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晚莲 《兰州学刊》2009,(3):131-133,130
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流动儿童社会支持问题进行了文献综合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学者从社会化、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社会分层与社会网络、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等角度研究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2.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策略性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寻求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认同".本文所探讨的是流动儿童究竟通过哪些策略性选择来获得这种认同.研究发现,在客观社会通道相对封闭、自身信念系统呈多元化的前提下,流动儿童可能会通过转换比较方向与比较维度、扩大城乡间的差距等策略,来追求高自尊并获得正面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陈云松 《学术月刊》2022,(1):138-145
文化社会学聚焦文化实践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联,其传统研究方法兼有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双重特征。文化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社会计算资料和方法,为当代文化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分析工具和理论视野,并在国际前沿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中国学者进一步聚焦海量文本、互联网文化行为和调查问卷等大数据和传统资料,实现对文化的时空结构、信息流空间的互动结构和亚文化社会指标的科学插补测量。利用机器学习等社会计算手段,文化社会学研究者得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而促进理论观照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流动受到严格限制。改革开放改善了社会流动环境,激活了社会流动机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现阶段的社会流动中还存在不少制度性障碍,根除这些障碍,进一步推动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必须公平配置公共资源,为较低社会阶层者增强流动的人力资本提供相应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时空的角度和社会学的视野出发,认为在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的行为取向,应主要考虑三个层面因素:时间层面工业化的运行区间;空间层面工业化的运行状态;意识形态层面政府的行为模式,从而提出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干预的三因素解释模型,并结合其他后发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对目前我国政府的经济行为取向作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士人在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战国时期所进行的活动,可概括为社会流动。战国士阶层社会流动有垂直流动、水平流动、代内流动、代间流动等几种方式。其中,垂直流动尤其是向上流动,是显著的流动方式。士人实现向上流动的途径包括从师、游说、引荐、国君招贤等。士阶层社会流动是对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作出的积极回应,同时也表明,战国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期。正因为此,战国士阶层社会流动呈现出主体平等性、非制度性等特征,与秦汉以后大一统社会下士大夫社会流动有着显著不同。目前,学界对战国士阶层社会流动的考察尚不够全面系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融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学校之后的教育过程中的融入困难成为当前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这有着深刻的体制、政策、文化和个人等多层面的原因.为此,应从城市教育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完善教育政策、提高农民工子女与城市社会的多元文化整合、促进农民工子女对城市教育的主动融入、设立学校社会工作者岗位等多个层面入手解决农民工子女在教育过程中的融入问题,促进其在城市教育中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8.
社会流动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劲松 《天府新论》2006,3(1):97-9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形成了大规模、多层次的社会流动。这给社会稳定的维持带来了诸多难题,但同时也具有消除平均主义、在社会成员中间造成压力和动力、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形成滴漏效应、缓解因社会差异引致的社会矛盾等多重效应,使社会稳定本身经受了考验。从未来看,社会流动表现出频繁化、规范化、地区化、全球化等重要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影响社会稳定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9.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流动人口的增长带来了流动儿童的基础教育与社会整合问题。学校教育以其独特的社会整合功能,通过对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和介入家庭教育指导,可以有效促进流动儿童与流入地社会的良性整合。  相似文献   

10.
宋风波  王沛 《河北学刊》2012,32(5):115-118
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现象危害中国新农村建设,影响和谐安定社会环境的构建。分析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的社会化因素并促进干预体制的构建,对于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市民化社会融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地农民要想融入城市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市民,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身份转为市民,并且能够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能够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并逐渐形成与城市市民接近的生活方式;再次,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城市市民文化的接触,使他能够形成与城市市民相同的价值观和城市归属感,进而产生自我新身份的认同.本文通过对这三方面条件的分析,认为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社会融入尚未完成,并对如何促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社会融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进程中最脆弱的群体是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对自身角色、群体边界、社会关系、他人关系认识模糊,缺乏社会归属、孤独自卑心理强烈,与其他青少年儿童相比,他们有更多的人格缺陷.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和谐中国”的目标,郑重承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对此,我们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有效地建起一套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社会认同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侠  尚晓霞 《浙江社会科学》2012,(6):72-76,82,158
社会认同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中至关重要.相比较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务农经历、教育程度、职业期望、物质和精神要求、市民化意愿等方面有鲜明的群体特征.但目前社会认同困境阻碍着他们的市民化进程,主要表现为制度制约、自身地位制约、社会关系网络制约等.摆脱这一困境,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环境,城市居民宽容接纳,新生代农民工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及劳动技能等.只有达到了身份认同、城市认同和自我认同相统一,他们在城市才能感受到“主人翁”归属感,从而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理念,符合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从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并能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19世纪社会学关注的主题是社会发展变迁进程的性质和动力,而到了20世纪,特别是到了结构功能主义那里,则主要转向了对社会状态的静态分析。作者分析了这种研究转向的原因,并指出,自六十年代以来由西方社会危机所引发的对非历史性的社会学研究的批判反思已导致了历史视野在社会学中的复兴,历史进程的研究在一种新的水平上重新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视野中的后现代社会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现代社会理论家们的批判正在迫使许多社会学理论家们重新考虑他们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预设 ,去重新关注那些从事后现代文化产品的生产、分类、流通及消费的群体之间不断变化的权力平衡。后现代主义者们所创造的许多理论观念正在逐渐地被整合到社会学中去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文化变迁代码 ,也同样在阐述和叙说一种新的变迁的社会秩序 ,因此作为关注人性和社会结构的社会学不可能漠视后现代理论的发展 ,社会学必须以自己的眼光来重新解读后现代理论。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人们对工程社会学和社会工程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存在着比较模糊的认识,有的学者甚至把二者混为一谈.笔者认为,虽然工程社会学和社会工程学二者都是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但是二者在基本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围绕这几个方面的差异,来对工程社会学和社会工程学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辨析,并提出工程社会学和社会工程学的概念界定,以澄清人们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误识.  相似文献   

18.
新城市社会学是都市研究的替代范式,其展现的社会空间转向是新城市社会学有别于"旧"城市社会学的重要维度.城市空间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透过"社会空间转向"这一特定过程把握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史,城市空间不是片断式的社会图景再现,政府、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和角逐,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过程推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历史社会学和社会历史学是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属性 ,前者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后者属于历史学的范畴 ;学科属性的不同 ,决定了两者之间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 ;但同时两者之间又有着相通之处。本文的目的就是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这种异同关系 ,对历史社会学和社会历史学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胡苏云 《社会科学》2006,(8):125-135
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程度远远低于其经济融入程度。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从日常经济生活和社会交往、业余时间安排等方面近距离了解上海台湾人,可以发现存在这一差距的原因在于上海人态度和素质、上海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台湾人本身的自我意识。这些领域的提高和改进,将有助于上海台湾人更好地融入上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