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在管理国家和处理社会关系问题上处于最高地位。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的政治构想中,宪法的作用如何得以发挥是极其关键的。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是树立我国宪法权威的重要途径。公民对于宪法的认识分为不同的层面,对于宪法文本的认知和对于宪法体系的认可深刻影响着我国宪法实施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张静 《民族论坛》2000,(1):37-39
我国少数民族公民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国家还特别强调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特别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民事权利。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方针指导下,通过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选举法等一系列立法活动,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和保障,并且还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公民的特别民事权利,其确切的含义及法律界线并不为大多数公民所认识、了解。民事权利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包括财产权利和人身权。我国法律赋予少数民族公民的特别民事权利与特定的少数民族主体身份…  相似文献   

3.
廖君湘 《民族论坛》2004,(12):52-53
侗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准公民社会,这是侗族社会关系形态的典型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指具有一定国籍,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之人。在公民社会,人们尽管为生存和发展从事不同的职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也存在着差别,但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具有平等的地位,这是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贵族社会和精英社会或等级社会所不可比拟的。公民社会和现代国家、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承的,是近现代才出现的社会关系形态。  当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侗族传统社会关系形态后,发现古老而闭塞的侗族社会关系形态的典型特征与现代公民社…  相似文献   

4.
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混乱繁多,规范方式缺乏法律性,造成宪法实施上的困难.这需要我们对基本义务的性质重新进行审视,以宪法的限权观理解基本义务,进而修正宪法文本的基本义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所于2011年6月展开了内地藏族流动人口课题研究。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宁、兰州、昆明等中国内地大城市都有人数不一的各阶层藏族人口流动或定居生活。以成都为例,市区目前有户籍藏族人口3万多人,无户籍藏族流动人口在15万至20万间,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次来自西藏和其他四省藏区的藏族人口在成都市区流动。透过对成都藏族流动人口的实地调研,可以碍出以下论断: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政力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进步的政繁显现实效。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宪法和法律允许并保障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的合法流动,各民族民众迁徙、择业等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是国内外局势的全方面变迁,这种变迁也直接影响到了当代中国的族群治理。西方国家基于地缘政治考虑的所谓"民族牌",部分公民本民族意识无限拔高而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淡化等问题,均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大国的族群治理和国家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民族国家建构的宪法表达问题、少数人权利保护与公民平等问题、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治理问题等当代中国族群治理与国家建构中所涉及的宪法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表达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现代社会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区分具有公共性质和私人性质的表达自由并施以不同的法律保护意义重大,前者因其关涉国家和公共利益尤其需要制度宽容和制度保障,由此给我们带来诸多现实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是宪政秩序的核心要素.在宪政实践中,不应局限于宪法学者通常论述的二者间的制约、抗衡关系,而应积极构建相互合作、互动的良性秩序.宪法是宪政的前提,这就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府权力宪法构造方式.以此衡量中国现行宪法,不难发现其存在的一系列规范上的缺陷,为创新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间的宪政秩序,须尽快实现中国政府权力宪法构造方式之转型.  相似文献   

9.
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人们自愿地选择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捷克斯洛伐克,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并服务于人民。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权利;他们在法律上一律平等。1948年5月9日颁行的捷克斯洛伐克宪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了这种法律上的不等:“国家保证其一切公民,无分男女,均有个人自由,及个性表现的自由;国家照顾一切公民,使他们都获得同等的发展可能性和同样的机会。”根据这一条宪法的规定,所有公民,不论其种族如何,宗教信仰如何,当然也不论其民族成分如何,一律平等,这一点是绝对确定的。这一条还规定:捷克斯  相似文献   

10.
受教育权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的实现不仅需要受教育者的积极行使,同时更需要国家的积极创造.通过对甘孜藏区受教育权的现状、问题进行剖析,从而进行理论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元七世纪初以降,吐蕃先后兼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羊同、苏毗、吐谷浑等族,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本文引用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文献,结合汉文文献,深入地讨论了吐蕃治下的吐谷浑小王和吐谷浑臣僚、民众的情况,力图揭示出吐谷浑被吐蕃征服以及逐步融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3.
14.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国后中央政府支持的边远地区经济项目的得与失出发,阐述了这些项目设计立项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及效益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民族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其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兴旺的时期,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多民族的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