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社会中兴起了一股新萨满教信仰和实践的热潮。这种新型的萨满教与传统的西伯利亚或北美的萨满教不同,是西方社会文化的产物。它的出现体现了一部分西方人对现代性的反思以及他们的生命体验与西方主流社会范式的紧张关系。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新萨满教的研究状况做一回顾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以满、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以狩猎为主的历史沿袭中,其思想领域里形成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萨满教。文章着重论述萨满教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职能和对东北民族的影响之深,从而得出狩猎生产在萨满教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萨满教在朝鲜半岛的产生、发展及衰落的过程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论证了中国儒释道对萨满教发晨过程的影响.确定了萨满教在朝鲜半岛历史上以及富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萨满教与朝鲜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在今天的朝鲜族中似趋衰落,但它并没有彻底消逝。萨满教在其漫长的变迁过程中,已和朝鲜族文化错综地交织在一起,并深入到朝鲜族民众的潜意识之中。即使它或许不再是一种独立的宗教,但其影响仍将在朝鲜族文化的各方面感觉到。全面论述朝鲜族萨满教文化,非笔者力所能及,本文仅就萨满教与朝鲜族文化的关系,萨满教对朝鲜族文化的影响做一大致观照,进而简单探讨民族文化形成的某些规律,以就教于硕学、同仁。  相似文献   

5.
东北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族文化在东北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萨满教作为满族的传统信仰,既是满族文化的母源,也对东北文化的其他内容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仅就满族萨满教对东北地区的汉军旗香和地仙信仰的影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普遍盛行的一种原始宗教 ,曾对当时乃至后世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文章结合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演进的历史 ,就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信仰崇拜作了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7.
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宗教,它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其完备的自然宗教形态形成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和金石并用时代的父系氏族社会。蒙古族进入奴隶社会后,萨满教亦从自然宗教向主神教过渡,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萨满教也步入了兴盛的顶峰时期。萨满教宇宙观包括宇宙形成或起源论、宇宙结构论、对天地万物的解读等内容。探讨分析萨满教宇宙起源论、宇宙结构论,对当代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因满——通古斯语族各部落的巫师称为“萨满”而得名。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原来都信仰过萨满教。满族的先世在十七世纪前,也曾普遍信仰萨满教。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尽管引进了为其他民族所信仰的如来、观音、土地等神供人崇拜,但萨满教的残余在整个满族却一直存在着,并且对后金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满族民间文学与满族早期所信仰的萨满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许多满族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等等,就是通过萨满教才得以保存下来的。本文就萨满教与满族民间文学的关系,萨满教对满族民间文学的影响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蒙古族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萨满教的消亡及其被黄教所取代,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先解释了图腾及图腾观念,然后探索了萨满及萨满教的起源问题,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没有图腾观念就不可能产生萨满教。图腾观念的形成、萨满教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萨满教变迁研究遵循的是历史人类学的方法,本文努力寻找现今遗留的萨满教现象中的各种历史遗迹,分别从狐仙信仰、怀玛日祭祀、满族家祭、蒙古族白博、萨满文化遗产等几个方面说明萨满教变迁的存在,并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说明变迁出现的根据,进而在时间维度上揭示萨满教的变迁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萨满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我国北方操通古斯一满语族的几个民族都信奉此教。“萨满”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指萨满为人驱邪治病时,弄神装鬼、手舞足蹈的样子。我国古代的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和柯尔克孜等族都曾普遍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有着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的特点,各族间的萨满教并无共同的经典、神名和统一的组织,但是有着大体相似  相似文献   

14.
成吉思汗祭奠的萨满教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蒙古族萨满教信仰基础上的成吉思汗祭奠所贯穿的是“灵魂”崇拜的观念,由此所带来的是萨满教信仰一系列表现形式和符号内涵。经过八个世纪的成吉思汗祭奠固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却没有脱离它的萨满教根基,时至今日萨满教仍“存活”于成吉思汗祭奠之中,这是认识和解释这一文化现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萨满教是新疆古代少数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体现在文献记载、民间传说、考古发现以及各民族当中萨满教的遗留等。萨满教流行的时间相当久远,并长期支配着西域先民的精神生活,逐渐形成一种积淀十分深厚的民族传统观念和习俗。这种观念和习俗深刻影响着并渗透于其他宗教信仰里面。至今保留在新疆各少数民族里大量的萨满教遗俗,充分反映了新疆宗教演变中发生的地区化、民族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科尔沁萨满教造型艺术服务于科尔沁萨满教,它是以物质文化为载体而上升到精神文化领域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刻的文化含义。本文从科尔沁萨满教的历史背景入手,重点分析了科尔沁萨满教造型艺术及其主要类型,进而探讨了科尔沁萨满教造型艺术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布里亚特萨满教简史(从远古时代至十八世纪)》一书第一章第一节之节译。《布里亚特萨满教简史》1980年由苏联科学出版社西伯利亚分社出版。作者在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语言学材料的基础上,对贝加尔湖流域居民的宗教观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指出了布里亚特人、蒙古人和突厥人之间宗教信仰的联系。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历史文献和资料;第二章,布里亚特地区萨满信仰的最古老阶段;第三章,原始公社制瓦解和早期国家联合体建立时期前贝加尔和外贝加尔萨满教的演变;第四章,十一——十四世纪蒙古语部族的宗教信仰;第五章,十四——十八世纪布里亚特的萨满教。本文回顾了布里亚特萨满教研究史,对各个时期的主要研究者及其著作作了扼要的评述,是研究萨满教及蒙哲史颇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俄国著名民族学家史禄国的《通古斯人的心智丛》是萨满教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不仅改变了以往的萨满教心理学研究趋向,把萨满教研究引入民族学领域,而且率先对萨满教"精神病理说"提出挑战,他在ethnos理论框架中提出"心智丛"这一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对通古斯人萨满教的民族志研究之中,开创了在历史—功能的语境中对萨满教进行理解和说明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前  言自从 1 996年得到科研经费后 ,笔者就开始了对东亚地区萨满教的实地调查研究 ,现已过了三年。预计从 1 999年起会用 2年的时间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这篇论文就是对本次调查的理论前提—萨满教的概念所做的论证。在这次实地调查中所写的对东亚萨满教的研究成果 ,我打算以最终调查报告书的形式通过商业出版社出版。在此我仅对萨满、萨满教这两个概念是否适合于这一地区的一些特定的神职人员及世界观这一基本理论前提做一粗浅的论述。一、民间俗称的“萨满”和学术用语的“萨满”“萨满教”这一词是一个极其模糊的字眼。人类学家特别是美…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萨满教研究与韩国民族主义者的萨满教研究,二者的分歧最终归因于两国学者各自所接受的历史任务不同,而不是因为材料本身的不同。日本学者把萨满教当作一种仪式活动来研究,而不是作为宗教来对待,从而强调萨满教的原始文化的性质。1920年代韩国民族主义者的萨满教研究体现了一种二律背反,国家主权乃韩国民族认同意识所系,主权的丧失却导致了人们重新审视民间传统宗教的价值。萨满教话语代表了韩民族的精神,这一观念在韩国很重要的一群民族主义知识人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本文通过对韩国知识人和日本人类学者关于萨满教的研究,重新检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