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诚 《社会工作》2013,(5):128-133
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界近十来年来关于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从如下三个视角逐步展开:即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的研究、关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和关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进行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认为社会互构论为构建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体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2.
正江西省宜丰县现有近4000名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或由祖父母照管,或被寄养,甚至单独生活。由于年龄、文化水平等种种条件限制,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普遍存在"不想管、不会管、不善管、不敢管"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宜丰县把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多措并举,创新形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建立关爱档案。通过进村入户,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摸底调  相似文献   

3.
熊诚诚 《社会福利》2014,(12):57-58
正凝聚行动合力,开展关爱"朝阳"活动,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江西省樟树市经楼镇计生协会与妇联联动,协同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立信息档案,倡导每个村(居)、社区组建志愿者队伍,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与他们倾情交流,心贴心和孩子做朋友,传递社会正能量,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民政局立足民政职责,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引入社会组织力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聚焦困境儿童,全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浅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从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该问题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关爱留守儿童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厉飞飞  陆芳 《社科纵横》2014,(4):166-168
本文以苏北地区435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探讨235名留守儿童幸福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分析是否住校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已占到学龄儿童的一半。(2)苏北地区初中学龄留守儿童总体幸福感高于常模水平,是否住校对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需要多举措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正为全面深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逐步开展有针对性、覆盖广的关爱服务和慈善公益活动,从今年9月开始,湖南省衡山县全面启动了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建设。数据统计对象为衡山县农村0—18周岁、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儿童。据悉,该县将在2015年1月31日前,建成数据覆盖率100%、录入准确率达到95%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在日前召开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会议上,衡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育全在讲话  相似文献   

8.
江娟 《生存》2020,(15):0129-0130
我国有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这些留守儿童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在心理发展方面都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山区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难题。探寻他们的成长足迹,寻找更有效的途径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值得我们山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自第六次人口普查以后,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心理健康和教育成长成为重中之重。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留守儿童有了更多接触媒体的机会,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在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面对网络媒介,留守儿童本就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中得到放大,留守儿童的在线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村的留守儿童呈现出明显的规模扩大化和低龄化。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来自于父母的陪伴、关爱以及教育,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道德品质危机,经常出现任性、自私、说谎、冷漠、暴力等,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本论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切入点,对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立德树人教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支持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接着分析了留守儿童教育中所需要的社会支持网严重缺乏,认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护体系建构:福利治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具有深刻的结构根源.留守儿童是风险最大、自我保护能力最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亟需社会关爱和保护.研究者从福利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政策体系不完善,组织架构不清晰,留守儿童社会保护资源短缺.政府部门需要注重国家基本责任承担,强化家庭主要责任主体的意识,通过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及社会组织力量的有效参与,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服务传导机制,才能有效应对留守儿童社会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唐美静 《社会工作》2014,(1):128-134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自2004年后被社会广泛关注。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难以被满足,从而妨碍其成长与发展,甚至连个人生存都受到威胁。本文应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一大因素在于其社会支持网络的残缺。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为农村留守儿童构建一个安全、有效、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具体行动则应该从个人内部和个人外部两个层面进行介入。  相似文献   

14.
黄斌辉 《社会福利》2013,(10):61-61
江西资溪县将每年9月9日定为全县关爱留守儿童的节日,受到社会各界欢迎。  相似文献   

15.
正王国斌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守规矩的人。做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非常执着甚至有点执拗,"劳模"式的人物。本科毕业后他申请到京郊支教,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所以他的作品多表现身边的学生及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他的作品充满对孩子们的关爱,充满  相似文献   

16.
12月19日,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碚爱童行"农村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关爱帮扶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举办了一场乡村儿童城市体验主题活动.重庆市江北区新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带领着北碚区17名农村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一起体验"搭乘一次地铁、吃一次快餐、看一场电影",近距离感受城市文化与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组织》2021,(3):14-15
中华慈善总会(以下简称总会)"为了明天关爱儿童"项目实施对象为国家高度关注的留守困境儿童,符合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范畴.为拓宽项目筹款渠道,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实际困难,总会申请了2020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补助资金150万元,加上配套18万元,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西藏五个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18.
朝鲜族是黑龙江省的世居民族。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朝鲜族的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随之大量出现留守家庭及留守儿童现象。通过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和哈尔滨地区16所朝鲜族中小学的实地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现象已成为朝鲜族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原因主要为父母在外打工和传统家庭观念的改变等两个方面。因此,从学校层面要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体系,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从家庭层面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注重父母和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严爱相济;从社会层面要积极整合各界力量和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关心和帮助。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密切合作,才能尽量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进一步推进朝鲜族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办学途径,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承继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9.
刍议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由政府、群体和个体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我国学术界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主题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道德素质、人身安全等,但留守儿童问题是复杂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大规模人口流动还将继续,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被“制造出来”。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