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民族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建设的大量实践,给民族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研究生产力布局就是一个新课题。诸如生产力的结构和特点、生产力布局的地域组合和地理分布、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因素等等。研究各民族生产力布局规律,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有着现实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本文就当前民族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谈点粗浅看法,就教于读者。一、关于研究民族经济地理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生产力的几个问题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产力的几个问题的新思考冯维和一、关于生产力的概念在生产力的概念问题上,目前理论界最大的混乱是把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与哲学意义上的生产力混为一谈。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法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和英国古典经济...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产力与提高经济效益,实际上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确认识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探讨发展生产力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正确途径,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显然是十分有益的。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受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本文主要是站在生产力内部矛盾的角度来探讨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急需推进的实践问题。数字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新赛道。在数字科技革命引领的“换道超车”大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输在数字经济新赛道的起跑线上。这就需要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鲜明数字经济特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破解目前发展困境,通过提升数字技术领跑力、增强数字产业控制力、形成数字生态主导力,“三力”齐发,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论述了以下四个问题:1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也是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是人类经济活动新的起点;2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关系的涵盖面更加宽泛,生产力及其构成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者在新的基础上达成新的统一;3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赋予“实体性生产力”的新意义;4知识经济及其发展,为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观的核心.当今世界,带根本性的全球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是核心问题,世界各国无不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为此,必须拥有足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重庆市一年直辖效应的实践已充分应证并将继续证明邓小平人才理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支持孙惠爱一、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战略制订1.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下称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它是我国经济起飞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科技、经济、社会和管理多...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因素问题,困扰了人们几十年。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研究生产力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于要素之争。生产力因素论很少研究,甚至不研究生产力的结构、功能、环境、历史和组织等方茴的问题。近年来,经济学界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人们不仪对生产力的构成因素进行了更深入的考察,而且还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因素之间的关联方式和结构状况,提出了生产力系统论。这是生产力经济理论上的一个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宗旨是以人为本的。近代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生产力发展加速了,但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这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副作用影响了整个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有人类认识水平受限的原因。知识经济生产力超越了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严重弊端,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新形式,体现了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0.
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是一个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现阶段 ,我国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一个动态结构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要求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微观机制 ,又需要政府通过转变职能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宏观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世界历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带有规律性的世界历史现象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只有在世界历史时代才成为可能 ,是在社会化生产、世界市场、科学技术和世界普遍交往形成及发展的时代 ,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普遍形式。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在实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时 ,需要解决好后发优势、经济增长速度、赶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荆州地区经济学会、《荆州师专学报》编辑部、荆州师专政教科于5月23日在荊州师专举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生产力标准理论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意义、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坚持生产力标准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沙市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正初:“生产力标准”的讨论事实上是“实践标准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础,其目的也是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要搞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生产力标准”的问题。首先必须搞清“什么是生产力?”可是,我们有不少的同志甚至包括有些领导向志,对“什么是生产力”这个问题,确实还没有从旧概念中真正解脱出来。有些人连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都没有能认真的接受。经济理论界,曾经长时期停留在生产力三要素的简单论述上。所以我认为必须重新认识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经济科学与社会生产力是什么关系,对此,理论界还没有涉猎。虽然,经济科学研究和运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究竟经济科学与生产力是什么关系,它是怎样影响生产力的呢?对此我们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并已成为启动整个农村经济活力的加速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于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区域经济等问题,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相继提到了研究的议事日程。遵循“既要革除或矫正生产关系中各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又要培育和建立发展生产力必须的新组织、新机制和新规范”的精神,本文试图对村级合作经济的建设问题作点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以来,科技兴农作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基本上已得到共识,党的十四大两大理论贡献之一是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要素中发挥作用,使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生产力,那么在农业中,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是有待讨论的现实课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中获得或创造适合于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经济工作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是我们改革的中心目标。因此,探索生产力发展的内在的根本动力问题,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我们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但这都是谈生产力外部的动力问题,而生产力是不是有内在动力呢?  相似文献   

18.
政治经济学热衷研究的许多问题是假问题,不是真问题。真问题是针对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提出问题,而且,对问题的理论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福利含义。假问题是对尚不存在、而研究者希望出现的现象进行研究,或是在对现行的政策和制度的辩护中提出问题。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国企改革等是真问题。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经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等是假问题。繁荣政治经济学的现实途径是更多地研究真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生态生产力及其经济形态与实践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生产力是自然生态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有机融合,是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即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生态生产力中的经济是创新经济,是有益于推动自然-人-社会和谐协调的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知识和信息对发展生态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生态生产力中的经济模式主要有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本命题。从方法论和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的意义上讲,它是人们用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切领域基本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新提出并坚持生产力标准问题,不仅对于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活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解放人们思想,推进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把生产力标准引入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