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涉法涉诉上访尤其是上访老户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司法机关工作的一个难点,这当中既有少部分上访人本身的一些无理缠访,但更多的原因在于信访部门处理来访问题不够透明公开,影响上访人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很多时候反映的问题虽得到处理,但群众仍然不满意,重复上访、无限申诉、集体访、越级访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设计建立解决涉法涉诉上访问题的司法听证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矛盾凸显,同时,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通过信访渠道反映诉求成了群众维权的一个重要方式,信访过程中非正常上访的现象屡见报端,信访维稳成了基层政府维稳重点之一。本文试着从非正常上访的概念、表现形式、原因及解决建议等方面对非正常上访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以来,上海宝山区张庙街道的矫正社工配合有关部门帮助解决过8名服务对象的上访问题,其中既有落户、就业问题,也有房屋纠纷问题,最终,这些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问题的圆满解决,不但解了服务对象的生活之忧,也维护了社区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在社区开展矫正工作的社工来说,服务对象要上访等事情是经常会碰到的,在帮助他们解决上访问题时,社工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手法和技巧,顺利将问题化解于无形呢?  相似文献   

4.
李振华 《职业》2008,(35):104-104
<正>集体行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发生集体行为的可能,群众是最常见的、也是人们最能意识到的一种集体行为主体。"失范"是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  相似文献   

5.
群众上访,在有的地方被看成是干扰了政府机关工作秩序,甚至斥责为“无理取闹”。既然如此,领导机关何不派人“下访”,到基层去解决问题呢?其实,群众上访很多是被逼出来的,假如有理不能申辩,有冤不能申诉,有困难得不到解决,难道还不准讨个说法吗?“三个代表”是写进了党章的,还将写进宪法,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党政机关应该变“上访”为下访”,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上访与“下访”@严克昌  相似文献   

6.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4,(4):14-15
上访并非“刁民”信访工作,过去长期存在着“误区”,最明显的就是把重复上访、多次上访和越级上访的看作是“刁民”,是故意闹事。为此,不惜采取收容遣送乃至劳动教养的办法处理。结果呢,上访者还是继续上访,有的甚至接连几年、十几年上访。可见,他们反映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就阻挡不了他们继续上访。其实,上访者并非“刁民”,他们有权如实反映情况,有权要求党和政府解决问题,也有权尽快获得上访的处理结果。他们作为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必须得到尊重。顺民意、谋民利、解民忧、得民心,才是信访工作的责任。对他们拖延推诿,…  相似文献   

7.
信访制度本是一种补充救济制度,它的创设,成为民意与政府间反映问题、沟通问题的特殊通道,及时将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 然而,近几年类似因上访"被精神病"的案例屡屡出现,有人质疑一些滥用公权力的公安机关,有人怀疑一些不讲医德的精神病院,有人呼唤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确实,一个人又能有多少个6年,有多少个14年,有多少个有期徒刑,经得起如此"被精神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基层尤其是家村隐藏多年和新产生的矛盾纠纷问题逐渐加剧,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呈现上升势头,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04,(4):14-14
江苏省淮阴县纪委曾对该县去年24起群众越级上访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群众越级上访之所以时有发生,既有上访者动机、心态等主观因素,也有有关部门处理信访问题的态度、方法和力度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从客观因素分析,主要是: 处理不及时,拖出来的越级访。有些乡镇和部门对群众上访思想上不重视,常常以“忙”为借口,今日答应,明日点头, 但就是拖着不处理。还有少数干部因为群众反映问题比较棘手, 处理难度大,怕惹麻烦,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结果,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正常访拖成了越级访。  相似文献   

10.
上访启示录     
在我国,上访有着一个庞大的群体,每年进京上访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仅最高法院去年接待的上访人次就达12万,如果将在京所有中央机关接待上访人数做一个统计,可能要超过一个小国家的人口。有专家研究发现,上访的主要症结不在上访人而在我们的一些相关部门,特别是一些地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起初处理问题时过于简单粗暴。上访者一半是被逼的,一半是迫于无奈。上访显示了种种冲突与不和谐,但上访并不是“造反”,而是一种体制内的利益诉求形式,甚至可以说是现行体制内积极的政治参与。如果说上访是一种对于基层政府的抗争,那么这也是一种“依法”抗争,而无意动摇政府本身的合法性基础。面对这些背井离乡,上下奔走的上访者,无论问题的解决是个什么结果,千万不要让他们失去对社会和生活的希望,这似乎是大多数人的企盼。  相似文献   

11.
“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他们为了实现一个妄想症状可以抛家舍业,不惜一切代价上访。你们可以去调查那些很偏执地上访的人。他反映的问题实际上都解决了,甚至根本就没有问题”;“把他(们)送到医院就是(对他们人权的)最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政治、经济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个别群众因为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处理决定不服,动辄到北京越级上访,有的还缠访不止、闹访不休,造成了严重的无理访现象。虽然各级行政、司法机关不断加大控申工作的力度,解决了一大批无理访案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进一步树立了公正执法的新形象,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上访案件中的少数无理访案件,已经成为困扰各级行政、司法机关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信访工作中发现,因行政裁量不当引起群众上访或向上级申请复议及行政诉讼的事件特别多,影响了社会稳定。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执法部门原则上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进行审查,除个别情况外,一般不涉及行政行为的合理性问题,这就导致占具体行政行为相当比  相似文献   

14.
村务公开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一个村民委员会的辖区内,村民委员会把办理本村涉及国家的或集体的公共事务的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公开告知全体村民,并由村民参与管理、实施监督的一种民主行为。通过对村务公开制度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前在我国农村村务公开制度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深入挖掘村务公开制度所经历的一系列经验和教训,通过本文使得大家能够认识到村务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集体意识”又叫“群众意识”.它是青年战士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利益自觉地联系起来,对自己所在的集体负有的责任感,光荣感和自豪感的一种心理体验. 一、“集体意识”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是属于一定的社会;任何一个社会的人又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都是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青年战士也同样如此.他们入伍后,从原有的集  相似文献   

16.
信访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但近年来,涉法涉诉的上访已经成为困扰方方面面的一个大难题,一些上访人员通过不断的闹访,往往得到了超出正常范围的经济补偿,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它的负面导向作用也可以说愈演愈烈。目前,一些地方为了“息事宁人”,一味满足“闹访”者的诸多不合理要求,以图阻止其“闹访”行为,最终形成“闹访”者不减反增,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无条件满足恶意“闹访”者的漫天要价,造成信访工作严重扭曲变形,陷入“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怪圈。更有甚者,把息访的主要精力花在恶意“闹访”者身上,却对通过正常渠道上访者的合理合法诉求不管不顾,让许多上访群众“很寒心”。  相似文献   

17.
农民解决问题的传统方式是,盼望有一个“包青天”替自己作主,政治诉求的方式大多限于上访,找大官管小官。吕邦列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民主与法制进步到今天的中国,也可以通过村民自治和人大代表选出自己的“包青天”,用制度化的方式积极主动及时有效地反映民意,解决农民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熊虎  余剑 《城市》2012,(6):62-64
当前,拆迁改造已成为城市改善环境、提升品质、恢复活力的一种途径.然而,快速的拆迁改造往往因其对被拆迁群体利益的忽视而受到诟病,引发社会矛盾,违法拆迁、群众上访等事件层出不穷.实践证明,社会拆迁矛盾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群众的自身利益没有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公布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新条例》并没有真正从根源上解决拆迁问题.笔者将深入研究被拆迁群体的特征以及被拆迁群体的利益对城市拆迁改造的影响,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些群体,推动拆迁改造.  相似文献   

19.
谭玉玲 《职业》2013,(16):32-33
“集体迷失”是一种组织文化现象,是指最初因特定环境而产生的某种文化,在特定环境消失后,仍然维持之前文化属性的一种现象。企业文化一旦陷入“集体迷失”陷阱,不能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主动调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和问题。很多大型企业从兴盛到衰败,都与“集体迷失”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20.
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接受半月谈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8个方面: 一是企业改制、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其中,拖欠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职工下岗失业后再就业困难、基本医疗无保障、社保基金不到位等, 是当前群众集体来访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二是“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主要是反映一些地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负担没有明显减轻;一些村组财务管理混乱、村委会换届选举不规范;一些地方违规征占买卖土地,补偿标准较低且被层层截留克扣,失地农民得不到妥善安置;乡村基层干部作风粗暴,干群之间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