在的不同地区、本专科学校的不同教学方式、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等特点,构建一套适合"三二分段"德育教学运作的评估体系,以便更好衡量德育教学效果,使"三二分段"德育教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德育应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梅  蔡立彬 《社科纵横》2009,24(3):136-138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众多问题。高校德育低效度和传统道德思维的局限性,要求从生态德育的视角转轨人的道德视野,以弥补传统人际德育的缺陷。在转轨的过程中,需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生态德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学校与社区德育的不同特点出发,论述了学校与社区德育的互动必须遵循强正减负、整体优化、主体建构等原则,并对“三项原则”的内涵、原因、具体做法以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