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子 《北京纪事》2011,(5):52-55
在去年底大片《赵氏孤儿》中,海清演的还是个“媳妇”,从“媳妇”到“媳妇”,从配角到主角,从电视剧到贺岁大制作,一切都从那个“不太漂亮的女演员”的定位开始。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在中西历史文化长河中思想丰富源远流长,却由于理论本身的缺陷停留于空想。当代“以人为本”之所以能超越空想,立足科学,成为现实的可能,关键在于马克思发动人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克服了以往一切人学理论的缺陷: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从人的“既成本质”转向“生成本质”;从“工具迷失”转向“工具复归”;从“英雄史观”转向“群众史观”。  相似文献   

3.
being是多义词,人们会从不同角度谈论它的多义性:比如从系词的角度,从逻辑的角度,从系词用法与存在用法的角度,等等。在所有关于being多义性的哲学讨论中,唯独系词含义乃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应该把being译为“是”,而不是译为“存在”。字面上即可以看出, “是” 乃是一个多义词:“S是P”乃是系词用法,亦即最基本而通常的用法。“S是” 则是一种非系词用法,对它可以做非系词理解,比如认为它表示存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介入,与传统艺术相比,接受者在视听传媒艺术的感知过程中,逐步从“静观默照”的欣赏走向体验“变动不羁的惊颤”。从“静观默照”到“流动惊颤”转变的因素,大致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人类已从稳定式生存走向流动式生存;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体验声画流转的“连续性”以及“惊颤感”是一种人的心理和欲望需要。同时,伴随着这一过程,在接受目的上,接受者也在逐步从纯粹的“非功利审美”普遍走向追求“快感审美”。狭义上的“追求快感”是通过满足接受者单纯的生理、感官和相关欲望而实现,是带有世俗层面物质功利色彩的,而不是纯粹依靠对审美对象本身的艺术兴趣进行的审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逻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传媒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也应被唤起以保障快感处于一种“适度”的状态。在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技术的发展及相应艺术形态的呈现,既会极度增加体验“变动不羁的惊颤”的程度,也可能让“静观默照”的体验感受部分回归。  相似文献   

5.
杨雪梅 《百姓生活》2010,(11):64-64
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最早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国一代代学者苦苦求索。于是,有了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从本世纪初持续至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前,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6.
在曹禺早期的剧作中,都暗含了对革命新生力量热情抒写。从“自觉”到“自醒”,从“个体”到“集体”,从“精神反抗”到“有组织地斗争”,曹禺描绘了一幅革命新生力量发展成熟的壮观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共享的讨论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开始的。其立论的前提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新社会,这也是马克思整个理论大厦的逻辑归宿。马克思不是就共享论共享,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发展逻辑出发,从生产力发展和制度的构建出发,从生产关系讨论分配关系,这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基本逻辑。只有从批判“异化劳动”出发,才能切中资本主义“私享”的要害。马克思的共享思想正是从建构共产主义新社会出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建构出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理想样态,解决“谁来享”“享什么”“如何享”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理论的建构中,马克思的共享思想担当着为现实生活提供规范的理论指导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了解新时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提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上从“教育”转向“服务”,培育方式上从“局部”转向“整体”,培育平台上从“课外”转向“课内”,效果考核上从“成绩”转向“素质”,培育目标上从“短期”转向“长远”,培育机制上从“学校”转向“社会”。  相似文献   

9.
声势浩大的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七年。七年来,从宏观上的理念到实际的教学行为,从“创造性使用教材”到“创设情境”。“课改”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从课改推进的历程来看,我们经历了开始的“迷茫——无所适从”,到中间的“兴奋——盲目追风”,再到现在趋向的“冷静——回归理性”。静下心来,我们发现课改的几年,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评价制度等,都有了喜人的变化,教育,迎来了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语“悲催”源自东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阿母大悲摧”句,从最初用于形容人的内心感受到指称一切事物的“不如意”,“悲催”的语义范围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新浪网为语料库,运用抽样调查、综合分析等方法对近三年来“悲催”在媒体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认为语用因素是促使“悲催”流行趋势增强的直接原因。其次,从认知角度揭示了“悲催”语义泛化的重要机制,即通过跨概念域系统映射的隐喻机制,“悲催”完成了从情感域向抽象域的映射,从而实现了语义的转移。此外,年轻人崇尚新奇的心理需求也促使“悲催”从传统走向流行。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唯物论作为方法论“较为牵强”,研究方法、抽象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抽象是研究的发端”,研究工作应走从抽象到抽象(思维具体)的道路;而实际上,唯物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研究方法、抽象法首先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实在具体、事实是研究方法的起点,研究工作应走从具体到抽象,即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黄小平 《今日南国》2014,(11):41-41
秋天,一片黄叶从树梢落下。被风吹着,在空中悠悠地飘。“妈妈,它要飘向哪里?”小女孩问。“春天。”妈妈答。“春天?”春天到了,小女孩指着一片绽开的新叶问:“妈妈,它从哪里来?”“秋天。”“秋天?”“对。还记得那片飘落的黄叶吗?”“记得。”小女孩说完,又指着一朵开放的鲜花问:“妈妈,如果花一直这样开下去,它最终要开成什么样子呢?”“果实。”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十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国际政治秩序格局的变幻,美国的对台政策经历了从策划“自治”到观望待变,从“弃蒋”转而“扶蒋”,从“介入”到有条件的“不介入”等阶段性变化。文章从历史的层面分析了美国对台政策的生成及其演变的深层次原因:一是缘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即建立符合美国需要的“有关世界的体系并予以实施”,维护所谓“自由制度”或“自由世界”不受侵犯,建立有利于美国的军备控制体系;一是意识形态驱使,即维护非共产主义世界的边界,控制非共产主义力量与共产主义力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14.
释“狱”及其相关的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汉语中,“狱”是一个常用字.但它的形义关系如何,音义关系怎样,本义和行义又是什么,人们的看法颇有分歧,很值得作一番深细的考察.本文虽重在释“狱”,但同时也批对与“狱”翕翕相涉的文字作一通盘上的审识.从造字的角度说,“狱”显然是个会意字.许慎是如此说“文”解“字”的:“狱,确也.从从言.二犬所以守也.”在这一诠释中,以“确”说“狱”是声训,”从放从言”属形训,而“二犬所以守也”则是指“二犬”在古代执法过程中的作用.这里隐含的问题不少,容我们分流如冰.先看“狱”与“确”的关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相似文献   

15.
建国六十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单一的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从“一个中心”到“两个文明”、“三大文明”再到“四位一体”,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送”“给”等构成的给予表达如“NP1+(V)给+NP2+NP3”,在特定条件下,会出现参与者的从缺,其从缺等级,一般认为是:主语〉直接宾语〉问接宾语/介词宾语。但这一概括不适用于“给”的参与者的从缺情况:NP2(即间接宾语)从缺为主,占80%,而NP3(即直接宾语)的从缺仅占10%。文章指出,三个参与者及其互动关系所组成的是理想的认知模型。理想的给予可划分为转移次事件和到达次事件,分别由“V+NP3”和“给+NP2”表达。以理想认知模型为基础,受人类思维方式“部分转喻整体”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转移次事件终点次事件认知给予事件,映现在语言表达中就形成了参与者的从缺。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在迎合老庄以自然主义为主的文艺观的同时,也以积极的态度关注人生,关注现实,走了一条既秉承老庄又悖离他们的新路。秉承的焦点在于:文艺源泉归于“道”,审美理想归于“真”,艺术精神归于“情”。悖离的因素在于:从“言道”走向“物感”,从弃礼乐到提倡礼乐教化,从尚自然美到尚崇高美。  相似文献   

18.
“个”是现代汉语量词家族中通用程度最高的一个,对它的分析会有很大的价值。从共时性描写来看,“个”可作名量词、动量词、宾语和补语标记等等;从历时演变来看,“个”字有三个不同的语源,即“个”、“佃”“笛”,“个”的出现更早一些。  相似文献   

19.
李娟娟 《北京纪事》2015,(11):56-59
从“燕华美容城”到“巴黎会”,从为“非常6+1”栏目担任化妆、发型设计,到“齐逢艺晨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造型设计部首席执行官,取得成就的“北京哥”魏立最想做的是为“鸿基金”做慈善,用自己的双手让贫困孩子得到爱……  相似文献   

20.
张船山是“性灵”诗派中的一个重要诗人,过往的某些评论者从“温柔敦厚”的诗教出发,对其诗多加指责,诸如“均未入古”,“恶浊叫嚣,绝无诗品”,引导其他诗人“降格而从”等等。笔者一一加以分析、剖判,历史地、客观公正地作了论证与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