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实行计划指导,是当前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此作一探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计划指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根据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竞争的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它能够优胜劣汰,进而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优的环节上去。但是,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投机性和滞后性的缺点,对它不能自然而然地保证经济总量的平衡,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以及完全合理地调节经济、产业结构等,因此,在长期的资源配置上,如发  相似文献   

2.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社会主义观管秀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冲破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以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社会主义观,对于帮助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居民消费政策研究梁若旺,李景亭一、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点及发展趋势(一)城乡居民的消费特点1.较为低下的消费水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水平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的第二部分做了明确的阐述,并概括性地提出和使用了新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命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报告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报告在第二部分的最后提出和使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命题,即:“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注意,这里没有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这句话深刻地表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十余年来,我国的综合自力大为增强,市场范围逐渐扩大,且通过改革实践,人民  相似文献   

6.
7.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价值观问题的几点思考胡继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特殊形式。它在经济运行的体制上突破了过去几十年来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原...  相似文献   

8.
周绍东  张宵 《学习与探索》2020,(12):103-109
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上将"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分置,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制"和"制度"两者重新归为一体。本文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这一对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出发,提出经济体制接近于"生产方式"概念,而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的内涵具有共通之处。由于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从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的,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二是巩固国家作为公有制经济出资人的地位,坚定不移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保证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法律保障.一、市场经济体制对法律的呼唤首先,经济变革要有法律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的整体之中,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经济基础产生变革时,它首先是要求上层建筑为其变革呜锣开道;当变革一旦成功之后,它又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为其提供巩固和发展的保证.这种内在的客观要求必然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反映出来.其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10.
10多年来,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渐进过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主要标志是,理论上构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实践上开始了全面推进的伟大飞跃。改革的目标: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我们党逐步确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1.
自从人类的文明史展开以来,人类的一切活动就始终伴随着对真、善、美永不倦怠的追求。无论是西方文明史或东方文化史,都曾有过关于知识问题、伦理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经典论述;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境遇的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求着真善美的谐和。然而历史似乎总是喜欢给人...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必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选择的必然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综观改革十几年来走过的路程,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改革总是以市场为取向向前逐步推进的。改革的实践不断开辟者认识真理的道路,理论的不断深化又把人们的认识和实践逐步推向新的高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  相似文献   

13.
论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王金平自从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问题,理论界众说纷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6,(6):19-22
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置于人生教育视域下可有助于提高培育践行效果,人生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要坚持人生教育相关思想理论,遵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现实的人"思想、知行理论的内在要求,尤其要找准人生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着力点,即要充分分析主体的性格特征及时代境遇,以人生教育为切入点,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隐化政治性,重视公民道德教育,营造有利条件和良好外围环境。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发展与体制的关系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被要求实现新的契合。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现这“五大理念”,必须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其内含的新型举国体制支持创新、推动协调、助力绿色、助推开放、促成共享功能,使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在今年初南巡重要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充实和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法律怎样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成为当前法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要求所有的商品通过市场的渠道,按照价值规律、供求和竞争规律等进行流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而市场的各个组成要素都需要通过法律加以规范。首先,关于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就是由哪些经济成分参与市场  相似文献   

18.
论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氛围刘小敏目前,西方世界有些人认为,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已表明中国不得不走向“光彩夺目”的资本主义道路。德国《明镜》杂志1993年第6期上有篇文章就称“在未来的10年中,地球人口的80%(即大约40亿)将重新回到商品...  相似文献   

19.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的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我们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实际,自觉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真正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0.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今年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政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社会保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工程,要使全国人民在2000年共同进入“小康”,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措施。而社会保障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包含在民政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