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显亦不宾灭”是《史记·周本纪》中的关键文句,对理解西周武王时期的活动至关重要,但文本正写尚有争议,已有解释也不够完善.与《逸周书》及《随巢子》对校,此句应正写为“不顾亦不宾灭”,其含义为武王认为商既没有充分照顾先代遗留的旧势力,又没有及时伐灭他们,所以一直到周初都还留有隐患.依此解,《周本纪》后文“志我共恶贬从殷王受”与“存亡国宜”两处长期存在争议的文句也可以相应读通.由此可知,周武王立国之初即深知旧族问题是政治隐患,除了安抚之外,也考虑过威服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有狐》一诗,三叹其“忧”,深忧“之子”无衣。而“无衣”所指向的是战争、行役。《诗经》中写狐的诗歌,“狐”喻指征夫。故而《有狐》为征妇怀远之诗。而“征夫无衣,征妇送衣”这一母题一再被摹写。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论道”具有缜密谨严的理论逻辑,这突出体现在作为全书序言的《要略》之中。无论是“论道”的宗旨与原则、方式与思维,还是“论道”的特点与取向、价值与意义,《要略》均有深刻具体的理论体现。在此系统化“论道”的基础上,《淮南子》适应西汉大一统政治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会通、熔铸与整合先秦老、庄、黄(老)道家三学,深刻阐发自身“明道务治”的黄老经世思想。对《淮南子》“论道”逻辑及黄老旨趣的充分体现,使《要略》成为以淮南王刘安为领袖的汉代“淮南学派”在学术、政治上的思想纲领,也让其有力彰显出《淮南子》全书鲜明的道家理论特质及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今本《仪礼·丧服》篇包含“经”文、“记”文与“传”文三部分内容 ,其“传”文据说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传。本篇每条“传”文之首均冠有“传曰”二字 ,而有些“传”文中间又有“传曰”二字。这些“传”中之“传”被称为“旧传”。有学者认为《丧服传》所引“旧传”当是《礼记》之文。此说尚容商榷 ,这些“旧传”当是比《礼记》与《丧服传》更早的解经之作 ,《丧服传》的撰作也当在《礼记》成书之前。  相似文献   

5.
《经义述闻》乃经学之权威,亦是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之代表著作.二人每立一说,必言之有据,去取之间,尽见卓识.但书中亦有未尽完善之处,其中,“以孝烝烝”可读为“克谐以孝,烝烝父不格奸”,“烝烝”于先秦典籍习见,其义为“盛”、“美”,而非“孝”;《汗简》、《古文四声韵》之“誓”或沿自金文,而非籀文“折”字;“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一句,王引之训“敷”为“徧”,实则“敷佑”音义皆同“抚有”,是“匍有”、“抚有”的同音假借.  相似文献   

6.
“中庸”即中庸之道,“中和”则兼“德”与“道”而言。“中”指中心之德,“和”指时中的行为。由“中”而“和”,实是以中心之德为基础,生发出时中的行为,包含了“以德摄行”或“摄行归德”的宗旨,同于《五行》所谓“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乃是子思对儒家成德理想的理解模型。故郑玄以“中和之为用”解《中庸》题旨,虽不中不远矣。前半部分多引孔子之言阐述道、德之意,后半部分则以哀公问孔子引出“诚”的概念。子思以“诚”或“至诚”为成德之境界、天道之本质。至于如何达到“诚”,又给出了“自诚明”与“自明诚”两条道路,对应于《五行》始于“仁之思”和始于“圣、智”的两条路径。若说“中-和”还是两个环节,则一个“诚”字,通工夫与境界而言、通德与道(中与和)而言、通天与人而言,乃是一个成始成终、贯彻一切的概念,代表了子思对夫子“吾道一以贯之”话头的最终回应。当然,诚的境界仍以“中和”为内在的结构。在此意义上,《中庸》前后两部分可以理解为思想上的递进,而非彼此无关的两个主题。要之,《中庸》是子思思想的最终定论,“诚”是子思思想的究极之说。  相似文献   

7.
《诗经·陈风·宛丘》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四类观点。综合考察此诗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诗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可得出三点结论:一、陈国的巫风习俗是包括《宛丘》在内的《陈风》赖以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二、诗中的“子”指游荡于宛丘的善歌舞者,“荡”、“望”蕴含着诗人对“子”的道德评价。三、此诗通过描写一位痴迷歌舞者终日游荡于宛丘的情景,反映了陈国歌舞繁盛的巫凤习俗,隐含着诗人对陈国歌舞无度现象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子”在《孟子》中的用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中,一般的语法著作和语法研究者把“子”都解释为表尊敬之词。本文在考察了《孟子》全部代词及“子”的所有用例后发现,“子”在《孟子》中却无表尊之意。文章用充分的例句分析了“子”和“尔”、“汝”及“夫子”、“先生”在《孟子》中的不同用法,同时还就《孟子》和《论语》对“子”的用法进行了比较,从而说明“子”在《孟子》中是以一般的对称代词出现的  相似文献   

9.
《淮南子》对老庄道家之镜喻的承续表现为:以《俶真训》之“镜太清者”继承《老子》之“涤除玄鉴”,阐述主体以明镜般的心灵观照道体在内心的呈现,此为反观自照之法;以《原道训》之“镜与形接”继承《庄子》之“用心若镜”,阐述主体以明镜般的心灵观照外物并对天下治理产生实际影响,此为外观照物之法。《淮南子》对老庄道家之镜喻的转化表现为:将黄老思想注入老庄道家的镜喻中,使“镜太清者”和“镜与形接”成为王者涵容天下之术,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吾人既应注意厘清《老子》《庄子》《淮南子》之镜喻间的差异,也应统观道家镜喻源流史,道家镜喻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再谈通变     
通变是《文心雕龙》中的重要范畴之一,“通”首先指客观上过去与当下之间具有连接性,流动性,当代写作与前在文学具有同一性。变有变化,变通等义,指当代写作与前在文学的非同一性,非连续性,指当下的创造性。同时,变和通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刘勰的“变”不是随意的标新立异,而是在“通”的基础上的变。同时要以“变”补“通”,以“变”纠“通”,以“变”救“通”。要通过“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和“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达到真正意义的通变。  相似文献   

11.
《论语·微子》中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作何理解,主要有三种说法:“讥讽孔子”说;“斥责子路”说;“丈人自谓”说。“悬案”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原句缺省主语,且不能确定缺省的主语是什么。在没有发现新的可作定论的证明材料之前。由于这三种说法都能讲通但也都有漏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卷入这场无休无止的争论之中。在阅读、教学、翻译、出版等实际应用中处理此类情况的原则和办法是“暂时认定,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12.
傅芸子、傅惜华主编的《华北日报·俗文学》(“平字号”《俗文学》周刊),是以郑振铎为旗帜的北方俗文学研究重地。围绕“平字号”《俗文学》周刊的创刊过程、发文作者的考索、所发文章的汇编整理、所发文章的学术价值,展开全面的综合研究,注重文献整理、历史描述与理论构建,进而揭示傅芸子先生在俗文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为俗文学研究者及俗文学学术史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为现今相关学科研究的旁推互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范例,也将丰富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民间文学史及其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搜神记·三王墓》:“莫邪子名赤比,后壮。”徐震堮《汉魏六朝小说选》断为“莫邪子名赤,比后壮。”许多选本都因袭了这一错误,如吴组湘等《历代小说选》、成柏泉《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选注》、沈伟方等《汉魏六朝小说选》、王君泽等《古代短篇小说选注》、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断句均与徐同。他们释比为“及”、“比及”、“及至”、“等到”等,对此,予窃有疑焉。首先,比训为“及”、“比及”、“及至”、“等到”等均通,但睽之前后文义,似无急切等待之意;且“比后”接连,行文不免累赘;何以名赤,义也未详。总之,这样断句,释意总有滞碍。  相似文献   

14.
书名是认识该书性质的最重要的事项之一。产生于唐代的《史通》 ,自宋代起 ,学者们对其书名内涵的解释仁智相参 ,颇不一致。分歧的关键即在一“通”字。有的认为《史通》之“通”是笺注的意思 ;有的认为与语言通顺有关 ;还有的辨析此“通”没有“通识”的意思 ,也不具备“贯通”之意。异说纷纭 ,莫衷一是 ,影响到了对《史通》主题思想或作者主体意识的认识的一致性。其实 ,作为史学理论大家的刘知几深明书名体现和规范该书性质的道理 ,对其书名的涵义是有明确界定的。所谓“史”即指历史学 ;所谓“通”即通义的省称 ,属古代理论文体专有名称。  相似文献   

15.
韩愈一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成为历史上的卫道巨擘。《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也是他儒学思想的纲领。在《原道》中他提出了“明先王之道”的教育宗旨;在《原性》中提出了他的“性三品说”,作为学习仁义道德和“明先王之道”的理论依据;在《师说》中强调了儒家学者传道的意识与精神,以重振儒学之尊;在《进学解》中具体论述了学习儒家之道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他的教育思想蕴含着对教育活动的精微阐释,研读以上教育名篇,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必有启发。  相似文献   

16.
《仪礼·丧服》的亲属称谓所反映的上古婚姻遗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礼·丧服》经、传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周代亲属之间的丧服关系 ,因而也就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周代的亲属称谓制度。通过它所记录下来的亲属称谓制度 ,如“舅”、“姑” ,从父、从母 ,“女至”与“昆弟之子” ,“女弟”、“女以”等 ,可以发现许多与之相应的上古婚姻遗俗或上古姻缘形式的遗迹  相似文献   

17.
《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载楚子语中的“《武》”指“《大武》”,而“卒章”本为“首章”。这可直接证明《武》为《大武》首章。再者。仔细体味《诗序》、《乐记》、“七德”以及《大武》歌颂武王之意,也都可以证明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历代对诗经《郑风·风雨》一诗的题旨解释,大致有三种:《毛传》传统认为,此诗旨在“乱世则思君子”;朱子解为“男女淫奔”之诗,现代人则舍去朱子之道德偏见,认为此诗表达了寻常正当的男女相悦之情;方玉润解为怀念朋友之诗.三种解释的差异取决于如何理解诗中的“君子”.透过对“君子”的辨析,可以得出对此诗主旨的三种不同理解,但这三种理解未尝不可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9.
《上博七·郑子家丧》有“(怲口)”字,对此字之释读,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分析了此字的结构,认为其字乃从厂、从心,丙声,在简文中读为“变”.笔者此读法于音义皆通,在字形上则可解决诸家释为“病”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左传》的“吾子”“夫子”和“数词+子”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子”“夫子”“数词+子”都是与称谓词“子”有关的结构,对它们的考察有助于得到对“子”的性质、特点的更为完整、清晰的认识。从《左传》(并结合其他材料)看,“吾子”是“子”的派生结构,专用于对称,它兼含礼貌与亲昵,主要用于平等身份者之间;“夫子”专用于他称,主要用于下称上,是一种尊称;“数词+子”的结构一般用于称平等身份者,可表对称也可表他称,这说明“子”仍是名词,不是代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